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缓解效应研究

2020-11-27鲍长生

华东经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卡方应付账款账款

鲍长生

(上海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701)

一、引 言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自21世纪初逐步形成了供应链金融[1]。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难题,而进行的融资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不再着眼于单个中小企业,而是从整个产业供应链通盘考虑,以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之间的业务合同为担保,从而保证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资金的安全,加强了银企的稳定合作关系[2]。因此,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流程和中小企业融资结合起来,优化中小企业的结算资金和营运资本的流动性[3]。供应链金融依托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将融资从商品销售阶段延伸到核心企业的采购和生产阶段,因为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作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其融资需求主要来自核心企业的采购和生产资金压力。因此,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为便利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一个创新模式,它将资金流与供应链管理整合起来,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供应链的参与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另一方面满足了中小企业在信贷方面的短期需求[4]。

现阶段,我国供应链金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3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4万亿元,到2019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达2.1万亿元,到2022年预计2.4万亿元,具体如图1所示[5]。

图1 我国供应链金融规模及增长趋势

然而,2019以来,一系列现象值得人们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1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汇报,要求加大清欠力度,完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督促各地区和相关部门按时间进度完成清欠任务[6]。2019年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国资委财务监管局局长邬红兵、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郝磊介绍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展有关情况。会议指出,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行为,对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7]。2019年4月10日,国家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正式上线运营。2019年9月20日已经在网上征求对《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管理办法》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8]。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在现阶段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力度的同时,又出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拖欠问题,这种一边“输血”、一边“失血”的现象需要加以深入研究。本文认为,这种现象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在此运用博弈论模型探讨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机理。

二、文献综述

供应链金融能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学术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一是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角度探讨供应链融资的有效性。Mark(1989)指出,供应链金融上的风险捆绑及信息共享特征能够降低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风险及监控成本[9]。Michael(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信息流的髙效运转,能够减轻供应链成员的交易成本,同时将供应链与金融工具进行组合后,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来获取银行融资的过程,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10]。陈平等(2015)通过博弈论对比模型,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增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透明度,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目的[11]。姚王信等(2017)通过构造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指标,进行了供应链金融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的机理研究,得出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且缓解效应与信息不对称程度呈正方向变动[12]。杨斌等(2016)提出了“供应商回购”供应链金融下的博弈模型,该模型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分担风险以及提升流动性溢价等,能够极大地提升供应商的销售规模和供应链的整体效率[13]。

二是从企业流动资金的缓解程度探讨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性。Almeida等(2004)提出了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测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该模型认为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企业会适当留存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积累内部资金以备未来投资之需。因此,企业存在融资约束,企业现金流与现金资产持有量的变化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14]。Mickael(2008)等提出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和自由资金的限制,当企业面临财务现金流的压力时,如果运用供应链金融,可以将融资计划和生产经营过程合理地衔接起来,充分利用企业存货作为质押物来融资,可以有效地减轻企业财务现金流的压力,使其现金流和存货达到动态平衡[15]。张伟斌、刘可(2012)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依据全国短期贷款、全国商业汇票以及全国贴现的发生额等指标,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16]。孙瑾婕(2018)利用深证中小企业板2008-2016年的融资数据,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个体效应检验后得出结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存在负相关关系,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于缺乏外源融资渠道的民营中小企业有着更为明显的缓解作用[17]。

三是从企业投资资金的充足程度来探讨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性。Fazzari等(1988)开辟了利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框架来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他们认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融资约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越低的企业,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量的依赖性越低,其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弱[18]。刘可、缪宏伟(2013)从运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根据制造业中小企业财务数据,发现供应链金融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约束问题,并且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19]。顾群(2016)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年度数据,选择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大幅降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资金的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20]。

以上文献主要从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角度去探讨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性。从这一角度,中小企业确实可以从银行获取更多的资金,似乎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但很少有文献探讨这部分资金最终的去向,也就是中小企业从银行借取的这部分资金是否留在中小企业内部,以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还是以其他方式又流出中小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资金依然紧张。为此,本文将运用博弈模型,从中小企业资金流向入手,研究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最终流向,从而确定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

三、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的关系

为了分析供应链金融的能否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需要分析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本文假定在企业资金循环中存在三位主体:一是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本支持和良好的信用基础,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谈判优势地位。二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积累少,自筹资金能力不强,是资金的需求方。同时,在市场交易中也处于谈判弱势地位。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银行信用,并进行风险监控,从而拓宽市场份额并增加收益。

在供应链金融中,三类主体围绕资金融通产生的损益如下:

对于银行来说,其为各类企业提供银行信用以取得利息收入,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也面临贷款回收中因企业违约而导致的本金损失。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rc为贷款利率;rd为存款利率;x为银行信用的数量;A为贷款本金;K为本金损失的比例;p为本金损失的概率。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其与中小企业之间提供商业信用是为了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扩大销售规模,降低重新寻找客户的成本。其收益的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P为商品销售价格;S为单位商品客户寻找成本;n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商品交易的数量。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向大型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在取得收益的同时,因为本身资金紧张,需要向银行贷款,支付资金利息。因此,中小企业的收益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P、S、n的含义同公式(2);rc为贷款利率;x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数量。

为分析方便,令大型企业的收益为B1,即B1=企业的收益为π中小企业=B2-Rc。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因为中小企业数量巨大,较容易找到新的客户,客户寻找成本低,因此大型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获取的收益(B1)较低;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为大型企业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数量少,中小企业丧失这样的客户后,很难再找替代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客户在供应链金融中获取的收益(B2)较高。

本文模型为信息不完全动态博弈模型。在模型中,银行的行动空间为提供银行信用、不提供银行信用。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行动空间皆为提供商业信用、不提供商业信用。模型中各博弈主体相互博弈,可形成8种策略组合,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供应链金融中博弈主体的策略组合

8种策略组合中各主体的收益矩阵见表1所列。其中,因为大型企业违约率较低,因此R-C1>0,而中小企业违约率较高,所以R-C2<0;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获得收益较低,所以B1-R<0,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获得收益较高,所以B2-R>0。

表1 策略组合的收益矩阵

根据不能有收益为负,且至少有一方受益的博弈原则,只有策略组合7可行,其他的策略组合都是不可行的。从这一结论中可以看出,对于银行来说,因为中小企业违约成本较高,银行不愿意提供信贷,只愿意给大型企业提供信贷;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因为维持收益较低,他们不愿意向银行贷款并向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为维持收益较高,虽然银行不愿意提供信贷,但为了维持与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不得不利用自有资金向大型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越来越紧张,出现严重“失血”状况。

为促进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一般为大型企业)为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弥补中小企业违约带来的本金损失(假设降低的损失为L),则R+L-C2>0,因而银行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信贷。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因为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使得维持收益较高。同时,由于向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为了弥补这部分成本,大型企业必然要求中小企业向其提供较多较长的商业信用,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中大型企业的收益为B1+Rc-L>0。据此,在供应链金融中,8种策略组合的收益见表2所列。

表2 核心企业提供担保后的策略组合的收益矩阵

从表2可以看出,在供应链金融中策略组合3也就变得可行,这说明在供应链金融中,大型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但这部分资金又通过“欠款”的方式回流到大型企业,形成了中小企业资金一边“输血”、一边“失血”的现象,降低了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实施供应链金融时,因为违约成本较高,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银行信用。因为市场地位低,大型企业也不愿意业提供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在实施供应链金融后,因为获得了核心企业的担保,中小企业违约成本下降,银行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银行信用,中小企业能够获取较多的银行贷款。但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为降低担保成本,在商品贸易过程中,要求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商业信用,中小企业不得不使用银行贷款为大型企业垫付货款,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的资金,又转手通过商业信用的方式流入到大型企业。并且在供应链金融中,对于银行来说,大型企业欠款时间越长,银行获得利息越多,对银行越有利,因而,默许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货款。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型企业和银行处于强势地位,而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为了能够保持和大型企业长期的业务往来,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合理的条件,从而被拖欠货款,陷入了经营困境,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需要鼓励和弘扬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和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积极推进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安全的制度建设,增强企业家财富的制度性保障,有助于发挥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使其更加专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21]。

四、供应链金融中资金流向路径

上文运用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中大型企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三者的关系。接下来,本文将运用企业财务数据,从实践上进一步分析供应链金融中的资金流向路径。

应付账款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它可以准确反映企业欠款情况。因此,本文以应付账款总额、应付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应付账款周转率三个指标来反映2007-2017年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的款项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在2007年,大、中、小型三类企业应付账款总额基本相同。但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型企业的应付账款总额迅速扩大,由2007年的1.37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24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5.3倍。而中小企业应付账款总额增长较为缓慢,中型企业由2007年的1.1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4万亿元,10年间只增长了2.7倍。小型企业由2007年的1.0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62万亿元,10年间只增长了3.4倍。这说明随着供应链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流向了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本身积累少、资金紧张,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来自银行信贷,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是一边“输血”、一边“失血”。

图3 2007-2017年各类企业应付账款总额

为了消除企业规模对应付账款总额指标准确性的影响,本文再选择第二个指标——应付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进行衡量。从图4可以看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所占流动资金的比例要高于中小型企业,并且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这一指标的差距还在增加。这说明,随着大型企业流动资金规模的扩大,由中小企业流向大型企业的资金越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导致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失效。

图4 各类企业应付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

为了反映各类企业还款速度,本文再引入应付账款周转率这一指标。从图5可以看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要低于中小型企业,说明大型企业更多更长时间占用了中小企业的货款,并且大型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与中小企业的差距也在增加。2017大型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为5.43,周转天数为67天,而小型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为10.39,周转天数为35天,只有大型企业的一半。这说明,大型企业不仅较多占用中小企业资金,并且占用时间也较长,一般为2个月左右,是小型企业一倍以上,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紧张。

图5 各类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

从上述三个指标可以看出,我国自实施供应链金融以来,虽然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增加,2017年达到1.9万亿元,但大型企业占用中小企业的资金不断增加,2017年大型企业应付账款达到7.2万亿元。占用时间也不断增加,由2007年的45天增加到67天,增加了50%。这说明供应链金融资金流向路径是由银行流向中小企业,再由中小企业流向大型企业,从而导致中小企资金链不断紧张,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是一边“输血”、一边“失血”。这也说明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是失效的。

五、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缓解效应的实证检验

为了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缓解效应,本文将中小企业分为“参与供应链金融”和“未参与供应链金融”两组,比较这两组企业在“资金紧张程度”“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被拖欠账款数量”三个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缓解效应。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在调查问卷设计中,每个问题只有“是” 和“否”两个选项,以确保被调查者可以准确回答。同时,运用卡方检验方法来检验两组企业在“资金紧张程度”“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被拖欠账款数量”三个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为取得卡方检验数据,本研究于2020年6-7月,通过上海市青浦区中小企业协会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参与和未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各50份。最终收回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有效问卷37份,收回未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有效问卷46份,据此进行卡方检验。

(一)资金紧张程度的卡方检验

H0:两类企业在资金紧张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H1:两类企业在资金紧张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资金紧张程度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资金紧张程度的卡方检验

由表3可知,χ2=0.224<3.84,接受H0,说明两类企业在资金紧张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二)银行信贷难易程度的卡方检验

H0:两类企业在银行信贷难易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H1:两类企业在银行信贷难易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银行信贷难易程度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4所列。

表4 银行信贷难易程度的卡方检验

续表4

由表4可知,χ2=19.538>3.84,拒绝H0,接受H1,说明两类企业在取得银行信贷资金难易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应收账款数量的卡方检验

H0:两类企业在应收账款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H1:两类企业在应收账款数量上有显著差异。

应收账款数量的卡方检验结果见表5所列。

表5 应收账款数量的卡方检验

由表5所知,χ2=5.362>3.84,拒绝H0,接受H1,说明两类企业在应收账款数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上述三组卡方检验可以看出,两类企业在资金紧张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不明显。而两类企业在取得银行信贷资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较易取得银行信贷资金,而未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取得银行信贷资金的难度较高。在应收账款数量上,两类企业也存在较大差异,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数量较多,未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数量相对较少。通过上述检验也证明,供应链金融虽然能够增加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但这部分资金又通过应收账款的方式流入到大型企业,从而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是一边“输血”、一边“失血”,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缓解效应不显著。

六、结论与建议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逐步形成供应链金融,但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缓解效应不够明显。这是因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对称引起的:大型企业占有优势的市场地位,而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与大型企业维持长期业务的收益高,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被迫向大型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并被长期拖欠账款,从而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是一边“输血”、一边“失血”。2007-2017年的企业财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自我国推行供应链金融以来,大型企业应付账款持续增加,由2007年的1.37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24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5.3倍,同时占用时间也不断增加,由2007年的45天增加到67天,增加了50%。

要改变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效果,除了加强必要的行政干预以外,还要创新供应链金融的机制设计,通过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促成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

通过博弈论分析可以看出,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货款的实质,是处于某一产业链强势地位的大型企业依靠其市场垄断地位而恶意违背市场公平交易原则对中小企业利益的侵占行为。在供应链金融中,以大型企业作为银行信贷的担保,必然将银行利益和大型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导致两者联合起来共同侵占中小企业的利益。要打破这种机制,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或者是政府的干预都不是长效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就是在供应链金融中引入第四方,将其利益与中小企业捆绑在一起,共同对抗大型企业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利益侵占,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性。具体路径有以下两种:

一是引进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依赖大型企业的信誉来担保中小企业贷款,这种担保方式,既会造成大型企业通过占用中小企业账款来弥补担保的成本,又会形成银行和大型企业勾结,长期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通过在供应链金融中引进有实力的担保机构来担保中小企业贷款,一旦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必然侵害担保公司的利益,担保公司必然联合中小企业索要账款,改变了供应链金融中的力量对比,有利于中小企业及时收回账款。

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票据贴现。对中小企业来说,以票据贴现方式融资,手续简单、融资成本较低。在供应链金融中,当中小企业有资金需求时,可将大型企业的应付票据出售给银行以获取资金,然后由银行向大型企业追索资金。这种方法通过变更追索权主体,既可及时收回账款,避免长期拖欠账款,又可保持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长期业务关系。

猜你喜欢

卡方应付账款账款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卡方变异的SSA的FSC赛车转向梯形优化方法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浅谈公立医院应付账款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三大抽样分布的理解与具体性质
基于会计核算工作下城区盐业企业应付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