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将诗思入凉州

2020-11-30王皞

中华书画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张旭表现性文人画

□ 王皞

李胜洪署“张旭年书画作品”

旭年生于武威。那里出过贾诩、李益,出过马踏飞燕,鸠摩罗什在此讲经弘法,高僧昙曜在此开凿天梯山石窟。自古就不乏一流的功业、智慧和浪漫。20世纪50年代,武威还出土过一批极重要的简牍,足可以书法重镇称之。旭年成长于斯,成年后求学于杭州,最后定居北京。家乡赋予了他朴健明朗的气质,杭州和北京锻造了他的功力、开拓了他的胸襟。

旭年没有辜负钟灵毓秀的杭州。他的山水,法乳董巨,浸淫“吴门四家”和“四僧”,他很善于用湿墨表现山川苍郁、林木繁茂,笔力雄劲,墨气沉厚,“苍苍莽莽,有林下风”。旭年又善画竹。他的墨竹直承文同、李衎、吴镇、夏㫤一脉,清气纯正,洒脱雄劲。

一次和他出差,火车路过济南。他望着窗外,突然说,那不就是《鹊华秋色图》吗?窗外的景色此时真的极似赵孟頫名作中的鹊山和华不注山。记得董其昌特别看重这张画。旭年随即背诵起董氏题跋:“吴兴此图,兼右丞、北苑二家画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宋人之雄去其犷,故曰师法舍短。”旭年津津乐道于“师法舍短”,说这应该是学习古人最聪明的办法。从他的作品来看,他也正是这样去做的。

循着“书画同源”这样一个传统的逻辑线索,他后来北上学书。在北京求学数年,他的书法,渐具规模。篆隶根植秦汉,宽博雄强。行楷书着力智永、禇遂良,近涉南海,意在熔碑帖于一炉。印章则从其书出,神接西泠诸子。

鲁德威克说:“一个人的天赋才能并非顶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种理想和力量去让他的才能有发挥的机会。”他还说:“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我们常能发现有许多很有才华的人因为缺乏个性而失败,却很少发现有强烈个性的人,因缺乏才华而无法前进。”旭年富有理想,也深具力量。他多次提及书画印的当代化,选择的突破口则在似乎十分丰熟、实则十分棘手的“文人画”领域。我了解他的个性,隐蔽在一种深刻思索带来的执拗和坚持上,因此,我相信他一定会也一直会向他的目标前进。

旭年热爱读书。他的读书范围之广博,常令我惊讶。读书生活无疑是“文人画”的真实前提。宋以后高度发展的“文人画”“士人画”,以一系列“不求形似”的体貌的艺术形象抒发“意气”“胸中逸气”,历来是语焉不详的。陈师曾、滕固则把所谓“文人画”的思想情感和内容,说成是超世界、超社会的思想、“高蹈精神”、脱离物质束缚的一种“自由的情致”。这种精神和情致,其源头只可能来自于读书。在旭年看来,“文人画”的当代发展,更仰赖于“个人重组”努力下顽强的学习、多情的诗心、深沉的哲思。

艺术的终极作用,是给一种看不见的一般概念赋予看得见的形式。格式塔学派则进一步认为,视觉刺激图式和它所传达的表现性之间,在结构上存在着“同构性”关系。艺术家当然地需要接受纯粹的形式技巧训练,并不断地积极地将自己的组织能力集中起来,努力挖掘视觉世界的表现性特征。旭年其人、其艺,正处在这样的不屈的前行开掘之中。他将自己的近乎偏执的生存方式、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统一起来,向着他的心中之境勇敢地前进着。■

张旭年 都无唯有七言联 138×34cm×2 纸本

张旭年 山水心所娱 39×69cm 纸本水墨

张旭年 饮量雅怀七言联 138×34cm×2 纸本

猜你喜欢

张旭表现性文人画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THE TIME DECAY RATES OF THE CLASSICAL SOLUTION TO THE POISSON-NERNST-PLANCK-FOURIER EQUATIONS IN R3*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许淇·中国画《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