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一体化问题的探究

2020-11-29郝万林

法制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政政治

郝万林

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我国高校教学在具体工作中,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比较重视对高校专业知识的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进而造成了我国高校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脱节的现象,而且二者之间也没有更好地合力,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调查此教学责任时,出现相互推究的现象,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校人才健康培养,致使了高校人才质量失衡,不能够更好地实现的德智体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面向社会时,不能尽快适应。基于此,高校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实现一体化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一体化存在问题

(一)不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教学中的意义

高校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要树立正确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自身发展和结合社会需求人才的标准,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从思政的角度上来看,对高校教学能够起到辅助作用,但一些高校并没有深刻了解到这一点,从而致使思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相脱节。

(二)高校教师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教育学生来说,教师是主体,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良好的品德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些高校教师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一些高校教师只重视对专业知识,却忽略了思想教育。有的教师还没有参与到学生思想教育中,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重要性。

(三)学生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比较薄弱

从大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虽然能够更好地接收新事物,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引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会利用各种渠道,接收相关信息。这种多元化理念下,会致使一些学生思想比较混乱,没有正确道德价值观,进而也影响了学生注意力。

(四)高校的教学体系不完善

高校教学体系相对来说不够完善,从而导致教学工作和思政工作不能够一体化,也不能够更好地融合。在教学模式上,还在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如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教育程度上。高校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挥。高校在对学生的能力评定时,仅限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从思想政治的角度上来看,没有引入专业教育理念,不能够更好地达到专业教学的预期目标。

二、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一体化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意识

教师是教学生的主体,直接接触的是学生,教师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以及教学模式对教育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高校教师如果只进行专业上的教学,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思想教育,那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基于此,高校要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教育上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对思想教育有一定的认识,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打造出高效的教学课堂,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给学生讲解知识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在提高教师思想意识同时,促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1]。

(二)建设思想政治队伍

高校可以建设思想政治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思想政治教师能够对此系统工作进行服务。首先思想政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根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进行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以侧面为切入点,进而矫正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发挥出思政辅助教学作用[2]。心理辅导机构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建立此机构,因为根据此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存在问题时,还能够更好地解决,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提高,避免学生发生消极情绪。

(三)建立师生良好的沟通平台

高校可以为师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为师生提供沟通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对教师能够更深一步了解,对教师给予信任,使师生的感情越来越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来[3]。

(四)鼓励学生参加有教育意义社团活动

高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但在此前提下,要有教育意义,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提高。结合社团活动的内涵,可适当添加一些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也能够对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还非常全面,使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高校教学风范。

(五)建立学生的评价体制

高校还要建立校内的管理机制,完善对学生综合测定评价体系,全方位进行考虑,如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等。可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此方式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缓解教师教学工作压力,使教师意识到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并且高度重视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此同时,也能够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可结合思政管理系统,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记录在综合测评成绩中,比如学生的日常行为和道德规范。

(六)建设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以往积极向上、良好学风也随之淡去。从整体上来看,此趋势不利于高校日后更好地发展。而从高校学风的角度上来看,是全体高校工作人员和学生一起努力下,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态度。此学风和民风其具有相似之处,长时间以来,会形成独有氛围和境界,在高校成员中体现比较明显。这对于建设教师师风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境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受益匪浅。基于此,教师占着重要的地位,第二课堂和导师制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之可以建立。第二课堂是实现教学工作和思政工作一体化主要途径,也是一个平台,能够对高校教师和思政工作人员提供帮助。高校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作用,对学生给予引导,可适当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给予创新,通过此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在选取第二课堂的教师时,要具有高素质的有专长的,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专长、背景、思想都不同的教师,从而打造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而运用导师制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但要进行义务教育,还要起到育人责任。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范围,教师还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日后更好地发展。从导师制的角度上来看,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学生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学生的缺点还能由导师及时给纠正过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相对来说其实是一门系统工程,此要求是将思政工作和专业教学一体化,发挥出思政工作辅助专业教学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基于此,高校要不断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加强思想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师思想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专业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思政工作中来,提高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日后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