APP下载

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规范化教学探讨

2020-11-30姚璐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2期

姚璐

[摘要] 目的 探究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规范化教学。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麻醉科室56名新进护士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比组28名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新进护士,进行常规临床教学,研究组28名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新进护士,进行规范化临床教学,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与晋升状况数据。结果 研究组的新进护士基础操作考核、专科理论考核专科操作考核评分均大于对比组,研究组的护士晋升状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护士中进行规范化教学,能够良好地提升新进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提升其在临床中的考核成绩,也良好促进护士在实际临床中的晋升,在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中有较好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规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8(a)-015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ndardized teaching of new nurses in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Methods A total of 56 new nurses from April 2017 to May 2019 the anesthesia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28 case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were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of the newly recruited nurses conducted routine clinical teaching. The 28 cas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newly recruited nurses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Standardized clinical teaching was conducted, and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promotion status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basic operation assessment of new nur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specialty operation assessment of the special theory assess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promotion status of nurs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teaching among nurses in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can well improve the clinical work ability of new nurses, improve their clinical assessment results, and also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nurses in the actual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i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among the newly recruited nurses.

[Key words]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New nurses; Standardized teaching

麻醉恢復室是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药效还未完全消退这一时间段对患者临床病症的观察,在实际临床中,部分患者在麻醉药效消退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生命指标异常波动等,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是比较特殊的一项护理,在实际临床中的风险较高,患者流量较大,周转快,病情种类较多,但现阶段临床的麻醉方式有限,因此在护理中相对护理内容比较集中,具体的护理程序相对固定,但对护理的规范化要求高,新进护士对护理流程、护理内容以及规范化的护理方式掌握比较有限,因此在临床中需要进行规范化培训考核良好后方能进行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能够集中对临床中的专科护理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基础操作进行培训,提升新进护士在临床中的护理能力,考核良好可确保护理人员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在实际临床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规范化完成临床护理内容,可有效应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状况,便于提升临床整体护理效果,避免不良因素对患者病症恢复的影响。实际临床中对新进护士具体的培训方式较多,不同学历的护士采用的培训方式不同,不同岗位的护士培训内容也有所差异,除了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以外,还需要明确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在实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既能够保护患者,也能够保护自身,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1]。现就该院麻醉科室2017年4月—2019年5月的56名新进护士,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比研究实施规范化教学前后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的临床考核与晋升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该院麻醉科室的56名新进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2018年5月—2019年5月)和对比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有新进护士均为女性。研究组28名,大专学历16名,本科学历12名,年龄在19~24岁,平均年龄(21.6±0.9)岁。对比组28名,大专学历17名,本科学历11名;年龄在18~24岁,平均年龄(22.1±1.0)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新进护士;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新進护士;良好完成校内课程学习的护士。

排除标准:护师或者高年资护士;排除中途放弃研究的新进护士;中途到他院学习或者长时间请假的新进护士。

1.2  方法

对比组进行常规临床教学,对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法律与条例进行学习,在保障良好护理的同时注意自我保护;对麻醉观察室中不同麻醉方式、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手术患者需要进行观察的事项进行详细学习,并对规范化处理方式进行掌握;新进护士每周坚持培训2次,坚持培训半年[2]。

研究组进行规范化临床教学,主要内容有:对常规临床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由传统的法律条例学习转化为临床涉及法律条例案例的学习,提升新进护士对法律条例的掌握,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良好地进行运用;对麻醉观察室中需要观察的事项不仅仅为内容学习,更加注重在临床中的规范化操作,比如观察顺序,观察时长,规范化记录麻醉观察室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具体规范化处理方式由理论学习转变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可良好地运用多媒体实现临床案例教学;新媒体运用:在临床教学中可以充分的运用手机,比如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中能进行部分内容教学,对于一些图片与文字内容,可进行实时教学,也能使新进护士能够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相对来说可以摆脱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当前医护人员比较紧缺的状况下,这一规范化教学方式可以使新进护士更好地运用零碎时间与业余时间,记录新进护士的每日学习时间,并进行不定期考核,督促新进护士主动学习[3-4]。

两组新进护士均在持续培训3个月后对基础操作、专科理论以及专科操作进行考核,具体的考核内容是由2位临床规范化培训老师与1名高年资专科护士以及护士长共同制定。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的规范化培训考核成绩以及晋升状况,规范化培训考核主要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操作考核,总分30分;第2部分为专科理论考核,总分30分;第3部分为专科操作考核40分。新进护士的晋升状况主要观察护师晋升状况[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比组规范化培训考核成绩

研究组基础操作考核(28.7±0.8)分,专科理论考核(29.2±0.5)分,专科操作考核(28.9±0.7)分,对比组基础操作考核(26.4±1.1)分,专科理论考核(28.1±0.8)分,专科操作考核(27.8±0.9)分,研究组的三项规范化培训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与对比组晋升状况

研究组晋升护师26名,晋升率为92.86%,对比组晋升护师20例,晋升率为71.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P=0.036<0.05)。

3  讨论

麻醉恢复室中护理人员是主要的医护人员,在实际临床中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要求较高,护士既要有较高的专科知识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临床操作能力,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6]。在实际临床中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系统化培训3个月是临床中的基本培训内容,新进护士在此期间,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技术与基础护理技术,对麻醉恢复室相关的理论进行学习,掌握麻醉恢复室的专科护理技术,并熟练掌握无菌制度,了解基本的麻醉知识,了解各种麻醉方法,熟练对患者的每一项护理技术。该院为适应新时期患者对麻醉恢复室的需求,2019年4月在实际临床中进行了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规范化教学,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改进临床规范化护理教学的方式,以此提升新进护士临床规范化护理的能力,提高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各方面的素养,全面提升麻醉室的护理质量。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麻醉恢复室新进护士中进行规范化教学,研究组基础操作考核(28.7±0.8)分,专科理论考核(29.2±0.5)分,专科操作考核(28.9±0.7)分,对比组基础操作考核(26.4±1.1)分,专科理论考核(28.1±0.8)分,专科操作考核(27.8±0.9)分,研究组各项考核成绩均较高,研究组护师晋升率为92.86%,对照组护师晋升率为71.43%,研究组的护师晋升率较高(P<0.05),在实际临床中能够较好地提升新进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有较好的实践运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也能较好地促进护士的晋升,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原因分析为:规范化护理教学对临床中的护理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由传统的条例讲解转变为案例教学,使新进护士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相关条例,提升临床实践性,使护理人员可以较好运用条例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对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仅仅为内容的讲解,在进行内容讲解的同时促使护理人员掌握临床的护理流程,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加有条理,可以有效按照相应的护理流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效率;另外对部分的教学内容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使护理人员在日常零碎时间与业余时间中也能进行学习,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使护理人员在实际临床中的学习能够较好地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学习,有效提升临床整体规范化教学的质量,完善规范化教学的内容,促使护士掌握更多地规范化护理内容,在临床中实践规范化护理,提升护士的个人护理能力,使新进护士在实际临床中能够快速提升自我,良好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提升临床护理质量[7]。由此可见,其不仅对规范化教学本身进行完善,对教学方式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实际临床中明显的提升了教学质量,对新进护士的临床工作与晋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