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用助航设施规范建设与运维管理责任分析

2020-11-29豆志科邹帅强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标处

珠江水运 2020年12期
关键词:航标运维设置

豆志科 邹帅强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标处

航标增设有利于改善通航环境,但由于沿海航标布设个别地方存在着交叉重叠,夜间灯光杂乱,容易造成船舶通航视觉误判。还有未经申请审批就设置航标的有之,未在海图、航标表上标注或实际特征与公布特征不一致的有之。因此,航标管理更应合法合规,统一审批,规范布设,专业管理。

1.通航环境与海上交通事故分析

根据湛江港2016~2018 年进出港运输船舶签证统计数字(不包括军舰和渔业船舶):2016年船舶进出港19891艘次;2017年船舶进出港20941艘次;2018年船舶进出港20544艘次。三年来一直保持了较高的通航密度。自2016至2018 年在湛江辖区内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共41起。

从上述的事故统计可以看出,湛江港湾及附近水域的通航环境相对还是较好。事故存在是有其原因所在的,如驾驶操作失误影响、自然环境影响、通航环境影响、通航密度影响等。

2.专用航标设置情况分析

部分大型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前,均能通过海事部门正规渠道申请航标设置,专家评审后,发布航标动态再实施建设。有些企业初次涉及海上工程,连航标是什么都不知道,有的甚至怀疑监管部门要求其设置航标是在压榨企业,对航标认识很陌生,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只有在航道中才需要设置航标;有些企业海上施工没有设置任何警示标志就进行水上施工作业,在多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督促下,迫于压力方才设置施工航标,航标设置后为省钱,不管不理不做维护,运行中出现故障,失去航标效能反而变成海上通航阻遏物,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类似情况经常发生。

沿海航标审批的职能部门要统一,废除多头负责交叉管理,航标监管部门应依据上级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职能,在涉及安全问题上要强制管控、严格执行,坚决把不经审批、不适应通航要求、航标效能低劣的航标加以整顿,营造优质的通航环境。

规范设置航标应具备的条件:①递交航标设置申请;②由于航标对航道通航水域的要求很严格,设置专用航标需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航标设置方案、图纸;③提供大比例尺的扫海蓝图;④用海建设使用海域批文;⑤专家论证报告;⑥启用前20天发布航行通告;⑦落实维护责任单位;⑧效能验收通过行政许可决定书。为什么需要建设单位提供一系列资料方可实施建设,主要原因还是考虑到通航环境安全性和建设规范性,缺少相关流程资料将无法控制潜在隐患风险所造成后续事故。

再者就是在落实维护管理单位时,要对其资质进行审核,看是否按安监字[1994]133号文要求配备有相应船舶、机械、设备、技术力量、保证体系及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体系等。前期的安全设备设施成本投入与事故发生率是成反比的,安全投入值得企业深思的问题。

3.专用航标维护管理情况分析

第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还相对欠缺,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和事物变化的需求,而且这些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导致在很多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问题,对企业的管理会造成巨大的风险。

第二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上缺少主动性,往往心态、意识不够坚强,认为责任大家分,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懒惰思想,遇事推托,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够主动求变,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很难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会存在着以企业办事要走流程,事情压在手上不办理,等人求,送好处才办事的收受贿络问题,严重影响计划工作推进与企业发展。

管理风险外来因素在于政策变化、外来船舶调度、当地渔民作业影响通航管制、海况天气等。

规范企业行为提升管理质量。作为涉及公共安全社会影响面广的事、物、行为,出台强制性的规定进行规范是必要的。海上交通监管部门应切实履行抓好安全责任落实,企业应担负的责任决不容许低标准或不执行。企业应加强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层层有安全目标,级级有安全措施,人人有安全责任。

作为企业就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对于在自己建设的航道、码头所设置的助航设施更应负起管理责任。有些企业在航标设置前一年均能正常开展相关工作,之后的养护运维就不够重视,造成航标无人维护、长期不保养、移位、熄灭、损坏、颜色无法区别、丧失航标应有的工作效能和视觉识别功能等原因。

4.建立协调机制,合力提升服务

监管部门要建立与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及时向企业宣传、通报相关政策精神,建立定期沟通会晤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进度安排,通报工作进展,督查措施、方案落实情况,构建资源共享掌控动态,更好地将优化通航环境要务推动成为规范化、常态化。企业要弄通搞明打造优质的通航环境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通航环境的优劣对企业发展影响极大,传统单一功能航标已无法满足现代航运需求,应加强与专业单位沟通交流和技术升级。因此,在后期运维中有几方面要跟进提升:一是航标科技技术含量;二是维护管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三是运维设备设施(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重视航标建设,推进一体化、高新化、国际化管理促进与时俱进。企业应加强与监管部门、航标部门、掌握前沿技术科研单位通力合作,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要实现最大化,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5.运维保障中风险源分析

(1)人员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风险源。维护管理单位职工学历不高、综合素养不高。有必要从维护管理人员学历、专业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风险评估。从安全生产角度来看,航标安全风险主要与管理者失误有关,比如无责任心、缺乏安全意识,对事物错误认知的风险。

(2)关于环境风险源。气候变化会对航标安全生产带来影响,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风险源点,比如夏季高温、冬季大风以及台风和雾霾天气。或者通航环境变化,航道与航路改变,水深变浅出现浅点,或有沉船、沉物等障碍物出现。

6.专用航标运维管理对策

(1)管理组织合理化。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要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质量指标考核。

(2)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能够适应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3)运维队伍专业化。组建或委托一支专业队伍负责航标运维工作,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应对现有的航标设备器材应急处置能力,能够熟练排查运维过程中出现的服务故障、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运维队伍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质量考评、管理方法来支持航标作业运维,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能、降低服务风险,并不断提升响应能力。

7.总结

总而言之,监管部门要充分行使国家赋予权利,监督落实要够位,建设企业单位要肩负起责任,制定有效运维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运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规范合理的航标布设和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运维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石,将会为企业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通航风险,创造无形效益。

猜你喜欢

航标运维设置
航标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虚拟航标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