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提升服装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0-11-29孙巧巧

纺织报告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校大赛核心

孙巧巧

(江苏省车辐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300)

当前,我国服装行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既然有机遇,那么挑战也是无可避免的,要更好地把握服装专业的发展机遇,首先就必须接受服装专业教学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挑战,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服装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1 信息化教学大赛概述

1.1 信息化教学大赛简介

2010年至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9年的时间充分见证了职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教学大赛从刚开始的偏重于教学软件设计过渡为重视教学过程设计,最后发展到现在的关注信息化和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每一年的方案中几乎都有些许的变动,这促进了教师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信息化教学大赛主要可分为两个比赛小组,即中职组和高职组。大赛的评定形式是:通过大赛组委会人员对参赛者上交的材料加以审核、评定,然后由决赛现场的评委人员结合相关材料开展比赛结果的评审工作,并向参赛者提出疑问。信息化教学大赛主要包括3个项目:第一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即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所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录制过程需控制在10 min以内,主讲者需要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施成效进行详细讲解。第二是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比赛项目主要侧重考察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视频的录制时间需控制在35~45 min。第三是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这一项目侧重检验教师信息化实训教学的设计以及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视频录制时间应当保持在15 min以内,主讲者需要详细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完成效果,同时还要进行实践操作[1]。

1.2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2016年,我国颁布了新教育法,并将其中的第66条改为:“国家推动教育实现信息化,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管理质量的改善。”[2]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高度关注。信息技术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促进教育朝着终身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步伐。可以说,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相融合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实现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灵活性,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并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

2.1 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首先必须忠于教育事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准则。其次,教师还必须热爱教育工作,始终对自身的工作保持热情、热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过“仁者爱人”的观点,这对于当今的教育事业来说仍然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最后,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的言行上要做到前后一致、表里如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认真严谨、精益求精[3]。

2.2 知识素养

所谓知识素养,指的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以及丰富多样的教育科学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若不具备这一前提,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力不从心。良好的文化修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丰富多样的教育科学知识则是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2.3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强调的是教师对当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运用。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以往的标准化教学已经逐渐被个性化网络学习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一般是通过网络形式来完成的,课堂则主要作为师生的交流讨论场所,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教师来说,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4 创新素养

教师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创新素养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大核心素养。教师的创新素养主要可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以及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指的是教师应当具备多样化的兴趣,敢于挑战自我。创新思维指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具备灵活多样的思路,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新人格指的是教师应当具备坚定的教育使命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做到“润物细无声”。

3 利用中职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提升服装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策略

教师的核心素养,尤其是信息化教学素养将直接决定其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来说,更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教师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只有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才能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学成果,进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3.1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想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完善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起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理念,以这一理念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对自身的教学结构意识进行及时更新,转变思想观念,确保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成效。教师应当准确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形式,了解信息化本身所处的教学地位,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除了参与信息化大赛和学校组织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活动以外,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应当多阅读一些信息化教学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同时,也可在空余时间观看一些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的教学视频,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然后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学校的公开课演讲活动,让其他教师来评价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凭借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上的体验,把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展现给更多的专业教育者,通过他人的评价反馈,不断弥补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这一持续化的反思过程,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质。

3.2 为教师提供可供利用的信息化平台

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师在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进行详细说明,让所有参加比赛的人都能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另外,参赛教师还可在比赛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和讨论,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不一定要完全体现在信息化教学上,但是优秀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与能力必定会对其核心素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有利作用。参加过信息化大赛的教师也会给身边的其他教师带来一定的辐射影响作用,看到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也会促使更多的教师提高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与能力。

3.3 提高核心素养建设的观念性

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奖,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自身信息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使教育信息化更加有效地推广和应用。因此,作为职校的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意识到信息化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新思维,将改变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主动参与各类信息化培训工作,接收各种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应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3.4 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信息化、参与信息化和利用信息化的有效平台。这一平台实际上只是一个出发点,需要职校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包括虚拟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来改变自身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这一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信息技术运用的长期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用好、用到位,使其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教师应当结合服装专业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化技术,避免出现盲目性,决不能生搬硬套不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教师还必须在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过程中积极总结有益经验,通过和其他优秀教师相互交流探讨,学习对方值得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有益经验积极运用于平常的教学实践之中,结合学生在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表现,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从而提升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4 结语

信息化教学大赛对中职校服装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为教师提供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教师也必须树立起核心素养建设的观念,才能在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背景下实现服装专业教师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猜你喜欢

职校大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