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架构

2020-11-29李代勤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信息化

曾 伍,李代勤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1 信息化时代网络课程学习评价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形式,倡导教学以教师、书本及课堂为主,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所需的素质高、基础牢、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发展相悖。因此,其难以适应当今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快、学习效率更高的教学方式,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信息化专业水平较低,故而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尚未从本质角度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致使课堂教学由以学生为主体变为以“课件”为中心。另外,在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时常会存在如下问题:多数网络课程皆频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引用内容丰富的视频或图片,以此活跃课堂气氛,然而学生的关注度却普遍较低,评价也相对偏低;但是一些网络课程的技术手段较为单一,且内容相对较简洁,学生却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此就形成问题:如何鉴定网络课程为教学质量评价中较为成功的课程[1]。

(1)在实际学习评价中,自我评价占比较低,而客观测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此类检验形式仅适用于较为直观的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效果相对明显,而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课程,比如艺术类、文科性质课程操作难度较大。因此仅以客观测验无法真正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

(2)评价疏于过程指导,仅看重成绩。网络课程难度相对较大,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因此,学生的起点偏高方能符合。此外,网络课程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积,而是学生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

(3)极易忽略学习评价结果。学习评价结果一方面是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进一步改进及完善该项课程。因此,现阶段教育从业者要主动作为,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互联网与课程教育相融的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模式应用其中,更好地为学校、教师及学生创建智能的教学氛围。

2 全面提升网络课程教学质量

2.1 混合建课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为多名老师共同构建同一门课程,从而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也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此外,为有效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可以增添相关助教功能。教师能够选择适宜的人员担任相关课程的助教,协助其适时开展批改作业、课后答疑及阅卷改卷等教学活动[2]。现阶段M0OC平台具有较为大量的学习资源,其中包含名校教师的讲解,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应用相关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相关学习活动,而不必局限于本校有限的平台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学生也脱离海量教学资源中择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为如何鉴别更为高效的学习方式而犯难。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指导加之信息化平台够贱的高效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自主学习,有效学习补充内容,并使其融于教师的课堂讲解之中,以此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滞后之处。

2.2 混合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有效解决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在线互动、进行课程答疑,以实现辅助教学的目标。也可以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授课过程翻转至网络。首先促使学生实现线上主动、自主学习,而在线下课堂讲授时,教师则主要针对自主学习的问题进行答疑及讨论,进而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网络课程促使学生突破地域、时间等限制因素,实现自主学习,摒弃传统课堂的人数限制,最大程度利用教学资源。此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避开传统教学弊端,为学生营造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

2.3 混合师生之间的互动

重视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的实践,进一步提升其对于网络信息化的运用频率,并在实践过程中思考与解决存在的各项问题,注重在线上学习中获得相关课程知识。此外,创新性的互动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防枯燥的学习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式及眼界。与此同时,也要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实现相互鼓励及互补的目标,进而树立学生的交流协作意识。

3 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架构

3.1 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分享教学资源

相关院校应转变思想,创新教学观念及方式,使学生按照自我兴趣及未来的职业规划自主学习相关课程。相关学科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预先在网络平台共享相关内容,并提出预习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开展预习活动,此举能够突破当前较为枯燥的学习现状。此外,学生根据网络平台教师预先布置的预习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探讨,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不再是之前的应付考试,其能够按照自身兴趣选择性地学习,教师在授课时也能实现以学生为主,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3]。

3.2 教学组织管理

相关院校是信息化网络教学的主导者,因此在相关教学模式中发挥着管理、引导及推广等重要作用。而其建立的与网络课程有关的标准与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网络课程中评估、立项及验收的管理过程,并相应地健全了校级层、院系层及基层教学组织层的三级检查制度,运用教师自查及学校复查等方式进行相关课程的年度检查工作,加大力度管理信息化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提升网络教学的高效性。

3.3 技术保障体系

对于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而言,整体核心为技术队伍,因此要求院校的相关管理部门,比如网络管理部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教务管理部门共同组建一支技术队伍。第一要确保网络的流畅,特别是保障无线网络的畅通;第二要培训相关核心团队的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的信息化水平,拓展视野,进而达到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提升;第三要进行院校的信息化教研活动,聘请相关专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座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使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网络课程信息化的教研活动;第四院校要适度更新自身的硬件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室的电子设备,创建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供师生日常使用。网络教学的物质保障为优质的教学设施,而教学相关设施的建设要求是充分保证网络教学的软件、硬件满足教师日常授课需求,并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

3.4 教学过程监督体系

在监督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基层教学的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基层教学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健全相关院校的网络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要丰富监督内容,全方位监督教学的质量,创建有序的教学过程监督制度;第三要进一步提升监督技术,为深入分析监督数据,设法提升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采用较为高效地方式创建信息库,进而为建立更高效的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3.5 课程质量评价

课程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课程评分及改进建议。此种结果首先作用于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为课程的不断改进提供依据。其次也能够促使评价顺利形成,主要作用于日常课程教学质量的问责及评优。课程质量评价主要调查分析了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及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转变思想,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其体会或收获课程所蕴含的知识,高度重视评价分数偏低的课程,进而形成常态化的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体制。因此,课程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等级划分或者奖惩,而是通过评价结果帮助形成较为合理的激励制度,以此充分促使师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改革活动中,进而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另外,课程质量评价也要建立于教师、学生及学校的支持下,形成多方参与的趋势,不同角色人员均可作为评价主体积极参与评价及反馈活动。此举能够运用多元性质的主体考察及评估当前教学模式,树立全方位审视网络教学质量的意识,以此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合理性及客观性。

4 结语

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摈弃学习惰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数据信息整合能力,以此做到因材施教,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课程教学、建设及改革等方面奠定基础,也引领了教育模式重塑及流程再造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信息化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