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个案追踪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11-30阮春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

阮春霞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个案追踪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11月采用系统个案追踪法对该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逐一深入科室現场追踪分析,收集事件相关信息,通过分级研讨制定改进措施,并下发科室实施。并与2018年1—11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漏报率及分级管理评价指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个案追踪法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级,是良好的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手段。

[关键词] 个案追踪法;系统追踪;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8(a)-00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ystematic case tracking method in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9, a systematic case tracking method was used to track and analyze the adverse nursing events reported by the hospital one by one in the department on-site tracking and analysis, collecting event-related information, formulat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hrough graded discussions, and issuing them to the department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8.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the underreporting rat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graded management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ystematic case track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is a goo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 for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Case tracking method; Systematic tracking; Adverse nursing events; Nursing management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不当的医疗护理行为而导致的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离院时仍存在某种程度的失能或不良反应,是护理工作不当所产生的不良效果,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潜在危害[1]。因此,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控和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措施[2]。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护理部未能有效深入临床科室实际调查,缺乏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追查,将调查和改进工作下方到临床科室,容易导致临床对护理不良事件问责不严、改进不彻底,甚至不良事件隐瞒不报等现象,阻碍护理质量提高和发展[3]。个案追踪法最早应用于美国医疗机构的评审工作,特点是重视现场还原和调查,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和现场勘查,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讨论解决诱因的方法,并制定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最终实现质量改进,现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4]。已有报道显示,通过个案追踪法护理管理,已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改进[5]、临床护理小组长培训[6]、专科护理教学[7]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应用系统化个案追踪法的研究较少。该院为提升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效果,于2019年1—11月对该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实施系统个案追踪,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由护理部抽取3人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为组长,2名护理部干事为组员,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各病区护士长负责本病区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工作,并协助护理部管理小组调查和改进工作,为各病区护理不良事件第一负责人。2018年1—11月该院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81例,给药错误17例,导管滑脱35例,跌倒坠床27例,护理用具使用不当23例,输液、输血错误12例、非预期压疮31例、烫伤或冻伤19例,其他17例。2019年1—11月该院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53例,给药错误11例,导管滑脱30例,跌倒坠床21例,护理用具使用不当20例,输液、输血错误8例、非预期压疮25例、烫伤或冻伤18例,其他20例。

1.2  方法

2018年1—11月该院实施常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以各病区为单位,由各病区护士长对本管理周期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到护理部,护理部督促各病区护士长对本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上报护理部。

2019年1—11月该院实施系统个案追踪法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控和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抽取护理部管理人员2名组成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管理小组,主任任组长,2名组员负责接收全院各病区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按照上报时间和不良事件类别对其进行编号、归类、登记,以便于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追踪和管理。②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到护理的24 h为追踪调查期,管理小组成员尽早深入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临床科室现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不良事件内容、发生经过等信息逐一还原,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参与者进行访谈,尽可能真实、全面地还原护理不良事件的过程,在还原的护理事件过程中寻找护理问题和疑点,对护理事件的环节进行分析,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等级、有无造成医疗纠纷等情况进行评价,从护理专业技术、规章制度等多层面进行剖析,查找护理缺陷、规章制度漏洞等,并认真进行登记和整理[8]。③与不良事件当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视和慰问,承认不良事件中护理问题,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不良事件的原因,争取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原谅,尽可能消除医疗纠纷隐患。④开会讨论,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级研讨,首先由不良事件发生科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上报整改措施细则;由护理部管理小组组织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及护理骨干,以及医院护理专家对一级讨论结果进行深入讨论,补充讨论不足,并提出详细整改措施;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针对发生频繁的、影响较大的不良事件进行多部门联席会议讨论、决策。⑤对不良事件讨论结果及最终制订的整改措施,以及对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下发到全院各科室,督促全院根据整改意见进行全面整改,对于一般事件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系统问题全院护理单元整改,个性问题全院护理单元提醒。⑥通过护理不良事件追踪系统对全院不良事件进行效果追踪和持续改进,每季度整理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修订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制订的杜绝类似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规范措施及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系列应急预案,印刷装订成《护理不良事件简报》下发到各病区,要求统一组织全员学习。⑦每月、每季度、由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管理小组对全院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并公布,总结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的经验,并向全院各病区进行推广,对于整改效果不佳、护理不良事件漏报、护理不良事件频发的科室,督促该病区护士长总结经验,并写出书面保证书,在限期内完成整改,且必须保证整改质量;可将病区护理不良事件整改成效作为病区年终评先,护士长工作考核参考内容,以督促其整改效率,实现全院护理质量改进和高质量护理队伍建设的目标。

1.3  观察指标

统计该研究的两个年度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出院患者例数,分别计算各年度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研究各年度内SAC 1、2级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Ⅰ级事件的发生率等护理事件分级管理评价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系统个案追踪法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漏报率比较

2018年1—11月(实施前)该院同期出院11 739人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81例,上报172例,2019年1—11月(实施后)该院同期出院12 815人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53例,上报152例,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漏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系统个案追踪法实施前后各护理不良事件分级管理评价指标比较

实施后SAC 1、2级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Ⅰ级事件的发生率等分级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追踪法主要是通过逆向追踪事件,还原事件发生起因、过程和结果,在事件还原重现过程中查找导致不良事件的诱因的一种逆向系统调查方法,其特点是以人为中心,收集事件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现场调查,进行连续的评估,以护理标准为参考,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对其进行持续改进,并评价其执行力和监管效果,以达到对事件的追踪、监管和改进的目的[9]。传统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控和管理者往往脱离临床实际工作,缺乏临床实际情况的干扰因素,容易造成改进措施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不能很好地起到质量改进和促进的作用;并且传统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多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科室对事件种的不足和查重上报给管理者,然后自行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护理部缺乏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总结和监管措施,几乎完全由临床自行改进和分析,但是往往因为临床科室担心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等原因,导致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上报事件与事件实际情况存在出入,最终影响管理者的判断,不利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开展[10]。系统个案追踪法将每个护理不良事件作为个案,进行追踪调查并实施系统的监控管理,由管理者深入到临床,高度还原事件过程,不仅运用现有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护理操作流程对还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而且还能够对当时患者情况、操作者情况、周围环境情况等众多实际情况就那些调查分析,使对不良事件的调查更为全面,从而指导改进措施的制定和下发,使改进措施与临床实际情况结合更为紧密,利用推广和实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不了不良事件的管理效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1—11月该院运用系统个案追踪法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之后,該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漏报率、SAC 1、2级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Ⅰ级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较2018年1—11月低,充分说明系统个案追踪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效果。周文琦等[11]运用系统追踪法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改进操作流程,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与该研究结论一致。

系统个案追踪法不仅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而且临床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态度也明显改善,能够如实、准确地上报,不良事件漏报率下降;而对于管理者,通过深入临床科室,对不良事件的管理以及改進措施的制订更为科学,还能够通过追踪法对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有效保证了管理效果,与喻露杨等[12]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系统个案追踪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管理方法,可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和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鲁志卉,王颖,郭晓贝,等.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9,34(21):107-110.

[2]  胡宇乐.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9):95-98.

[3]  栗江霞.118例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管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1945-1946.

[4]  贾凤娟.个案追踪法在护士临床护理能力考核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7):156-157.

[5]  陈海玲.小组合作式个案追踪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8):2947-2949.

[6]  陈魏燕,杨贵儿,黄馨慧.个案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护理组长培训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4):82-83.

[7]  李淑雯,周艳霞.个案追踪法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 40(S2):123-125.

[8]  韩文静,朱秀文.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90-192.

[9]  杨剑,田钰,张其红.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救治流程质控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6):45-48.

[10]  浦菊娣,张英,甘晓燕,等.追踪法在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2):4073-4075.

[11]  周文琦,马怡坤.基于个案的系统追踪法对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5(10):1596-1599.

[12]  喻露杨,邹幸,李优明.追踪方法学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28):116-117.

(收稿日期:2020-05-07)

猜你喜欢

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对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根因分析法在临床给药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18例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