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网络对ERP实施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11-30孟华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

孟华敏

摘 要:从对知识转移行为主体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网络视角出发,研究网络特性联结强度、结构洞如何影响知识转移效果。运用AMOS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及验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假设路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联结强度对吸收能力正向影响显著,对ERP实施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效果正向影响显著;结构洞对知识转移效果的正向影响显著,对关键用户的吸收能力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ERP;联结强度;结构洞;知识转移

中图分类号:TP311.52;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9-0154-02

引言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推行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更进一步的深度融合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ERP作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其ERP实施过程是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ERP知识转移效果不仅受到转移主体实施顾问和关键用户个体特性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项目组构成的社会网络的影响。因此,展开联结强度、结构洞对ERP实施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Santoro(2006)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调研,得出了信任和社会联系度能够有效促进产学之间知识转移的结论。严若森和华小丽(2017)利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证实结构洞指数越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目前,从社会网络角度研究ERP实施中知识转移的文献较少,这说明联结强度、结构洞等网络特征对ERP实施过程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应加强研究。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高联结强度表明,关键用户和实施顾问进行频繁沟通,不仅可以及时获得ERP知识,而且可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多次解读,同时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这有利于较高水平知识的转移。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关键用户对多方面的ERP知识有获得渠道,并可以和多位ERP实施顾问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对串联的业务和系统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所以对联结强度、结构洞与ERP实施中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做出如下假设。

H1:联结强度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H2:占据结构洞位置对关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正向影响。

和顾问进行经常的知识交流,对某一问题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能够帮助关键用户快速且有效地掌握ERP知识,可以对全局的整体的ERP思想有自身体会和理解,从而提高关键用户对ERP新知识吸收、掌握及应用。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关键用户可以观察学习多位ERP实施顾问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吸收能力。所以对联结强度、结构洞和吸收能力做出如下假设:

H3:联结强度对关键用户的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H4:占据结构洞位置对关键用户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有较高的吸收能力的关键用户可以对实施顾问的讲解、方案、或者操作有较快速较有效的理解,并且可以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串联,形成自己的ERP知識体系,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知识转移。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对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效果做出如下假设:

H5:关键用户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正向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为了对上述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笔者进行了问卷设计与调查,收集数据。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的经典量表,在此基础上对假设模型中的各维度变量形成度量量表,如表1,构成初始问卷。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对上述各变量的每个测量项进行衡量,即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程度的符合选项中选出匹配选项。

利用样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使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最后结果显示,H1,H2,H3,H5假设通过;H4假设检验结果未达到显著性的水平,因此假设未通过验证。这说明占据结构位置对关键用户的吸收能力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这主要跟样本选择有一定关系,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关键用户样本数量较少。ERP实施往往是按模块进行划分,模块之间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在实际工作中以完成自己职责为主。除了项目管理层,或者少数非常集成的模块如生产计划模块的关键用户,很少有关键用户去主动占据结构洞位置。而且ERP知识本身比较复杂,关键用户学习ERP知识难度较大,只有将更多精力放在一个模块上,不断专注跟随某一顾问深入学习,其吸收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三、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

联结强度、结构洞等社会网络特征对ERP实施中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联结强度影响程度较高,结构洞的影响程度次之。关键用户的个体特性吸收能力对ERP实施中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影响非常显著。联结强度显著影响吸收能力。结构洞与吸收能力正向相关性不显著。

(二)管理建议

注重关键用户选择和培养,提高关键用户吸收能力。ERP项目实施离不开业务能力、吸收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水平都比较较高的关键用户。以业务掌握水平和学习理解能力为选择原则,组织开展各项关键用户的选拔活动。业务能力、吸收能力越强的员工,实施中知识转移的效果越好。企业需要提供规范的培训保障,努力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与知识转移密切相关的吸收能力,为企业成功实施ERP打下基础。

注意非正式网络的培育,提高用户知识吸收水平。首先,项目管理者需要知道哪些是尚处于萌芽状态的非正式网络,对这些网络需要有更多的支持和培育。项目管理者要和关键用户、实施顾问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尽可能了解他们生活工作状态,知道他们痛点难点,同时让他们认识到生活活动对传播知识的重要性,支持他们进行工作的知识、困难等各方面的交流。其次,项目管理者等通过支付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团队建设活动、营造非正式网络中轻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得问题沟通禁忌放得宽松,进一步提升关键用户与实施顾问的关系强度。

参考文献:

[1]  迟嘉昱,孙翎,刘波.网络位置、技术距离与企业合作创新——基于2003—2013企业专利合作数据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2):22-25,31.

[2]  严若森,华小丽.环境不确定性、连锁董事网络位置与企业创新投入[J].管理学报,2017,14(3):373-381,432.

[3]  潘李鹏,池仁勇.基于内部网络视角的企业知识结构与创新研究——发散为王,还是收敛制胜?[J].科学学研究,2018,36(2):288-295.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