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理论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2020-11-26刘道富孙大军朱其永余瑞睿邵建涛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卷面淮南平时成绩

刘道富,孙大军,朱其永,余瑞睿,邵建涛

(1.淮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2.淮南师范学院 法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3.淮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淮南232038)

“过程性评价”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家斯克利芬于1967年第一次提出,后经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运用至教育评价实践中。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加以即时、动态的解释,以揭示、判断和生成教学价值的活动”。由此可见,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模式,更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高教40条)(教高

[2018]2号)文件中也要求“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性评价,加大过程性评价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1]

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写实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动态评价,最终以学生的课程平时成绩的形式体现出来。近年来高校在校生规模大幅度提升,使得课程大部分以大班形式进行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的增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精力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大部分仅以出勤率、作业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使得评价结果呈现分值偏高、区分度不大、与考试成绩偏离等问题。如何加强过程性评价,提高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的有效度,使之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是各高校教学管理者一直思考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过程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过程性评价的结果(平时成绩)是课程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置过程性评价参数,不仅能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认真、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注重细节,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但由于过程性评价未有统一的量化考核指标,全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责任心去操作,导致各高校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普遍流于形式,成了教师给学生提高考核成绩的手段之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性评价成绩虚高

为了避免教师在期末考试后对及格线上下的同学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有“送分”行为,淮南师范学院统一要求,学生各门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必须在期末考试开始前录入教务管理系统,且不可更改。不少教师担心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往往人为的把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打的比较高,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平均分大部分在80分以上,部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达90分以上。图1是淮南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统计。

图1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过程性评价成绩统计柱状图

从图1可以看出,该学期全校课程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中优秀占42.6%,良好47.5%,两项相加占比达90.1%。统计数字显示,淮南师范学院大部分课程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虚高。

(二)过程性评价成绩区分度不高

淮南师范学院大部分课程采取合班教学,学生人数比较多,客观上给教学过程性评价带来一定难度。加上传统教学管理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教学过程性评价关注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或者是设置的观测点单一,不科学不合理。由于教学过程记录数据少,就会出现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区分度不高的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淮南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基本无区分度的课程有15门次,区分度很低的课程有107门次,区分度较低的课程有418门次。三者之和为530门次,占总课程比例的28.5%,说明淮南师范学院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课程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区分度不高。调查发现,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真实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度不高,记载的参数少;或者仅以作业、实验报告、小论文、考勤等某个因素作为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的依据,且没做详细统计,存在随意打分现象。

表1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过程性评价成绩区分度分学院统表

图2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统计图

(三)过程性评价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背离严重

根据图1,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优良率达90.1%。从图2可以看出,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考核卷面成绩优良率仅为42.3%,两者相差近50%。从两者的对比分布曲线图3来看,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考核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出现了严重的背离,特别是优秀和良好分数段内。另一统计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1 857门次课程考核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平均分高于卷面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平均分30分的课程有84门次,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平均分高于卷面成绩平均分40分的课程有17门次。有49门次的课程有部分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90分以上,而卷面成绩在40分以下,其中7门次的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比例到了20%以上。以上数据都显示课程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严重背离,所反映的问题是,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图3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对比曲线

二、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问题的解决办法

怎样解决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淮南师范学院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度,以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呢?淮南师范学院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探索和努力。

(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解决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存在的问题,淮南师范学院组织修订了《淮南师范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淮南师范学院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办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同时启动校、院两级教学巡查系统,校、院两级督导系统,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和过程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还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教学管理巡查系统,对班级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如玩手机、睡觉、旷课等现象进行定期定向通报,督促教师搞好教学的同时,加大教学过程管理的力度。在新修订的《淮南师范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修订)》中增加了“所讲授课程一学期内未按要求收缴作业或不批改作业;不按教学要求进行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考核”;“指导实习(见习)不认真负责,无正当理由平均每周去学生实习(见习)单位少于1次”;“上课过程中,有1/5及以上的学生睡觉、玩游戏、看视频、聊天等行为,任课教师未予以制止”等未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按三级教学事故处理的条款。意在督促教师强化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二)强化过程性评价

为了强化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过程性评价,2017年8月淮南师范学院设计了《淮南师范学院教学过程记录表》,所有课程都根据样表制作完成教学过程记录表,需供教师上课考勤、记录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时使用。填表说明要求:每学期开学时,由教师在教务处网站下载,并将学生的学号及姓名复制在相应表格中,然后再打印使用;任课教师应及时、认真、完整地按照规定要求填写各表中的内容;系(部)主任应对所属教师的教学过程记录的填写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每学期不少于2次),教务处将不定期进行抽查;任课教师上课时应携带教学过程记录表,以便及时填写,并做好记录;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应将教学过程记录表送交本教学系(部)主任审核。以教学系(部)为单位按教师工号顺序整理存档备查;任课教师可以参考学校提供的样表,根据课程教学特点设置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记录参数。

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淮南师范学院教学过程记录表》的推行,基本解决了过程性评价缺失或者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无区分度的问题。

(三)采用混合教学模式

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无区分度的问题解决了,但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依然存在评价成绩偏高且与卷面成绩背离的问题,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的学生,基本无旷课现象,又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无玩手机现象,怎么做到过程性评价的科学合理,同时与卷面成绩有很好的吻合,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呢?淮南师范学院又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试行了线下+线上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偏高及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背离问题。具体做法是:

1.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试点,将课程PPT、进度表、教学大纲、课后作业答案等教学资料传至“淮南师范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时随时查阅。

2.根据教学进度,将每章根据知识点设计10-20个测试题,导入教学平台,上课结束后,将测试题发布给学生,学生通过手机学习通APP进行答题。平台根据提前设置的答案进行自动评分,得出每个同学每章测试得分的汇总Excel表格。教师可以导出成绩,也可以查看每位同学的答题情况。

3.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学习通APP”进行摇一摇随机选人回答问题,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不同的分值。这样既避免了老师认不得学生的尴尬,又解决了课堂表现随时记录的问题。

4.课题组根据教学大纲,将“无机及分析化学”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设置为总成绩的40%。在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中分章测试占60%,考勤10%、作业20%、课堂表现10%。淮南师范学院将此四部分成绩按比例统计,即组合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将之统计绘成柱状图,见图4。

图4 无机及分析化学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汇总柱状图

图5 无机及分析化学卷面成绩分布图

从图4可以看出,采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后,不但解决了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偏高、区分度小的问题,还让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基本趋于正态分布,峰值在学校要求的理想峰值范围内。再将过程性评价成绩与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柱状图进行比较,可以考察出两者的符合度。

比较图4和图5可以看出,两者都基本成正态分布,且峰值都在80-89区间,表现出较好的符合度。说明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两者的对比折线图(图6)也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图6 无机及分析化学过程性评价成绩和卷面成绩对比曲线

三、结语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淮南师范学院通过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管理、科学设置过程性评价指标、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等管理控制手段,并借助超星尔雅学习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存的一系列问题,提升了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度,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能够引导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认真,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卷面淮南平时成绩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考试分
卷面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6题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