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要求和使命担当*

2020-11-29罗少杰王旭东

法制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时代

罗少杰 谭 宵 蔡 鹰 王旭东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带来了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这迫切需要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加入,将个人奋斗追求主动融入到新时代,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承担者,肩负着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起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在新时代视野下,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了新的需要和更高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被赋予了新的育人使命:立足于新时代,领悟新要求,结合“三全育人”理念、依托“十大育人”体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目标,将青年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透,确保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成为能够“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既全面发展又有担当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一、新时代对辅导员的角色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这一系列数字,是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叙事逻辑置于时间和空间长轴上,是孕育新时代的基础!新时代作为重大政治论断的核心概念,它的出现透现出厚重的思想意蕴,不仅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带入新的境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上新的征程,还使得中国儿女能够更清晰、果敢地将前进的脚步踏在了超越以往的新时代沃土上。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教育问题愈加重视。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其工作成效,能直接影响到高校、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意识形态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点:自我意识强烈、务实,思维更活跃,有部分人趋向于追求功利化、娱乐化,思想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能够准确把握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历史特点,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响应新时代的号召,率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青年大学生工作的新要求等,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改进育人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敏锐度和鉴别能力等,以更好适应时代的变化。只有这样,新时代下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才能逐渐形成教育教学有温度、思想引领有力度、立德树人有效度的闭环。

二、育人使命和担当

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四个服务”的培养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方向的提出,不仅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也指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因此,在新时代视野下落实新青年的培养工作已经迫不及待,且关键在思政队伍。高校辅导员作为与青年大学生联系最多,关系最亲密的思政骨干力量,要把该角色定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石,准确把握并具体细化,赋予育人使命和担当在新时代下的新内涵,辅助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圆就学生梦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牢记立德树人,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

古者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全面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着眼于新趋势,从“育人”角度出发,重视学生日常事务背后最本质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对之加以树立和引导,强化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导向性,突出价值引领的能力,把日常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媒介手段,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曲建武说:“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学问,教学生知识不难,难的是让学生认同你的价值观!这正是辅导员工作中思想引领方面的难点。”因此,要注重用新思想、新方法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做到理解、开导、帮助以及关心学生。除了思想理论上的引领,实践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辅导员要能够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引导,突出目标、过程、结果导向,设计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让青年大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最终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

(二)秉承育人为本,不断完善培养机制

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以育人为旨归的。但思政理论往往偏概念化、抽象化,整体的情感震撼力和感染力不足,所以教育效果甚微,甚至还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还需要高校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依托“十大育人”体系,多维度、多层次来统筹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成效。作为执行者,辅导员要规划好思政工作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为高校育人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职业技能,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辅导员要牢牢把握住这个“牛鼻子”,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从根本上说是要使青年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其次,要以生为本,待生如子,成为学生解决困难、倾诉烦恼、开导困惑、解答疑问的最亲近思政骨干。再者,要重身教、讲方法、看实效。切实解决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育人有效果,有温度。

三、结语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保持与时俱进、持之以恒的工作。正如曲建武所说:“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学生工作,我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片原野上划上我人生的句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也要有同样的觉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学深悟透新时代的背景,体会新思想、引领新作为,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的角色内涵,领会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把立德树人理念分享到育人全员中,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方位,关心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支持青年大学生的发展,给予青年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作用,因材施教,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蓬勃力量。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