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研究

2020-11-28闫国胜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安全运行电力线路

闫国胜

摘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是保障人们用电的基本保障,而在输电网和线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电网和线路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事故,极大地威胁着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进一步确保输电网和线路能够安全运行,就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电力;输电网;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引言

根据输电网和线路运行状况及电力生产要求,注重其运行风险及其解决措施探讨,可使输电网和线路的运行质量更加可靠,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化及效益最大化的长远发展目标,避免对输电网和线路的应用价值造成不利影响。

1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分析

一是在运行维护工作的支持下,有利于消除输电网和线路运行中的安全性能,为其性能优化及使用年限延长提供专业保障;二是关注输电网和线路运行,实施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有利于提升这类线路的潜在应用价值,增加电力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满足供电质量可靠性要求;三是运行工作实际作用的发挥,也能增强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运行效果,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输电网和线路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自然方面

输电网和线路是安装在高空的,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且处于露天的环境当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雷电的影响最为明显,以目前的技术来看,难以实现准确、具体的预测,易使输电网和线路受其破坏。输电网和线路通常会安装在空旷且远离人员聚集的地区,而该区域易出现大风天气。另外,该地还会生长绿色植被。在多风的季节,风力较大,强风会将地面上的植被带到高空,与输电网和线路触碰,发生短路,进而影响电路的正常输电。此外,若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冬季下雪时,温度较低,会使电线结冰,当覆盖在上面的冰过厚时,会完全冻住电线,使其缺少弹性,极易断开。在冰块融化时,会在其表面出现大量的冰水,容易使其发生短路。另外,处于室外环境下,所处的温度不受人为控制,当昼夜温差过大时,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输电网和线路可能因温度变化被张力拉断,造成输电故障。

2.2设备问题

输电网和线路设备上的问题主要是老化,使用时间久了输电网和线路设备的性能会有所下降;再就是变电站的雷击事故,虽然配备了避雷设备,但避雷器组装和调试工作做不到位也会对变电运行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绝缘装置和避雷装置的联合控制中,断路器操作会产生电压方面的问题,这都是设备安装与维护工作没有做好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2.3安全运行管理不够周全

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是维护输电网和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不少输电网和线路分布在人口相对较少的郊区和野外,并且往往搭建在距离地面较高的位置,同时还有部分输电网和线路是搭建在铁塔之上的,所以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更多停留在表面上,难以深入进行,这些不仅会导致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从而更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同时也不利于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对策

3.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应当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安全责任人充分明确自身责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高度负责,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規范和安全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还要加强对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应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考核机制进行结合,将各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表现作为业绩考核内容,促成安全责任制度的全面落实。

3.2科学合理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科学合理开展输电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效降低输电网和线路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减轻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所以必须重视输电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再加之当前形势下伴随电力系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和服务功能的日趋完善,从而对输电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输电网和线路的实际规划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循“分层分区、适度交替”这一原则,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优化输电网和线路的布局,优化输电网和线路实践应用中的层次结构,防止其结构处于无序和错综复杂的状态,从而为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输电网和线路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尽可能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从而达到减轻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量的目的。

3.3增强输电网和线路施工质量可靠性

输电网和线路施工计划实施中,其质量状况的好坏,关系着线路运行效果及应用价值等。因此,在应对输电网和线路运行风险的过程中,应对其施工质量可靠性的不断增强加以思考,避免加大线路运行风险。应做到:一是注重输电网和线路施工过程的严格管控,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提高信息化管控方式的利用效率,促使输电网和线路施工过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为其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技术保障,丰富输电网和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二是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实施好奖惩机制,提高输电网和线路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促使其施工计划实施更具专业性,为该线路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高效地完成输电网和线路运行风险方面的应对工作。

3.4建完善自然灾害预防机制

提高输电网和线路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是确保其能够得以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在实际的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要对现有的自然灾害预防机制予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唯有如此才可以切实确保输电网和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要确保自然防冻工作始终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还要针对冰雪和冻害天气等自然灾害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御策略,并注意对输电网和线路传输的负荷电流要尽可能提升。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轻负载输电网和线路的覆冰能力相对较重,而重负载输电网和线路的覆冰能力相对较轻,因此倘若负荷电流较大的时候,那么就会使得导线自身温度比冰点还高,如此雨雪落在导体表面上的时候就不会再结冰,就应该将因覆冰而可能导致的塔杆倒塌和断线事故的预防工作做好。

此外,还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防雷击策略,可以利用耦合地埋线、线路避雷器,同时还要增加杆塔数量等途径来逐渐对现有的防雷击策略予以健全完善。在对避雷器进行选择的时候,尽可能选择金属氧化物的避雷器,这种避雷器有着更强的保护效果,而且往往体积并不大,所以应用起来也较为简便。在避雷器安装时务必要确保距离在科学的安全范围之类,并顺应杆塔进行单独的铺设工作,如此不但有利于安全性的增加,也有利于后期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在不同解决措施的共同支持下,有利于实现对输电网和线路运行安全的科学处理,避免其影响范围的扩大,可满足电力生产活动高效开展要求。因此,应加深对其运行安全处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相应解决措施配合使用方面的思考,实现对输电网和线路的高效利用,避免影响其运行质量、电力生产效益等好,并为电力行业的长效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伟.安全运行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12):26-27.

[2]探讨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J].杨力卫.通讯世界.2016(06):24-25

[3]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周德祥.学习与思考.1994(10):102-103

猜你喜欢

安全运行电力线路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