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救治的效果价值

2020-11-30唐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昏迷低血糖糖尿病

唐华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经该院救治47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数据资料,其中一组为对照组(23例),采取常规急诊救治;另一组为实验组(24例),采取常规急诊救治联合系统干预,对比其疗效。结果 ①对照组苏醒时间与空腹血糖分别为(81.9±6.9)min、(7.2±1.2)mmol/L,实验组苏醒时间与空腹血糖分别为(65.4±4.5)min、(6.0±0.6)mmol/L,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救治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疗效较为理想,同时辅助系统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关键词]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系统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10(a)-00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mergency treatment in diabetic hypoglycemic coma patie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data of 47 diabetic hypoglycemic coma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One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23 cases),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4 cases), the conventional emergency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systematic intervention was used to compare its efficacy. Results 1.The wake-up time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1.9±6.9)min and (7.2±1.2)mmol/L, respectively. The wake-up time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65.4±4.5) min and (6.0±0.6)mmol/L, respectively,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2.The treatment excellent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and coma. At the same time, auxiliary system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patient's recovery time.

[Key words] Diabetes; Hypoglycemia; Coma; Emergency treatment; System intervention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有疲乏无力、多饮等,糖尿病是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发病后需要长期用药,通过有效地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有效地延缓了病情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年龄因素与其他,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糖尿病的发生逐渐年轻化,与体质量正常人群比较,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生率较高[1]。当血糖水平在2.8 mmol/L以下时称之为低血糖,当低血糖陷入昏迷时,将其称之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在这种状态下低血糖是重度低血糖。视物模糊、心慌气短、嗜睡昏迷等,严重时进而有四肢抽搐的症状,甚至死亡,低血糖在白天、黑天均可发病[2]。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救治47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旨在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救治47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数据资料。对照组患者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在43~71岁间,均值(57.0±4.2)岁;病程在3~27年间,均值(15.0±3.1)年;13例患者为浅昏迷,10例患者为深昏迷。实验组患者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在45~71岁间,均值(58.0±4.4)岁;病程在3~25年间,均值(14.0±3.0)岁;15例患者为浅昏迷,9例患者为深昏迷。两组间患者各项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病例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急诊救治:及时予以患者吸氧;静脉静推40~60 mL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将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与维生素C混合在一起予以静脉滴注,剂量分别为200~350 mL、2.5 g,直至患者病情稳定、清醒;针对昏迷时间比较长或合并脑水肿等症状时予以脑保护剂、甘露醇等,必要时予以胞二磷胆碱等药物;对于有合并并发症的患者积极控制并发症。

1.2.2 实验组  常规急诊救治联合系统干预:常规急诊救治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系统干预如下:①精准化用药:每例患者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用药时应具有针对性,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药物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治疗质量。②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食物营养的均衡,定时定量进食。③生活干预:叮嘱患者戒烟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并向患者讲解运动的重要性。具体运动时间与运动量取决患者的耐受度,禁止做大幅度的动作。④病情干预: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根据血糖实际水平对用药量进行调整。监测患者瞳孔、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一旦有异常时进行进行干预处理。⑤宣教干预:因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不仅生理上承受着一定的痛苦,心理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将疾病发生因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同时向患者讲解用药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⑥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取得患者的信任、依赖,护理人员多鼓励、安慰患者,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与空腹血糖水平。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优:患者神志清楚,病情稳定,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血糖恢复正常;良:患者神志清楚,病情基本稳定,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血糖改善良好;差:患者神志并不是很清楚,病情不稳定,临床症状、临床体征、血糖变化不大[3]。

1.4  统计方法

研究获取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施对比。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独立样本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对比

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100%比对照组治疗优良率8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伴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并发各种疾病,不仅加重了病情,更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4]。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在发病时患者失去意识,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大部分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在早期时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伴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此外一些中老年患者会伴有其他疾病,因此低血糖症状极易被忽略,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5]。针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来说,在治疗时首先应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与因素,然后予以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治疗的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6]。

引起糖尿病低血糖的诱因有以下几点:①肝源性低血压:主要是指肝脏遭到了损害,进而降低了肝糖原的储备量,糖原发生异常;②药源性低血糖:发生因素为用药不当或药物代谢障碍[7];③胰岛素分泌过量:会分解机体中的胰岛素,进而诱发低血糖,多发胰岛β细胞癌患者[8];④变态反应:是因患者机体中胰岛素抗体增加,可逆性的结合了胰岛素,延缓了降解的过程,处于结合状态的胰岛素没有出现生理效应,增加了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当胰岛素出现解离时,机体中胰岛素水平会随之提升,诱发低血糖。

与常规急诊救治比较,联合系统干预后不仅缩短了患者苏醒时间,更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常规急诊救治方案虽然可以及时纠正患者昏迷、改善低血糖症状,但是通过临床研究却发现,预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将常规急诊救治与系统干预联合在一起,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病情的发展,系统干预措施主要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干预,通过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控制病情发展。联合系统干预的优势如下:①保证治疗的质量,在用药时一定要做到精准,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用药量进行调整,只有针对性地用药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②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使机体摄入充足的养分,更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为疾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③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利于疾病的控制,延长了并发症的发生时间;④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细微变化,及时干预,避免了病情的加重;⑤患者只有重视疾病、了解疾病,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宣教,不仅纠正了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更消除了患者的恐惧感,进而积极配合治疗;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感情,不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更降低了医护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急诊救治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疗效较为理想,同时辅助系统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参考文献]

[1]  刘冬冬.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37.

[2]  庞博.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31-32.

[3]  周宪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急救治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6):63.

[4]  刘鑫.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5):110-111.

[5]  傅海明.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急诊救治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6):118-119.

[6]  林巧珊.老年低血糖昏迷急诊患者的救治和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9):115-116.

[7]  姜翠凤,范婷婷,张梦颖,等.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32-34.

[8]  王强.77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50-51.

(收稿日期:2020-07-05)

猜你喜欢

昏迷低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