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防动员系统贯彻党管武装原则的思考

2020-11-29

国防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武部主官党管

李 弘

内容提要:党管武装,是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要求。国防动员系统贯彻党管武装原则,要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基本制度,切实把党管武装根本原则立起来、落下去;扭住关键环节,完善党管武装内容方法体系;破解矛盾问题,夯实党管武装组织基础。

党管武装,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制度在人民武装工作中的体现,是国防动员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把握的首要问题。主题教育中,笔者对此进行了调研,感到当前应把握和解决好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基本制度,切实把党管武装根本原则立起来、落下去

党管武装有其特定的内涵,除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系列原则制度外,强调的是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对人民武装实行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

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如主建和主战系统党内任职不对应,与地方机构打交道不对等,新设立的行政区划如新区、试验区组织设置不统一等,制约和影响了党对武装工作的组织领导。当前,应坚决纠正制度不落实、走过场的问题,坚持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重点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对人武工作的领导管理。

完善双向兼职制度。对兼职第一书记要细化、硬化职责,把每年参加军地联演、召开议军会等作为硬性要求,不能只挂名不出征;兼职地方的“武常委”,要做到谁强谁当,并定期考核调整。

完善共同任命制度。第一书记调整的,要及时按程序任命,宣布命令大会应扩大到地方相关部门;各级人防办主任的任命,要正式征求同级军事机关的意见并得到批复;人武部要参与对专武干部的提名和考核,再以军政主官的名义下达任命。

完善述职报告制度。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第一书记和国动委主任的述职大会,逐年交替进行。

完善党委议军制度。国防动员系统征求驻军及相关部门意见后提出建议,可以结合述职、军事日活动一并进行。

完善党政领导绩效考评制度。由国防动员系统会同地方组织部门共同实施,主要对地方抓国防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评、量化打分,按3%~5%的比例纳入地方绩效考评体系综合排名。这样,才能把党管武装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

二、扭住关键环节,完善党管武装内容方法体系

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核心是思想政治领导,重点是抓大事议大事,根本领导制度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只有抓住国防建设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持续发力,党管武装才能坚强有力。

抓政治把方向,把统一思想作为经常性课题。没有统一的思想,就没有统一的行动。要通过学习教育、讨论辨析、调查研究等,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主席和军委战略意图上来,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确保国防动员正确方向。这方面要防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空喊口号、言过其实、华而不实,就事论事、不上层次、低级循环,议而不决或者决而不议,等等。

抓主业真备战,把军事斗争准备往前赶、往实里抓。改革后,国防动员单位不是作战部队、不是指挥机构,一些同志备战打仗的意识淡化甚至茫然,对军事斗争准备不真抓、不会抓,走过场的现象并不鲜见。要在党组织全部工作中贯彻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纠治“和平积弊”,树立“动员也是打仗,动员为了打仗”的观念,强化实战化训练,把民兵队伍训强,把战备执勤抓紧,把动员准备做实,并在积极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锻炼和检验,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抓基层打基础,把“三个一线”配好建强。抓基层打基础是党委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天天抓、层层抓,关键是抓好“三个一线”。在国防动员系统,军分区党委机关作为一线指挥部,就是要科学决策、靠前指挥,在国防动员前沿发挥主导作用;人武部、干休所党组织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就是要紧贴实际、科学组织,在履行“六部”职能中发挥主抓作用;人武部、干休所主官和直属单位干部骨干作为一线带兵人,就是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到场就位、亲抓实干,在工作落实中发挥主力作用。同时,要把基层建设延伸到乡镇武装部和民兵队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抓队伍强担当,把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改革后,我军将各类人才队伍进行整合统管,这是提高人力资源效益的革命性举措。各级党组织应当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遵照习主席的要求,努力“把强军事业需要的人用起来,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岗位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些干部担当精神缺乏;新入行的干部不懂、不会的问题突出;改任文职人员思想不够稳定;职工队伍管理使用机制不够健全;人少事多的矛盾普遍存在;等等。必须综合施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唯身份、唯才是举,使各级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抓作风树形象,把各级班子搞坚强。目前,省军区系统各级班子特点鲜明:年龄相对较大,“最后一站”明显;人员进出频繁,半路出家、来了就走的多;上下级距离远,掌握情况不够;来自不同军兵种,合成色彩浓;班子成员不多、职级相差大,集体领导容易出现问题;等等。要弘扬严实作风,坚持本级做好示范、一级抓好一级,选准配强主官,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破解矛盾问题,夯实党管武装组织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建立建强全域覆盖的组织网络,是党管武装的基础性工作。当前,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

解决职工党员归谁管的问题。当前,职工在人武部中占“大头”,其中约2/3是党员,不少守在重要岗位上,作用不容小觑。但自2018年开始推行的军队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没有把地方编制的职工党员纳入其中,致使职工党费无法按期上交。有的单位主动联系,将职工交给地方党组织管,而地方相关部门都不愿接收,因为职工编制虽属地方,但定岗在人武部。显然,这种做法不妥,党员组织关系与工作关系应该一致,在人武部工作必须参加本部的组织生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有固定工作单位并且单位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党员,一般编入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党组织不得无故拒转拒收组织关系。因此,应在军队党员信息系统中增加地方编制职工党员,或者政治实力算地方并收党费,组织关系仍然放在现工作单位。

解决人武部党委人少会开不起来的问题。在齐装满员情况下,人武部党委一般由部长、政委、副部长和两个科长组成。但改革后,人武部大多缺编,在编在位干部3人以下的占比不少,达不到开党委会规定人数。这种情况带有普遍性,并且一时难以改变。对此,可采取以下办法解决:重要事项该上会的,召开党员大会;决定重大事项时,先请示再开会,并把决议报上级核准或备案;干部不足3人的,尽量在本分区范围内调剂代职。

解决民兵哨所党团组织怎么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沿海某省建有几十个民兵哨所,现大部分保留,其中一类哨所占80%,常年保持7~10名民兵住所,在协助部队保卫海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发现,一些哨所没有党员,入党无人管,也没有成立党团组织。这种情况并非个别。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民兵哨所党员,由人武部负责培养考察,所在乡镇党委负责发展,3名以上党员的成立党支部,隶属乡镇党委,不够的编入所在村党支部;成立哨所团支部,归乡镇团委领导。

解决民兵队伍党组织怎么保持的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民兵存在“有队伍无组织,有组织无建设,有建设无标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将民兵党组织区分为属地党组织、预建党组织、临时党组织,分时分类抓建。在平时分散情况下,民兵受属地党委支部领导管理,没有另外成立党组织,重点要研究解决当地党委支部对民兵队伍的思想政治领导问题;预建党组织是按照隶属关系、依据作战编成设立,当成建制遂行任务时经批准启用,并把党组织的运行作为训练内容;当抽组集中训练和遂行任务时,既可按照预案、也可调整成立临时党委或支部。应急分队随时可能集合并投入使用,要规定在所在地党委和军事机关双重领导下,成立常设党委、支部。

解决党务工作能力怎样提高的问题。目前,国防动员系统班子成员新手多,有的没有班子经历,一来就当主官、进班子就当书记,党务工作套路不熟,不会统班子带队伍、抓大事议大事。某省军区现任18名军分区主官中,有9人没有下两级主官任职经历,有4人连班子成员都没当过。某警备区现有24名人武部主官中,40%没有党委班子任职经历。经历是无法替代的,要当好书记,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砺。因此,抓党的建设首先要抓好班子,抓好班子首先要抓好书记,既要在“非转专”培训中把党务工作知识突出出来,更要搞好经常性的传帮带。国防动员系统人少事多但忙闲不均,领导任职经常交叉,军事干部当纪委书记、政工干部当副司令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要打破原有的军事、政工、后装干部的分类,加强干部一专多能训练,科学进行领导分工,着力培养指技合一、军政兼通、能文善武的指挥员,不断增强齐抓共管主责主业的合力。

猜你喜欢

人武部主官党管
像雷锋那样当兵 当雷锋那样的兵
不断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量效益
声音
时代呼唤新一代的“李云龙”和“赵刚”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双鸭山市四方台区人武部 军地共建增强党组织实效
被隐藏的“豪华”
台媒曝光军中“七大陋习”
党管人才是集聚人才的执政责任
浅析后进连队主官的五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