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道德魅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11-29陈明娥

法制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陈明娥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宜兴 214200

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当前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厘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思政教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贯彻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执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强大的教育国家,保证人民群众满意地接受教育,努力培养承担民族复兴责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思政教师的殷切努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明,中国繁荣有序的发展依赖于我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并最终产生于道德教育。

一、道德的内涵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各种各样的道德现象,提到道德很多人也能言语几句,但如果深究何为道德,人们却难道出所以然来,道德为何仍需我们深入探究。“道”在道德一词中专指一种规范和原则,“德”指在践行“道”时人们的收获。道德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原则所在,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做人必须行为端正。从理论上讲,道德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是由善与恶的标准来衡量的,是由人们的内在信仰、公众舆论和习惯所支撑的,道德调整的对象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还包括人与社会。

关于道德的本质,看法又是因人而异,可谓千差万别。唯心主义者则把道德看成是精神的,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特定阶层的利益。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既受制于经济基础,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认知和调节功能,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力量。道德具有认知功能,体现在它能帮助我们调整善恶标准,对各种社会关系形成新的认识,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成长为有道德的人。道德还具有调节功能,体现为道德借助指导、引领、评价、激励、惩罚等方式,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使道德关系朝着规范化发展。高效调节矛盾需要发挥道德的功能,只有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多些尊重、多些真诚,我们才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运行。此外,在认识和调节功能的基础上,道德还兼具沟通、防御和动力的功能。

道德不仅对个人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制约道德的发展,道德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功能上;道德促进了它所依赖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通过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改善人们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是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良好的道德提倡运用教育、感化的手段约束、规范、引领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是非善恶的参考标准,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各样关系的形成,从而构建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

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无数良好道德传统,中华优良道德传统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中华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耀眼光芒,其作用不容忽视。

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注重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我国优良道德传统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贡献在先、回报在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传统的宣传,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意识。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今有为抢救国家财产不顾自身安危的向秀丽,捐资助学、捐血救人的当代活雷锋郭明义,隐姓埋名潜心核潜艇的工程院士黄旭华……太多类似的人物值得我们瞻仰,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倡导“仁”的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强调“仁”的原则,提出“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注重对他人、对集体的关怀。在我国,最早将“仁”与“爱”相结合的学者是孔子,“仁”为孔子的道德思想奠定基调,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强调尊老爱幼、推己及人,此外,墨子提倡人们交往要注重尊重与互惠互利。

第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注重谦虚有礼,避免傲慢。

我国一直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成为践行礼仪的大国典范,谦虚有礼不仅是个人自身素养的体现,也是个人为人处世所必须遵循的。安徽桐城六尺巷历来被人传颂,人们传颂的是德高望重两家人之间的礼让之举,传颂的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第四,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倡导言行一致,强调诚信。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诚信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是一种真实而明确的性格体现。孔老夫子曾提出:人不信,我不知;人不信,我亦不信的论断。我国优良道德传统中的诚信有着丰富的内容,具体要求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始终强调诚信是根本所在,说话、做事都要做到以诚为本。诚实要求人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要高度一致,这正是诚信这一优良道德传统的关键所在。

第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注重精神追求,以道德理想的实现为目标。

中华传统道德思想认为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人以实现道德理想为较高目标。儒家提出“以学为本”促进气质改变的前提下是力争成为贤德,道家直接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以能够成为“真人”和“圣人”为最高目标。孔子最早主张人应该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关注精神需求,而且要以关注精神需求作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依据。

第六,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重视道德实践,强调“修身”。

在我国漫长的道德发展史上,比较典型的学派如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都倡导要追求最高理想人格和实践,不仅要塑造人的心灵,还要培养人的高尚气质。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要发挥道德主体的作用,他主张“恭直是仁慈的,没有邪恶”,突出培养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仁”的道德境界并不遥远,可以通过道德实践来逐步实现。其中墨家尤其重视“修身”,主张“辨别色彩,修身养性”,意识到我们的道德素质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躬身实践,重视“修身”,需要我们结合当今时代特色继续去继承与发扬。

四、发挥思政课道德教育作用,培育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尤其关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主张要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哲学上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于国家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为其提供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以正确的道德意识指引、激励人们的道德行为,在生活中加以践行,为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起到立德树人作用的重要性课程,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就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时代新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爱国、爱党、爱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加之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对其进行指导和培养。借助思政课堂,将枯燥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充分引领学生感受道德力量,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向上紧跟新时代,奋力拼搏,不负韶华。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