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10kV及以下配电网发展方向的探讨

2020-11-27宋佳滨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2期
关键词:分布式配电网发电

宋佳滨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大厂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廊坊 065300

1 我国10kV及以下配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关于自动化程度

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是衡量其先进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安全性的基础保障。由于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前阶段的配电网建设受当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限制较大,造成了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但是,随着近阶段国家对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部分区域配电网已经不断完善,基本满足当前所需。但要满足未来社会的用电需求还要不断完善核心技术。

1.2 关于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是通过配电网一次设备的连接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它是配电网自动化成立的前提条件,与可靠性休戚相关。由于缺乏对社会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正确预测,早期建设的配电网线路线径不足,部分地区年久失修,改造频繁,遗留下了技术不统一,供电线路迂回,负荷分配不均匀,“卡脖子”,大分支等诸多问题。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和用户接入带来了诸多不便[1]。

1.3 关于供电质量

供电质量与工业和公用事业用户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以及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供电质量低会引起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和效率降低,损耗增加,寿命缩短,影响产品品质,电子和自动化设备非正常运行等。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统计和生产中的实践经验,严重的地区电网损耗很大,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不足,谐波危害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样就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对运行中的配电网设备产生严重的危害。

1.4 电力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存在各种薄弱环节

当前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存在电力配电网运行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存在日常管理维修不到位现象。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过于关注电网搭建,却未重视维修以及管理工作。如果缺乏对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重视,那么随之也会发生安全隐患,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②当前所沿用的配电网络框架结构依然存着不专业、不科学的现象。③配电网整体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2 10 kV及以下配电网发展方向的探讨

2.1 强化自动化控制

充分运用新型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搭建起配网自动化系统,系统现实运行中,必须要重视加强信息技术高效运用,根据各个区域实际用电量来进行分区,从而深入检查不同区域的供电状态,从而动态地掌握不同区域有无故障出现,方便系统检修与故障处理,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因此,强化配网自动化控制至关重要。

2.2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配网自动化系统属于高度先进、高端的系统,其中集中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等,而且此系统的使用范围更广,运行方式也相对灵便,最后能得到更好的应用成效。然而,在现代科技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想高效地维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转,则要积极地升级系统,做好系统的安全性维护,保护系统安全,升级的系统中各个部分都能达到满意的功能,从而优化其安全运行,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也就间接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3 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配电网规划后,需要根据实用要求,不断完善技术内容,使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是配电网规划发展期间的必然趋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不断根据工作表现,完善技术内容,使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执行工作要求。在配电网规划中,充分发挥技术智能调度功能,建立配电主站、子站,加强主站与子站之间的联系。此外,应该根据工作表现、能源转换反馈信息,构建配电自动化主站,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完善系统框架,简化操作内容,提升操作的可行性。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需要根据实用要求,提升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该将智能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现代技术结合,提升智能程度、自动化程度,从而实现智能运营,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测配电自动化主站,了解配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时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2]。

采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整合资源加强自动化监控能力,通过设备电力系统,实时调度,完成分布式操作,实现用户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加强网络通信的流畅度。智能自动化技术实时调度与分布式功能,可以成为骨干网络通信顺利传递信号的最大保障,大幅度提升配网电能运输的效率。

2.4 鼓励地方清洁能源的开发

由于电能在电网输送过程中,线路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在实际生产中,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损耗率非常高,一般达到7%左右,部分地区在线路建设不合理或改造不及时的情况下,损耗率能达到20%左右。针对此类情况,建议推行微电网建设,利用当地清洁能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发电不足时由电网供电的策略。通过减少远距离输电的方式,来降低输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目前,供高速公路隧道用电的光伏微电网、水电站废水电就地消纳策略以及风能丰富地区的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都得到了良性发展,为环境友好型电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继续发展和移植。

2.5 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在配电网规划期间,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应用非常频繁,同时可以在很多方面应用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在用户周边地带设置分布式发电设备,并在用户端平台增添配电网调度模式,提升后台信息的管控能力。通过调控技术,掌握用户应用信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可以凭借后台操作,激发用户应用欲望。分布式能源技术与传统火力发电方式不同,应用范围更广,同时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幅度提升,能源转换过程损耗极低,与传统燃煤发电的方式相比,不仅能耗幅度低,同时工作表现优异,并网方式更加灵活。采用现代技术,如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使分布式能源发电可以整合多项技术,完善配网功能,从而在配电网规划中有非常明显的工作效果,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3]。

3 结语

时代在进步,人民生活与社会生产对配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配电网发展对生活生产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应该关注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大面积配电网事故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事故影响着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所以,思考如何建设满足新时代要求的电力电网,探讨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分布式配电网发电
“发电”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智能处置关键技术及成套装置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浅析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配电网FTU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技术特点与系统结构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分布式并联逆变器解耦电流下垂控制技术
家庭分布式储能的发展前景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