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习效度

2020-11-28王小菊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知识框架一题多变话语权

王小菊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让学习深度体现不够。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收获更佳的学习体验,达到深度学习的程度。

关键词:数学课堂;话语权;知识框架;一题多变

一、给足话语权,优化提问

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平等且民主的环境,要想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必须依赖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鼓励他们勇于举手发言,勇于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有效梳理,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通过课堂提问进一步深化。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租船问题”时,我首先直观地呈现题意:“30人参加划船活动,小船每条20元,限乘4人;大船每条35元,限乘6人。怎样租船更实惠?”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大多会通过笔算罗列出不同的租船方式,以判断哪种方式更合适。结果是:部分学生认为全部租大船更实惠,部分学生认为全部租小船更实惠,少部分学生认为租6条小船、1条大船更实惠。此时,教师从给出三种答案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几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列出计算过程。如果学生的计算过程或者想法是错误的,教师不必急于否定,先保留,让他们继续探讨。如有同学提出租7条小船最优惠,教师可以马上追问:“如若我们租7条小船,那么剩下的两名同学就只能回到教室学习喽!以后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春游,坐不下的同学都不要去了,好不好?”学生们纷纷表示不同意。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那么租多少条船最为经济实惠?”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思考不同答案的逻辑性及准确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答案。针对得出错误答案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鼓励:“我要表扬刚才那些勇于举手给出不正确答案的同学,因为你们的‘引导,使大家一起更深入地探讨了租船问题的解决全过程,我相信全班同学对正确解决租船问题的理解已更加透彻。”教师的肯定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勇于将自身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保证了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新旧联系,建立框架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反映在新旧知识的连贯性上,每个知识模块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所以,教师要十分明确各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合理安排好教学次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框架,才能使学生展开熟练的知识迁移,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一题多变,触类旁通

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本宣教,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对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从一个题目延伸出其他题目,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对学生不断提问,加深学生理解问题的层次,提高思维敏捷性,在批判思辨中培养迁移類推的能力。

例如,小明将3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5%,存期为一年,那么一年后的利息是多少?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解题方法的同时,继续提问:小明将3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一年,利息为75元,那么利率又是多少呢?对一个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辨探讨,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看似简单的追问,实则是一题多变,把学生的思绪自然引向深入。

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不妨有意识地“给足话语权”“建立知识框架”“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收获更佳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深度学习、提升效度的目的。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知识框架一题多变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小虚词大学问重夯实促品味
“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究
浅谈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策略
习题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条途径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