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0-11-28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3期
关键词:钢丝网后浇带底板

王 瑜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30024)

1 建筑施工后浇带的主要类型

1.1 温度后浇带

温度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后浇带类型之一,这种后浇带一般适用于新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结构裂缝现象。通常来说,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收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周边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可能出现结构变形,若这一变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致使构件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通过引入温度后浇带技术,恰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2 沉降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主要适用于对裙房与主楼之间沉降差问题的解决。当裙房和主楼发生沉降现象时,由于沉降幅度不同,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较大的沉降差。借助沉降后浇带技术,可将主楼和裙房划分为多个部分进行设计与施工,这样就能使沉降幅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使用混凝土对连接部位进行浇筑的时候,应针对受力部位的不同,分析后期沉降差可能引发的内力。

1.3 收缩后浇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遇到大面积混凝土的施工情况时,可利用收缩后浇带技术来防止裂缝问题。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如下:首先应在施工结构中合理有序地设置700~1000 毫米的缝,每条缝的间隔距离应为30~40 米。然后,应完成缝内钢筋的搭接工作,这样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就能自由伸缩,从而有效降低其产生的收缩应力。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 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在使用后浇带技术进行施工时,应当顾及施工完成后建筑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后浇带技术的使用不能将建筑分割成许多单一的模块进行,而是充分考虑其整体施工效果。因此,在建筑层数没有达到22 层以上时,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不能在后浇带处被人为地切断,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楼板不出现下垂弯曲的现象。对于后浇带的宽度和间距要求,设计图纸上标明了相应的宽度和间距,应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

2.2 选择合理的施工时间

施工时间和断面形式对于保证后浇带质量至关重要。实验室及现场经验一般认为混凝土的收缩多数发生在浇筑完成后六十天以内,也就是说混凝土的收缩具有时间效应,因此只有选择合理的时间对后浇带进行施工才能使建筑的整体质量得以保证。

2.3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只有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才能将后浇带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通常情况下,后浇带混凝土碎石颗粒大小应基于后浇带钢筋间距等来确定,一般在15mm~31.5mm 之间。后浇带混凝土所用细骨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选用为中砂(河沙或山砂)。碎石和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要求,碎石控制在1%以内,中砂控制在3%以内。后浇带所用钢丝网通常有两种,一种为30×30 型钢丝网以及密目钢丝网,两者相互结合使用。后浇带浇筑时,通常还需要用到止水钢板,一般采用中埋式,规格为3mm×400mm。粉煤灰宜选用II 级以上的品种,外加剂宜选用一等品。水泥和水也需要按照规范选用。配合比等应满足后浇带的强度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许多工程中后浇带采用具有膨胀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它的原理是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产生膨胀应力,这种膨胀应力会对收缩应力有效地予以补偿。

2.4 模板设置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模板设置对于后浇带施工的顺利开展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高度关注模板设置情况,根据模板设置所划出的分块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5 混凝土浇筑

在做好上述后浇带施工准备工作后,即可组织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后浇带浇筑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浇筑流程控制方面,应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控制;2) 在选择后浇带类型后,即可针对后浇带类型进行浇筑施工管理,比如,对于垂直临时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振捣,避免漏振或者过振,如果漏振,则会影响后浇带功能,而如果过振,则会造成后浇带内部钢丝网被破坏;3) 在后浇带浇筑施工中,需对整个施工工序做好详细记录和归档处理,为后续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2.6 做好地下室后浇带的防水及保护

1) 底板后浇带及两侧混凝土接缝的防水,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这地下室的防水质量。浇筑过程应尽可能地一次性浇筑成型,避免出现施工缝隙,影响了防水效果。施工人员应注意在高于地下室底板表面300mm 的墙体位置上预留水平施工缝,以方便在施工缝中设置防水用的钢板止水带以及遇水膨胀的止水条。

2) 底板后浇带的附加防水层,由于沉降差异,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需要承受大量的来自水和土的压力,这会给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减小底板后浇带所承受的压力,在底板后浇带处加设附加层。具体来说,就是在底板后浇带铺设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力板,并在压力板上方(与先浇结构底板) 加铺橡胶止水带类似材料,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铺设,通常混凝土压力板的铺设厚度要在200mm,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后浇带进行清理及修复。

3 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同时还必须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模板预设、混凝土浇筑、后期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工艺,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质量。

猜你喜欢

钢丝网后浇带底板
一种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铺设预算定额编制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粘接工艺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底板巷一巷两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实践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
底板瓦斯抽放巷防误揭煤快速探测方法探析
钢丝网架聚苯板导热系数修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