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理论视角浅析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2020-11-29

法制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政法队伍政法法治化

李 娜

尼勒克县委党校,新疆 尼勒克 835700

一、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确保新时代政法工作前进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将确保全国党政干部听从党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作为党政建设的基础前提。深刻领会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由党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决定的,进而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一方面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其政治属性、责任和使命决定了他们必须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方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坚定“四个自信”,以永恒的忠诚展现出卓越的战斗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社会主义法治水平,完善各种法律制度,是建设法治必须经历的过程。政法队伍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力量,作为法治进程中的支柱,必须率先尊重法治,切实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正确处理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关系。

另一方面,政法机关具有鲜明的人民属性,源自于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因此要恪守根本立场: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被赋予“人民”一词,明确宣示了政法机关的最初使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并决定政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

二、深刻把握法治建设新要求,凝聚起推动政法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新时代环境下,政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是政法工作与时俱进的主要表现。

首先,我们要加大法治化思维的创新力度,采用新的观念来打破传统思维所带来的束缚与限制。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来研究各种政法工作难题,找出解决方法,转变特权治理的思想,在合乎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开展各项政法工作,增强法律法规的威严性和权威性,保障各项政法工作都能够在有效的法治体系下顺利运行。所有政法领导干部都应以身作则,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自己的遵纪守法为下属人员的行为活动提供参考的标杆,坚决抵制各种违法违规活动,捍卫宪法的威严。

其次,要最大化开发法治化的效用,落实所有法治化制度,使宪法中的法律法规能够发挥出切实的作用。尤其是要将法治化的管理和约束作为解决各项政法工作矛盾问题的主要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以法治化来推动地方政法体系的健康发展,保障各项政法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依法治理的效果,使法治化成为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问题的主要工具,将配套政法体制的改革作为首要的目标,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责任追查制,来规范各种司法行为和流程,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司法待遇。

再次,要提升政法工作智能化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智能化治理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对政法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坚持道德管理和法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产生相互辅助和相互补充的作用,做到德法兼顾,德法两全,从而全面增强全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就如同实践一再证明,新疆领导干部因身兼力行,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始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采取德法结合、融合推进举措,做好民族团结的卫士。

三、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推进新时代政法队伍的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党的政法工作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质量,将打造高素质与高专业化程度的队伍作为首要目标,全面强化党政干部队伍在新时代环境下的战斗力。“司法人才需要大规模建设”,①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我们必须构建出一支能够切实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担当意识,廉洁奉公的行政执法队伍,全面增强党的行政能力。

首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曾指出:在思想不统一,行为制度不规范的情况下,行动的统一性将无法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教育和宣传方面,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政法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相应的各类培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武装党政队伍的头脑,将党的宗旨深植于所有政法人员的心中,强调加强党性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始终,从而适应新时代我国政法工作的新要求。

其次,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体现在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上。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公正。”正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首要大事,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基本任务,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提高社会主义的公平性、正义性②。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从加强思想政治入手,提升政法队伍建设。

再次,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推进政法队伍“四化”建设。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从根本上说,党管人才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主要是依靠对相关政策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对现有环境的优化,对服务模式的延伸化,来拓宽各类贤才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政法队伍实际,党政机关干部应当将创新和改革作为主要的任务,在政法队伍建设和治理方面踊跃发挥,保障所有政法人员都能够遵守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我们要将正规化的政法工作纳入到严格的监管体系范围,深化政法队伍思想教育。以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加强人文关怀,进而全面提升政法队伍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安心、安业。

四、深刻把握历史新方位的内涵,形成党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科学机制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结合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准确抓住新时代背景下政法工作的特点,构建系统的工作机制。政法工作的内容较多,各种内容之间存在诸多的关联,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作,才能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政法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全国各个地区的党政领导干部应采用法治化的思想来全面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科学的大局观、全局观,将各种政法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在全面深化的改革中来谋划新的工作模式,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刻苦奋斗,砥砺前行。

其次,应熟练掌握科学统筹规划的方法,促进各项政法工作能够同步进行,并产生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还应明确标本兼治的思想精髓,将法律法规作为治理各种安全问题的依据,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尤其新疆的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时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矛盾,用法治方式科学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增进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认同,利用对法治的信仰来加强党的核心凝聚力,保证长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再次,要坚持党管政法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完善相应的监督制约体系。政法工作应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力度,为政法工作的长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同政法单位之间不仅要科学配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还应积极协调合作,集中精力干好事、做实事,尽最大能力来捍卫国家宪法的威严,维护党的形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此外,还应积极加强与其它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合作,整合社会中的各方优势资源,以使命共担、协同管理为核心理念,构建系统性的政法管理机制,打好组合拳,增强政法工作能力,保障工作成果的实效性。

注释:

①十九大会议期间,政法代表宋鱼水就《十九大报告》发表意见,《政法领域党代表热议十九大报告》[N].法制日报,2017-10-20.

②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深入做好新时代政法各项工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EB/OL].中 国 新 闻 网,2019-01-17.http://fortune.chinanews.com/gn/2019/01-17/8731602.shtml.

猜你喜欢

政法队伍政法法治化
办实事解难题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
陵川县:助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
习近平政法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思维底蕴
政法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 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把握四个关系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打造过硬政法铁军
政法队伍政治督察机制研究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