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研究

2020-11-30陈琦刘晓洪俞辰荣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糖尿病

陈琦 刘晓洪 俞辰荣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实施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治疗的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将该院2016年5月—2019年7月内接收的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治疗的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8例,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并发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护理后观察组FPG、2 hPBG、HbA1c等指标改善幅度较大(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囊袋血肿、囊袋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6%,对照组24.1%(P<0.05)。③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 对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治疗的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血糖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10(a)-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nd diabetes who have undergone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Following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nursing patterns, 57 patients with senile arrhythmia and diabetes who were accepted by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July 2019 and treated with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29 cases,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28 cases,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e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sugar level,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1.FPG, 2 hPBG, HbA1c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nursing(P<0.05). 2.After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capsular hematoma, capsular infection, and fever was only 3.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4.1%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3.The score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nd diabetes who received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reduc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rrhythmia; Diabetes;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糖尿病屬于临床典型的内分泌系统性病变,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在疾病影响下,会导致机体水电解质、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情况较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心律失常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脏起搏器置入术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并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等疾病[1]。通过手术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还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但不可否认,老年患者机体代谢力、耐受力、免疫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治疗后仍存在明显的风险,尤其是术后囊袋感染、囊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并降低预后。而在围术期实施综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文收入该院2016年5月—2019年7月治疗的57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将该院接收的患者57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为15、14例;年龄60~84岁,平均(72.15±10.55)岁。观察组(28例):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为14、14例;年龄60~85岁,平均(71.69±11.00)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告知患者自身目前的身体状况,对其展开口头宣教,叮嘱其合理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观察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心理干预: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长期采取胰岛素、降糖药物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导致患者背负较大的心理负担。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属于侵入式、创伤性操作,患者会担心术后疗效而出現悲观、孤独心理,情况较严重者甚至会陷入绝望中。心理干预前首先要展开心理评估,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为了改善患者的孤独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必要性。通过加强沟通建立共同话题并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目的。②术后护理: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各指标变化情况,定期检查手术切口,避免渗血;密切观察皮肤色泽变化,避免出现血肿。待其生命指征稳定后实施血糖控制,确保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内。科学搭配膳食,指导合理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在50%~60%范围内,脂肪控制在25%~30%范围内,避免高脂肪食物,蛋白质控制在15%~20%范围内,纤维素摄入不低于40 g/d,钠盐摄入控制10 g/d以内,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吃油腻、油炸食物,禁烟酒[2]。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3];②观察并发症发生率[4];③观察生活质量;评价生活质量用SF-36健康状况问卷,0~100分,评分高、生活质量好[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相较

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对照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为重要措施。但绝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所以手术治疗后并发症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对此类疾病患者,需在围术期实施有效护理,旨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临床疗效并提高生活质量。

该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术后囊袋血肿、囊袋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6%,对照组较高为24.1%(P<0.05)。可见,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老年患者术后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不了解和对治疗措施的不确定方面,而手术治疗属于创伤性操作,所以患者术后心理压力较大。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提前和患者做好沟通和宣教工作,准确了解其心理状态后开展干预;将起搏器治疗原理、围术期注意事项提前告知患者,配合心理疏导,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确保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6]。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BG、HbA1c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分析原因:糖尿病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且病因较多,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并发展。加之该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确诊较困难。而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7]。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可见,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分析原因:以往临床对此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多采取常规护理,但该模式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针对性,导致护理效果欠佳[8]。围术期综合护理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更注重护理措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实施,不仅保证了护理措施的整体性,还保障了各措施间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  牟桂琴,龙春花,牟华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及并发症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441-3443.

[2]  栾春红,高登峰,杨新利,等.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4):48-51.

[3]  赵可通,赵静,王颖.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焦虑或抑郁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56(7):39-45.

[4]  王小鹏,何丽,周铭,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6):2473-2477.

[5]  蹇祥玉,叶秀莲,罗莹怡,等.门诊专科护理小组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8):11-14.

[6]  李琦,姚亚丽,韩冰,等.早期下床活动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电极性能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6):48-51.

[7]  王玫,修静,熊凤娟.延伸护理服务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院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3):248-249.

[8]  戴珩,李冰.延伸护理服务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院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7):660-662.

(收稿日期:2020-07-06)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