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接血凝试验(IHA)应用于牛血吸虫病诊断效果的观察

2020-11-30刘雪芹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血凝病原学血吸虫病

刘雪芹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间接血凝试验自20世纪50年代末引入我国,是典型的利用抗原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因其技术包容性强,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具备较高敏感性和较好的重复性,很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并研发出一系列的疾病检测试剂盒[1]。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纯化抗原致敏红血球诊断牛血吸虫病的间接血凝试剂盒被开发出来,并在实验室进行初步验证。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基于当时我国家畜血吸虫病较重的流行程度使病原学敏感性较差的弊端不易暴露,间接血凝试验在家畜血吸虫病诊断方面发展不温不火,也没有在基层畜牧站广泛推广。现今基层站点仍然使用较为经典、传统的血吸虫毛蚴粪便孵化法进行诊断。虽我国流行区耕牛存栏量大幅度减少,但逐头粪检工作量仍较大,且流行程度降低使不敏感的弊端暴露。本文应用基于间接血凝试验的试剂盒进行全县牛的筛查,并和粪便毛蚴孵化法进行对比,以期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的更新,更好推动以牛为主要的传染源管控。

1 间接血凝试验原理

将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或其他日本血吸虫抗原吸附于红细胞载体上,使其成为致敏红细胞。致敏红细胞遇到家畜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在适宜温度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出现阳性反应。依据此原理制成的间接血凝检测试剂盒包括冻干致敏红细胞、稀释液、阴阳性对照品,试剂盒可常温运输,4℃保存。

2 诊断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将牛保定,采集牛颈静脉或耳部静脉全血。将采集的全血放置4℃30min后拿出,简短离心或直接吸取血清并编号。如果血清分离后并未立即开始检测,血清放置-20℃保存。采集相应牛粪便,大约100~150g,采集的牛粪便不宜放置时间过长,2d之内检测完成。

3 样本的检测及结果

3.1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

取试剂盒样本稀释液将冻干致敏红细胞稀释,充分混匀待用。于血凝板第1列第1孔加稀释液100μL,第2~4孔各加稀释液25μL,第1孔中加待测血清25μL,充分混匀弃去75μL后吸出25μL于第2孔,第2孔充分混匀后吸出25μL于第3孔,重复上述步骤至第4孔,血清稀释比例依次为1:5,1:10,1:20和1:40。每孔加25μL红细胞悬液,轻微振荡1~2min,37℃,30min观察结果。每次试验设置阴阳性对照,且以稀释度1:10作为判定是否阳性的阈值(阴性:红细胞全部下沉在孔底形成小圆点;阳性:红细胞无下沉或部分下沉,形成薄层凝集)[1]。

3.2 粪便毛蚴孵化法

将粪便置于60目的铜筛中,铜筛下罩一300目尼龙绢网兜,反复搅拌冲洗。将尼龙网兜中收集的洗脱沉渣置于顶管杯中,并用去氯水冲洗网兜于顶管杯中,盖上顶管杯的顶盖后加水至微微溢出,将玻璃顶管加满水并开口处蒙上一层薄棉花后插入顶管杯盖中,避免出现气泡。将顶管杯置于37℃光照条件下,1h后开始肉眼观察,发现毛蚴判定为阳性。

3.3 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同时使用IHA和粪便毛蚴孵化法对全县范围内4,290头牛进行检测,其中IHA检测阳性22头,阳性率0.51%,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测阳性0头。

4 处置措施

对IHA检测阳性的牛再次采集并保存150g左右粪便,于第2d利用粪便毛蚴孵化法进行一粪三检复核,观察其是否为病原学阳性。另外,对于IHA阳性检测牛利用吡喹酮药物给予治疗,同饲养的牛群可进行扩大药物化疗。

5 讨论

血吸虫病作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我国血吸虫病流行进一步降低并逐渐走向消除,近年“精准”防治在流行病区提出[2]。病原学诊断是血吸虫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流行程度的降低造成病原学诊断技术的敏感性降低,但由于粪便样本采集方便,家畜血吸虫病直至近年仍较多采用毛蚴孵化法。较多基层防疫或疫控部门处于新老更替,新进职工辨别血吸虫虫卵和毛蚴的能力有待提升,且多年未见阳性粪便使得培训难度加大,不利于筛查出传染源并给予相应处置措施。IHA检测技术已在人群血吸虫病筛查中大规模应用多年,显示出良好应用成效,在人群中接受程度同样较好。血清学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将IHA应用于家畜初步筛查,阳性后再给予粪检复核非常必要且可行,且IHA操作简单,培训后易于上手,适合在基层家畜血防站或疫病控制系统使用[3],但家畜全血的采集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此外,应用粪便孵化等病原学诊断技术,短时间完成大批量家畜检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1~2名检验人员使用IHA技术可在1d之内完成对大批量动物血清检测。病原学阳性家畜是我国血吸虫病达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传播阻断达标,不能出现病原学阳性家畜,这需要在每年常规筛查中应用更敏感的诊断技术,及时发现并处置。本次筛查结果显示IHA技术具有较好敏感性,适合对家畜进行初步筛查,可在基层家畜血吸虫病防治部门大规模应用。

猜你喜欢

血凝病原学血吸虫病
关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2017—2018年)》一文的更正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送瘟神记》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