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读者一个闪亮的开头

2020-11-30徐连梅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点题悬念

徐连梅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美丽动人,让人眼前一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怎样给文章一个闪亮的开头呢?

一、开门见山,点明观点

开头直接切入主题,让读者知道你想说什么,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中心。这种开头的好处是不会偏题,使文章内容紧凑,节奏明快。

如吴伯箫先生《早》这篇文章的开头:

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读了开头,读者就会明白,作者写的是访问三味书屋,进而产生疑问:三味书屋与题目“早”有什么关系?因此生出探究之心,迫切想了解文章内容。

在开头点题时,也可以直接用文章题目里的字点题,点题的句子一般放在开头的后半部分。

比如:

转眼间毕业在即,难忘的事很多。我永远忘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忘不了我们那次不很成熟却很成功的合作。(《合作》)

为什么忘不了语文老师?为什么事情合作?怎么合作?中间遇到了哪些问题?合作的结果怎样?接下来的叙述就显得顺理成章。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开头先倒叙事情的结果,或者先设置疑问和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常常能在读者心中留下疑团,让他们迫不及待地看下去,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一位学生的习作,开头是这样的:

上课时,王宁打开抽屉,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仔细一看,是张勇写的字:想见你,心太急,狂奔拥挤的人群里,多希望下一秒就见到你……信还没有读完,她的脸已经红透了。四下里望望,还好,没人注意到这尴尬的一幕。(《都是歌词惹的祸》)

这是张勇写给王宁的情书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这样的悬念,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激发了阅读兴趣。

开头设置悬念,创设必要的氛围,有助于展开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但这种方法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要牵强、生硬,否则会失去悬念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开头通过描写环境、抒发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境,既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又能创设出一种情境美。如: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作者描写了一个有月亮的美丽夜晚,从中可以看出,全文的基调是平静柔和的。可以猜想,这位父亲一定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但从“圣洁”两个字来看,这位父亲也一定是不平凡的父亲。

四、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运用修辞,可以使文章一开始就新颖动人,富有吸引力,让读者迅速对文章产生兴趣。一位同学写《童年趣事》,是这样开头的:

快乐的童年像雨后彩虹一般,缤纷绚丽,曾经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在记忆的天空闪烁。

小作者把童年比作雨后彩虹,把那些有趣的事比作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开篇给人以美感,令人轻松愉悦。

再如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江保卫战》的开头: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长江如“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决堤时的紧急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一连串的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让读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更为文章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学会在开头运用修辞手法,常常会使文章语言文采倍增。

文章开头的方法多種多样,有时并不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我们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为文章量身定做最恰当的开头。如此,你的文章才能有吸引力。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点题悬念
三味书屋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