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搬迁扶贫的“修水样板”

2020-11-30龚春光

老区建设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整体移民贫困户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山区,是九江市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修水县积极探索深山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路子,创造性推进搬迁扶贫试点,累计有10余万居住在深山的贫困群众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全省整体移民搬迁的起源地,为全省搬迁扶贫打造了样板、提供了经验。修水县被评为全国搬迁扶贫工作示范县。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全省扶贫搬迁移民现场会先后在修水县召开。

一、选准对象,锁定“搬迁哪些人”。坚持“先定范围再定人”的原则,尽量做到整体搬迁,不能实现整体搬迁的,优先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是确定“三类区域”。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和生态保护区,以“整村、整组、整自然村”为单元整体搬迁。二是坚持“四级程序”。按照“农户申请、村组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申报整体搬迁村组,在群众积极性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的地方先行先试。三是做到“五个全部”。列为整体搬迁的地方要做到居住人口全部搬迁;农民房屋全部拆除;宅基地全部复垦;土地承包权和山林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部流转;符合参保条件的搬迁人口全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全县共有14个行政村整体搬迁,共搬迁2.7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036人。

二、规划引领,引导“人往哪里去”。投入1200万元编制了《修水县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域规划》《整体移民搬迁规划》,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动。一是在空间布局上采取“五个层级”。构建以县城为核心、2个全国重点镇为副中心、4个县级示范镇为节点、28个一般集镇为补充、134个中心村为网格的城乡一体空间体系。二是在人口布局上实行“三个三分之一”。采取县城、中心集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方式, “三分之一进县城、三分之一到集镇、三分之一在农村”的分布格局。整体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建设面积70万㎡。其中在县城城区的良瑞小区、紫竹小区已安置10784人,县城园区的鹏宁小区已安置135人,渣津镇津怡小区和其它集镇已安置4929人,中心村已安置4132人,养老院安置50人。

三、用好政策,解决“钱从哪里来”。积极探索能够吸引群众改变居住环境的差别化政策,加大搬迁资金奖补力度,确保困难群众能够搬得起、搬得出。一是整合相关政策。一方面,移民购房给予移民扶贫、农村危房改造、旧房拆除等补助或奖励,户均8.4万元,人均2.03万元。另一方面,整合相关资金1.6亿元支持移民购房和安置点建设。二是降低安置房价。设计60㎡、80㎡、100㎡、110㎡、120㎡五种户型,满足不同层次对象的需求。把房价控制在建筑成本以下(房价1350元/㎡),让农民有限出钱。三是引导金融服务。安置房凭产权证可以抵押享受信贷支持,进一步减轻了搬迁群众一次性搬迁负担。四是财政全力支持。安置用地无偿划拨,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累计支持小户型奖励2050万元,旧房拆除补偿1.2亿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安置房价补贴等8000多万元。

四、分类施策,解决“穷人怎么搬”。为了让特困群众搬得起,实行灵活多样的搬迁安置方式,供特困群众选择。一是敬老院安置。将分散五保户、五保边缘对象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安置。二是养老院安置。对农村“三类特困人员”在敬老院旁边为其统一建设安置房安置。三是分散安置。对不符合集中供养安置的特困户,鼓励他们先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四是过渡安置。采取“先租后购”公租房过渡,或享受小户型安置补贴的办法进行妥善安置。

五、全力保障,确保“长期稳得住”。一是就业保障实行“一扶三免一确保”。即优先扶助每户3万元至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子女免费就读修水职高;免费创业就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确保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二是社会保障实行“二转一选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互转、农村和城镇低保互转、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自由选择。三是户籍保障实行“两可以一不变”。移民可以直接办理城镇居民户口,也可以保留农村户籍办理城镇居住证,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各种强农惠农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四是服务保障实行“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组建小区管委会和社区居委会,从迁出地和安置地的乡镇政府抽调一名班子成员到小区跟踪服务。探索实行“社区管房、管人、管社会事务,原村管林、管地、管惠农补助”的形式,將以“人”为主的服务事项归社区管理,以“地”为主的服务事项归原村管理。原有村干部全部转为社区干部,实行“一岗双责”,既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又兼顾原村“三资”管理。对环卫、保洁、绿化管护等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搬迁户;商铺、超市、宾馆、酒店等优先向移民户拍租;物业费以最低廉的价格收取等优惠政策。

六、强化后扶,确保“搬后能致富”。在落实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产移结合,以产促迁,让搬迁农户实现“有家业、有就业、有产业”的目标。一是一户一人稳定就业。采取公益性岗位安排一批、安置点就近安排一批、城区园区安排一批、外出务工输出一批、创业发展带动一批的方式,多方面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同时,在安置点内和周边建设扶贫车间、加工点、产业基地,一大批搬迁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县级财政安排4000余万元用于购买环卫绿化、农村保洁、生态护林、安保协管、公路养护、农家书屋、公共设施管护等公益性岗位5336个,其中搬迁贫困户中的就业困难人员479人得到了工作。二是一点一项脱贫主导产业。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直接参与到技术性一般、短平快的“桑、茶、林、畜”四大传统产业和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项目。近两年,全县搬迁贫困户中有2070人参与产业发展,发放产业直补1165万元,产业贷款660万元。三是一户一个生活小菜园。通过流转土地或租赁建立小菜园基地,或在房前屋后建立微菜园、微果园,为每户提供1—2分菜地,解决搬迁户日常吃菜的问题。全县共建设微田园(小菜园)58个,搬迁贫困户受益2800人。

七、高位推动,落实“工作谁去做”。一是强化组织协调。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新设“山区村民整体搬迁办公室”,强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的开展。二是制订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意见》及《实施细则》等1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推进整体移民搬迁的主要政策框架。与此同时,出台了规范农民建房、推进土地流转、村庄整治提升等辅助性文件。三是严格督查落实。建立搬迁安置点建设“六个一”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套规划图、一名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主体、一抓到底,采取“四个一”,即每月一张作战图,每月一次现场推进,每月一次进度通报,每月一次调度会的督查办法,严格把关移民安置点建设各个环节,确保把每个安置点建成质量过关的精品工程、移民满意的美丽家园。

作者简介:龚春光,修水县委改革办。

责任编辑:范文渊

猜你喜欢

整体移民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