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疫病类型认识及防治

2020-11-30隋兰春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养猪户养猪场病猪

隋兰春

(潍坊市寿光市台头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潍坊 262735)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养猪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同时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养猪业发展的同时,猪疫病的频发也对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在发生的同时,还有新的疫病发生。我国养殖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和防治猪疫病。因此,加强完善养猪场的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 猪疫病发病特点

猪疫病发病特点主要是种类繁多,危害性大;通常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传播性强;呼吸道和繁殖障碍性疫病增多,制约养殖场规模化发展;病毒性疫病普遍存在,通常无特效药物治疗。

养殖场的规模化使猪疫病随之兴起,由于缺少防治经验,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对猪产生抗药性,进而使疫病变异,难以根治。种类繁多的猪疫病经常会使病猪交叉感染,不利于治疗,并且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会使猪疫病迅速传播。繁殖障碍性疫病增多,对生猪的繁殖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妊娠母猪易发生流产、畸形仔、无活力弱猪等现象,限制了养猪场的规模扩大,制约了其发展,使经济效益减少。

2 主要猪疫病类型认识

猪病主要包括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三大类。其中病毒病无特效药治疗,如瘟疫一般传播性强,通常称猪疫病。猪疫病主要包括猪瘟、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流感、伪狂犬病等。猪瘟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的变种——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特症为急性与脓毒性改变,出现败血症、心脏病或者慢性纤维素坏死性肠炎。猪群四季均发病,保育猪易于春季发病,发病周期长,易反复,自然条件下只在猪中相互感染。发病猪一般表现厌食、消瘦、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并伴有急性死亡[1]。

猪蓝耳病即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精液、胎盘等传播,一旦患病,会降低猪免疫力,削弱对其他病原菌的抵抗力。其表现症状为食欲降低,发病初期喜欢躺着,之后体温上升,后期头部浮肿,身上伴有蓝紫色,随着时间扩大。母猪易发生流产、产死胎等现象,阴道分泌物增多。

猪流感是由A 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场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猪一般表现精神差、咳嗽、腹式呼吸、体温高达40℃、鼻腔伴有分泌物;解剖后,气管渗出血液,肺脏尖叶、心叶肉变[2]。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性疾病,是一类带状疱疹病毒,多于秋冬寒冷季节发生。通常通过摄食、飞沫及创伤感染。幼崽一般眼眶发红,食欲不振,闭目昏睡,口角伴有唾液流出,呕吐、腹泻,肌肉抽搐、运动失调,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死亡率高;生长阶段病猪一般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咳嗽,若症状较轻,可于4~8d 恢复[3]。

根据病猪的性状可初步判断猪患病类型,但由于几种病毒性疫病通常发病症状具有相似性,确诊必须通过实验检测,可通过血清学鉴定或病毒分离鉴定。

3 防治措施

1)从源头上防止猪疫病。在养殖场的选址布局上要合理,尽量选择向阳、背风,地势较高远离村庄的沙土作为养猪场;此外,还要确保养猪场的水质安全、排水条件良好,有条件的还要在周围设置屠宰场和污水处理厂;布局上要建立生产、管理生活以及生产辅助区。而引种是规模化养猪场必不可少的环节,精心引种是健康猪群的重要保障。在引种时要注意检查潜伏期的病猪,尤其是国外引种猪,要做好严格的检疫工作。力争做到种源净化,建立科学有效的饲养管理生物安全体系。

2)注重防疫措施。科研人员按照动物疫苗生物安全管理和兽药评审要求,加快疫苗研发的推进。有条件的养猪场应建立防疫小组,明确分工,对猪群日常健康检查、猪场卫生定期检查,并加强猪舍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猪,及时上报。做到"全进全出"原则,将猪舍的猪全部移出,消毒后再移进下一批次猪。通过对不同猪龄的猪注射不同疫苗,防止猪疫病的发生。注射疫苗后,通过采集动物血液样本,及时观察疫苗抗体滴度变化,一旦发现结果不合格时,要及时补充抗体。另外,在疫苗选择、运输、保存上要严格记录,以备后续查找问题。另外,在猪自身上还可以提高猪免疫力,如在猪饲料中添加海藻多糖,可提高接种疫苗猪的抗体水平[4]。

3)隔离防治。将感染猪疫病病毒的猪与健康猪隔离,特别注意饲料原料和食物的隔离。正确处理受感染的猪场以及病猪,严格消毒并遵守复养程序,禁止随意丢弃病猪、死猪,造成污染。对市场上的肉要时常进行检测,防止感染猪疫病的猪肉进入动物或者人类的食物链,进而造成不良影响。

4)提高对猪疫病的认识。猪疫病的发生扩展除自身、外界因素外,个体养猪户对猪疫病认识的匮乏也是猪疫病猖獗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个体养猪户对猪疫病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当疫病出现时,不能对症下药,用错药,耽误治疗最佳时机,导致死猪、病猪增多,而随意丢弃,为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要由专业人员对个体养猪户定期讲授关于猪疫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个体养猪户对猪疫病的认识,及时治疗病猪。

4 结语

病毒性疫病基本无特效药物治疗,唯一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提高动物抵抗力;而细菌性、寄生虫性病猪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综上分析得出,在防治猪疫病的过程中,在对几种疫病发生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对养殖场优化管理,并与选址布局、种源优化、精心饲养相结合。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确保养猪场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养猪户养猪场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提升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建议探寻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