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明市鸭球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2020-11-29黄志坚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卵囊三明市鸭群

黄志坚

(福建省三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65000)

鸭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Eimeria)、泰泽属(Tyzzeria)、温扬属 (Wenyonella)、等孢属(Isospora) 4 个属共计20 多种球虫种类,主要寄生于鸭肠道,引起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导致鸭只大量死亡的寄生虫病[1]。近年来,国内有关报道看,该病对养鸭业的危害性日趋严重,在高邮、库乐勒及政和县镇前镇等地的鸭球虫病感染率高达73.53~86.7%[2-4],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江汉梁等于1995年报道了福建省建阳市半番鸭温扬球虫病造成30%的死亡率,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弛缓,增重缓慢,对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5]。目前,三明市家鸭养殖场(户)约有450 家,存栏280 万只,对鸭球虫病感染情况还没有系统地调查过。为了解掌握三明市鸭球虫病感染状况,防控鸭球虫病提供科学参考,于2018 年6~8 月期间,对辖区内97 家不同规模养殖鸭场(户)的158 个不同日龄鸭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采取群体混合采样法,每个鸭群随机抽取8~10 只,逐一从泄殖腔采集新鲜粪便3~5g,分别装入采样杯中,密封编号,分别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品种、日龄、群体数量,共计158 份。

1.2 定性检查

漂浮检查法:每份粪便样品搅拌混匀后,2~3g 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混合,250μm (60 目)铜筛过滤,滤液倒入50ml 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10min,弃其上清液,倒入20ml 玻璃试管中,加饱和盐水至试管口不溢出,轻轻盖上盖玻片并快速取走,将盖玻片置于10×40 倍显微镜下观察,有发现球虫卵囊则判定为阳性,未发现球虫卵囊的,再重复做1 次,依然没有发现球虫卵囊的判定为阴性。

1.3 卵囊分离培养

将阳性样品运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收集,加入含2.5%重铬酸钾的培养皿中,置于2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4 球虫种类鉴定

将孢子化卵囊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卵囊后在10×100倍油镜下测量卵囊大小,根据形态指数,孢子囊、子孢子特点,有无卵膜孔、极粒、卵囊残体等生物形态学特征作球虫种类鉴定。

2 结果

2.1 不同养殖规模鸭球虫感染情况

三明地处福建西北部,境内山地丘陵广布,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19.4℃。各养殖场(户)散落于山地丘陵之间,为鸭球虫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养殖场(户)在防疫管理上的各种漏洞,致使三明地区鸭球虫感染具有普遍性。由表1 可见,所调查的95 个不同规模鸭场的158 个鸭群中,有63 个鸭场的97 个鸭群检出鸭球虫,不同规模的鸭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63.16%~69.23%)但差异不大,鸭场与鸭群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6.32%、61.39%。

表1 不同养殖规模鸭球虫感染情况

2.2 不同鸭品种球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表2)鸭品种包括半番鸭、番鸭、麻鸭和北京鸭,感染率在55.56%~64.91%,各品种间的感染率差异不大,半番鸭的球虫感染率略高于其他鸭品种,说明目前主要养殖的家鸭品种均易感染鸭球虫,且都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表2 不同鸭品种球虫感染情况

2.3 不同日龄鸭球虫感染情况

由表3 可见,5~15 日龄的感染率为24.24% (最低),16~30 日龄的感染率为80.49% (最高),其中,16~45 日龄的样品数共有84 份,阳性数67 份,平均感染率高达79.76%,说明16~45 日龄期间是鸭球虫病的高发期。

表3 不同日龄家禽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2.4 不同种类鸭球虫感染情况

在本次调查(表4)检出的97 份阳性样品中,单一球虫感染共计26 份,占所有阳性样品的26.8%;两种及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有71 份,占所有阳性样品的73.2%,说明三明市鸭球虫病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为主。

3 讨论

本次调查对辖区内95 家养殖鸭场(户)的158 个鸭群进行抽样检测,其中63 家养殖场(户)的97 个鸭群检出鸭球虫感染,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6.32%、61.39%,说明鸭球虫感染在三明地区已普遍存在,虽然目前尚未造成鸭球虫病的爆发,但对三明市的鸭群健康已构成一定的威胁。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在不同养殖规模、不同鸭品种的条件下鸭球虫感染率差异不大,都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且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为主,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此次的调查时间在6~8 月份,是鸭球虫的生长发育高峰期,三明市特有的温润气候促进了卵囊的快速繁殖。因此,在鸭球虫病的发病高峰期间要特别注意对该病的防控,可定期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使用复方新诺明(SMZ+TMP,比例5:1)、1mg/kg杀球灵或0.1%磺胺间氧嘧啶配合饲料,使用3~4d。

表4 不同种类鸭球虫感染情况

此次调查中,16~45 日龄段鸭球虫平均感染率高达79.76%,说明这个日龄段是鸭球虫病的高发期,这与吴胜会等[6-8]的报道基本相一致。原因分析,虫卵孢子化需要在外界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在小肠上皮细胞中也要经过3~5d 的无性增殖才发病;早期雏鸭在保温室中,难以直接接触到孢子化卵囊,只有在转移到外界饲养时才容易接触。

据有关报道,目前福建省内已发现的致病鸭球虫有菲莱氏温扬球虫、毁灭泰泽球虫、鸳鸯等孢球虫、裴氏温扬球虫、巴氏艾美耳球虫5 种[9],但在此次调查中仅检出菲莱氏温扬球虫、毁灭泰泽球虫、鸳鸯等孢球虫3 种致病球虫,这可能与调查的覆盖面还不够大有关,至于三明市是否还有其他致病球虫,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

4 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说明三明地区养殖鸭群普遍感染鸭球虫,且以混合感染为主,16~45 日龄的感染率最高,除对该日龄段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外,还应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实行网上饲养,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才能有效降低鸭球虫病的感染率。

猜你喜欢

卵囊三明市鸭群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腰斑宝螺胚胎发育初步研究
关于稻鸭共作高效模式的研究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鸭群中的鸵鸟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