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肥猪出栏前管理要点

2020-11-30侯宗慧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养殖区猪群病原

侯宗慧

(山东省临沂市种畜场山东临沂2 734000)

1 科学的控制饲养密度

由于在育肥猪饲养的后期,猪的体重已经很大了,所需要占地面积也会较大,需要对猪群密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适应育肥猪生长发育的需要。通常是每个圈舍内不能超过20 头猪,按照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数量,使得育肥猪具有一定的运动空间,可以有相对宽松和舒适的环境。

2 科学调配饲养日粮

在猪育肥的后期,由于其生长性能开始下降,体重的增长也逐渐变慢,但是猪的采食量却是在有所增加,这不仅需要给猪群提供充足的食物还需要提供营养丰富的日粮,这样才能够满足育肥猪后期自身的需要。而且在这个阶段,一些抗生素类药物需要停止使用,以便能够有足够的休药时间,这样导致猪群受到药物的保护力下降,自身的免疫力也出现下降。容易受到多种病原的侵袭。所以需要给猪群饲养的日粮有保障,防止受到影响造成损失。猪饲料还需要根据其性质制定出适宜状态,可以采用切碎打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粉碎和浸泡的方式,有些材料需要通过蒸煮的方式,如豆类必须通过加工后能够去除其中的抗胰蛋白酶因子和腥味。还有菜籽饼在饲喂前一定要进行脱毒处理,这样才能喂猪。给猪饮用的水要求清洁卫生,避免用污水喂猪,在不同的季节还需要来调整饮用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禁止用冰冷的水直接喂猪,这样很容易导致猪群出现胃肠道的痉挛甚至会引起病变,导致猪群出现腹泻。而在夏季可以给猪饮用凉水,但要求饮水充足,这样可以在水的调节下适当给猪群降温,机体通过排水的方式将一些热量也带出去,避免猪群发生热射病。

3 科学喂养

在猪群的饲粮结构调整好的基础上要注意饲喂的方式。虽然临近出栏,但不能随意饲喂。需要进行定时、定量和定质的饲喂。定时饲喂要求固定饲喂的时间和次数,不能随意饲喂,这样可以避免猪群受到应激因素的作用,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饲料的转化率。定量饲喂要求在饲喂时每次饲喂的量要大致相同,不能过多或者过少,这样均会导致猪群的不适应,采食的过饱会降低经济效益,采食的过少又可能会导致体重下降,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定质饲喂是要求给猪饲喂的饲料保证新鲜和卫生,可以减少病原的侵袭和感染。尤其是在天气潮湿的季节要注意饲料的保存,不能给猪喂食发霉和变质的饲料。一旦出现霉菌超标,就会影响到猪群的生长性能,甚至会危害到猪群的健康,严重会导致猪群出现中毒和死亡的情况。不利于养猪的经济效益的获取。

4 提前制定出栏时间

制定合理的出栏时间有利于猪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育肥猪的出栏时间选择应当注重考虑猪舍内外环境的变化,最好能够有相差不大的适宜的环境温度。夏季最好选择早上、晚上或者温度适宜的天气出栏,切忌在中午正热时出栏[1]。而在冬天,需要在温度较高的时间内出栏,如中午时间,这样可以避免猪群从温度相对较高的猪舍中到室外寒冷的天气中造成的应激和发病。这样很容易使得猪群发生冷热感冒,诱发其他疾病。

5 做好消毒工作

在育肥后期直至出栏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管理,避免育肥猪出现疫病或者出现掉膘的情况。在停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就需要加强对猪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在进行消毒工作时,需要保持科学合理。猪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养殖场应根据预先制定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工作。定期消毒的消毒液要进行轮换,不能长期应用同一种消毒药物,防止病原对消毒液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到消毒的效果。在消毒时,不仅要对猪舍内进行严密的消毒,使用消毒药剂彻底对圈舍、地面、猪床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2],不能留有死角,还要对舍外环境进行消毒。通常在消毒前应当对环境进行清扫,将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清除出去后再消毒,尤其是一些粪便和其他污染物,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工作不仅要对环境消毒,还需要对进入环境中的人员和车辆以及其他器械进行消毒。人员的消毒需要通过消毒通道,使用紫外线消毒,还可以采用喷淋的方式消毒,人员在消毒后需要更换消毒好的工作衣物,不能将自身穿的衣服带入养殖场中,在走出养殖区时也需要更换衣物,避免将养殖区内的衣物携带出去,这样可以防止造成污染。运输车辆消毒工作是对进入养殖区的车辆进行消毒,由于车辆在外边接触的环境中病原较多,甚至在不同的养殖场之间进行穿梭,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很容易造成病原的扩散或者不同养殖场病原的交叉感染。车辆进入养殖区首先要通过消毒池对车轮进行消毒,而后要通过喷洒的方式对整个车身进行全方位的喷洒,严格消毒。而后车上的人员也要消毒。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病原的传入。在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地方需要及时清理这些污染物,并对清理后的场地进行消毒,防止污染物对养殖区形成污染。

6 严格休药

药物残留问题是现在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随着监管工作的进行,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少。不能出现这些问题就需要按照休药期的规定停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通常在养殖过程中,针对层出不穷的各种疾病以及疾病病原的变异均会导致需要不断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或者疾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给养殖场以保障。但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也造成了药物没有能够及时从组织机体中代谢出去,长期停留在组织器官中。当猪被屠宰后,被人们所食用,也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这就需要严格执行休药期管理,不改变药物的用途,不延长用药时间,可以使得育肥猪体内的药物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代谢出去,不用在体内残留。在休药期内如果仍然需要对猪群进行保健,可以采用其他物质来替代药物的作用,通常可以用中草药来对发病动物和亚健康动物进行治疗,应用微生态制剂来调理猪群的胃肠道菌群等,应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提升猪群自身的体质[3],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药物残留问题。

猜你喜欢

养殖区猪群病原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养殖海域与近岸潮滩微塑料污染特征
小种植、小养殖环境创设
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净化效果评价及分析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