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菌剂在养殖粪污处理中的应用

2020-11-30李艳岩孙朝晋徐驰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粪污种养资源化

李艳岩,孙朝晋,徐驰

(1.磐石市动物检疫站吉林吉林 132300;2.磐石市畜牧总站吉林吉林 132000)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目前,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自然净化法以及生物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耗能大,占地面积多,消纳时间长等缺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环境的问题。利用种养结合的模式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实现种养结合,既可以促进养殖业种植业循环发展,又能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畜禽粪污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一直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料,适量施用发酵好的畜禽粪污,既可以改良土壤,还可以提高农品的产量和质量[1]。

1 磐石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磐石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冬季气候寒冷漫长,冬季养殖场粪污堆积在储粪池内,根本无法启动发酵,到春季时养殖场必须在没化冻前将储粪池清空,畜禽粪污堆放在田间地头任其自然发酵,畜禽粪污自然发酵过程时间长,同时没有必要的“三防”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1 对水体造成污染

畜禽粪污自然发酵过程中一旦遇到下雨天气,粪污会随着雨水进入河流污染地表水,受污染的水中含有过多的营养物质,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中阳光和溶解氧能力降低,水体变黑发臭,导致鱼类及水生物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同时,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畜禽粪污、残留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1.2 对空气造成污染

畜禽饲料中约50%~70%的氮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厌氧条件下发酵分解释放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散发出恶臭气味,挥发到大气中还会破坏生态,引起酸雨、温室效应等现象。

1.3 对土壤造成污染

由于自然发酵时间长,畜禽粪污在还田利用时,大部分未充分腐熟发酵,含有大量的钠盐和钾盐,会硬化土地,导致土的通透性降低,土壤的养分也会流失,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不仅不会有好的收成,甚至还会给土地造成严重的破坏。

2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模式

磐石市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主要有种养结合、清洁回用、达标排放三种模式:

2.1 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一种生态模式,种植业生产的农作物为畜禽提供饲料,养殖业生产中畜禽产生的粪便可作为种植业生产的肥料。

2.2 清洁回用模式

清洁回用模式是以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为出发点,通过在养殖场(小区)采用节水、庶雨、防渗的粪污收集、运输和贮存方式将粪便固液分离,液态粪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用于场内粪沟或圏栏冲洗等),固体作为栽培基质养殖蚯蚓等的一种模式。

2.3 达标排放模式

达标排放模式是将畜禽养殖场产生固体粪便通过堆肥发酵就近肥料化利用或委托第三方进行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产生的污水通过无害化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后直接排放的一种模式。

三种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模式相比较,清洁回用模式要求有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经济成本高;达标排放模式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大,机械设备多,维护管理复杂,经济成本更高;种养结合是土地、种植业、养殖业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系统,是禽养殖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最有效途径,具有最大限度的资源转化用、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改良土壤、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的优点,能够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2]。磐石市畜禽养殖场大部分都采用此模式处理粪污。

3 国家大力扶持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治本之策。2017 年6 月1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建立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负总责,要结合本地实际,依法明确部门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但是,我国种养主体分离,种地的不搞养殖,搞养殖的不种地,种养不匹配的问题普遍存在,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2020年6月4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明确粪污还田利用适用标准,落实养殖场户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切实提高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粪肥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通知》要求养殖场户应当切实履行粪污利用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采取措施,对畜禽粪污进行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防止污染环境。从事畜禽规模养殖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或委托第三方代为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或向环境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查处。

4 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还田利用

为了实现畜禽粪污全量还田的目标,2020年7月2日,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示范推广工作方案》,提出以“畜禽粪尿+玉米秸秆”堆积发酵模式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机制,推广“畜禽粪尿+玉米秸秆+微生物菌剂”堆积发酵等六种技术模式。其中“畜禽粪尿+玉米秸秆+微生物菌剂”堆积发酵技术模式最适合磐石市推广,经过考察调研,选择山东潍坊兴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有机肥腐熟剂作为微生物菌剂。

4.1 堆制方法

1)将玉米秸秆粉碎,分层平摊,每层厚度约0.5~1.0m,不粉碎也可制作,但发酵效果相对较差。

2)玉米秸秆铺好后,加发酵载体和水,边翻动秸秆边同时将发酵载体均匀泼洒到秸秆表面,使秸秆的含水量达70%。

3)玉米秸秆与发酵载体混合完成后,将畜禽粪便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面,厚度约0.5~1.0m。

4)按照上述方法再先后堆积秸秆、畜禽粪便,分层叠高1.5~2m、宽5~6m左右的堆。

5)用泥封严,或用塑料薄膜密封即可,以免散发水分。

4.2 发酵时间及翻堆要求

自封堆完成起,发酵堆逐渐开始升温,在发酵堆中心温度接近65℃左右时,即可使用挖掘机进行翻堆。然后每隔7~10d翻堆一次,每次发酵堆中心温度达到60℃后,即进行翻堆降温,一般需要翻堆2~3次。夏季经过40d发酵,冬季经过50~60d发酵后,发酵堆降至25℃以下,发酵就可以结束。

猜你喜欢

粪污种养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乐市召开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调度会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危险废物等离子熔融熔渣二次灰污染特征及资源化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