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野生动物犯罪刑事治理的特点、困境与对策

2020-11-29毛仲传

法制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鳄鱼皮犯罪案件李某

毛仲传

广西法顺律师事务所,广西 南宁 530021

新冠肺炎的发生与蔓延,为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反思的机会。痛并思痛,野生动物与人类文明应对是和谐发展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野生动物资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衰竭。对此,有必要优化刑法保护的力度和方式,抑制野生动物犯罪的频发和一系列贩卖活动的蔓延。本文所探讨的野生动物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涉及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制品的犯罪。

一、广西野生动物犯罪的典型案例与主要特点

典型案例一,李某等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鳄鱼皮、蟒蛇皮一案。2014年5月,李某、甘某为获取高额报酬,合谋帮助他人从广西从崇左市宁明县某镇运输鳄鱼皮、蟒蛇皮到广州。2014年6月某日,郑某雇请李某帮忙运输从越南非法入境的鳄鱼皮、蟒蛇皮制品到广州,并许诺给予好处费5万元。2014年6月20日21时许,越南籍男子“阿迪”运送374张鳄鱼皮和85张蟒蛇皮制品到上述某镇后打电话与李某联系,李某吩咐甘某去接鳄鱼皮,甘某遂去接货,并带郑某支付“阿迪”15万元定金,随着将货物藏匿在某镇和平大道6号的出租房内。李某接着打电话给其父亲李大某,告知需要运送几件鳄鱼皮到高速入口。此外,李某还打电话给周某,告知其需要运送几件鳄鱼皮到高速入口,许诺给予好处费3000元。周某又联系陆某,二人意图利用林业执法人员的身份进行掩盖,非法将鳄鱼皮制度运送至约定地点。随着,上述人员在途径宁明县边防检查站时被边防武警查获。经鉴定,认定查获的374张鳄鱼皮为CITES附录I物种;85张蟒蛇皮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的行为构成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二万元,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甘某的行为构成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一万五千元,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典型案例二,孙某非法收购、运输蛤蚧一案。2011年7月29日,孙某因经营需要,叫朋友唐某在南宁市帮购买了13只蛤蚧冰冻死体,后由孙某驾车运至崇左市保存在其经营的某大酒楼的冰柜内,以备厨师加工制作成菜肴出售牟利。2011年8月2日,崇左市林业局保护站在例行检查中从上述某大酒楼厨房的冰柜内查获13只疑似蛤蚧死体。经鉴定确认,该13只动物死体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壁虎(蛤蚧)。另查明,该酒楼未办理《经营利用野生动物许可证》。后经法院依法判决,孙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从上述两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广西位于沿海沿边地带,涉及野生动物走私的犯罪相对较多。一方面,广西作为走私野生动物的中转地,行为人往往在广西边境非法收购野生动物制品或野生动物,将其运输至全国各地进行贩卖牟利。广西作为打击野生动物犯罪的前沿阵地,日常的监督查处工作压力较大。另一方面,野生动物犯罪案件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居多,集中在蛤蚧、穿山甲和蟒。前二者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者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在野生动物犯罪的案件中,境内外勾结共同作案的情形比较常见,给刑事治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从犯罪人的职业类型来看,主要基于中非法农贸产品经营者,当地农民和涉外犯罪团伙。

二、广西野生动物犯罪刑事治理的困境分析

从广西2013-2019年野生动物犯罪刑事判决数量来看,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这说明野生动物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从国家到地方都给予了重视,并通过专项行动进行打击,查处了一批野生动物犯罪案件,遏制了野生动物犯罪不断蔓延的势头。然而,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阻碍,严重影响了广西野生动物犯罪刑事治理的成效,对此有必要进入深入剖析。

(一)野生动物犯罪的主要诱因依然存在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一句话简明扼要的阐述了野生动物犯罪的利益循环,即促使野生动物犯罪案件频发的核心因素在于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贪婪。[1]不管是对于野生动物的食用或是做出制品,国内市场的需求常年保持较高的市场需求量,这导致野生动物及制品的走私犯罪案件较多。这不仅导致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更引发周边国家野生动物资源的危机。此次的新冠病毒疫情,正好给人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必要转变消费观念,确立正确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二)野生动物犯罪的法律宣传仍显不足

鉴于野生动物犯罪法律宣传的不足,一些地方民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缺乏正确的认识,这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一些当地居民在实施野生动物犯罪时,没有认识到侵害的行为对象属于野生动物,只认识到是比较少见的可食用动物,具有较好的口感,也能卖出不错的加强。二是部分当地居民对于侵害野生动物没有厌恶感,在农闲之际,还经常捕捉或通过渠道购买食用,在得知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之后,也没有负罪感。三是当地居民容易受利益诱惑,帮他人非法购买、运输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加剧了日常监管的难度。

(三)野生动物犯罪案件监管难度较大

广西属于沿海沿边的区域,与越南接壤。从广西司法机关查获的野生动物犯罪案件可知,境内外人员相互勾结实施共同犯罪的情形较为常见。对于跨国的野生动物犯罪案件,在侦查和监管方面较与一般案件而言,难度提升较为明显。在境内外人员相互勾结的犯罪案件中,境外人员主要负责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制品的采买、分类、制作及运输,境内人员在接到货物之后,也形成了彼此分工、相互合作的产业链条。

三、广西野生动物犯罪刑事治理的完善对策

野生动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本应随着人类文明的提升而更为丰富,但却遭受更为明显的侵害。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不仅在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发展,更重要是在于维护人类文明的高度与持续,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完善野生动物犯罪宣传工作,提升犯罪预防的成效

从上述原因分析可知,当地居民经济偏低、法治意识较弱,明显制约了广西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其一,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扶贫的力度,提当地居民的收入方式和整体收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习惯的养成,既说明了当地居民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又说明了当地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困难程度。转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看,还是得从经济收入层面着手。从实践的经验看,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在广西贫困地区的民众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种植经济作物、饲养家禽家畜,经济收入方式和整体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2]其二,将野生动物保护普法教育常态化、趣味化。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普法过程中,应当避免一概而论、千篇一律的宣传方式。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自治区域,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惯法,而习惯法中多规定有生态保护的条文。对此建议,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固有的野生动物保护规定和传统,纳入到生态保护普法的宣传资料中去。对于野生动物犯罪而言,应当加强野生动物种类的宣传,哪些野生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类型,哪些是一般的野生动物,以及侵害不同类型野生动物的法律后果,都是当地居民相对欠缺的知识。具体而言,通过手册、视频、歌曲等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做法灌输给当地居民。进而形成良好有序的野生动物保护整体氛围。

(二)坚持刑法基本原则,保持对野生动物犯罪的高压态势

广西经过几次专项野生动物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在野生动物犯罪刑事治理层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当前依然严峻的野生动物保护局势来看,仍然需要对野生动物犯罪保护高压态势,重拳打击野生动物犯罪案件,打掉野生动物犯罪产业链条。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在专项打击性行动过程中,要秉承刑法的基本原则,避免国家公权力的恣意扩张;二是要将取得成效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进行总结,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协同机制。

猜你喜欢

鳄鱼皮犯罪案件李某
像鳄鱼皮般的传感器
MINORBY OFFENSE
鳄鱼皮革表带疏水工艺技术研究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杀鸡焉用牛刀
货币犯罪案件的侦查难点及对策
2013年12月企业界犯罪案件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