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企业药品研发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1-26汪宣宣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5期
关键词:制药管理体系药品

汪宣宣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1 药品质量体系

药品质量体系是我国药品质量指导以及控制的管理体系,该体系需要管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从而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施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我国加入ICH 组织以后,开始遵守其相关指导原则,同时中国药品监管机构也公布了很多药品质量管理的有关文件:《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数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等[1]。对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改善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为建立和健全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2 药品研发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

在我国医药研发领域,早在《“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中就指明,“要落实药品研发质量的监管要求,就必须让药品研发走向规范化。”自2018 年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成为ICH 核心成员之后,各部门对药品研发的质量监管已经越来越与国际标准靠拢。同时,自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测试中心成立之后,药品不良反应的测试也成为药品研发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而定点设立的药品警戒系统在检验与监督药品质量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药品上市需要满足资格认定也不断推动药品质量监管迈向新的台阶。而目前,我国的药品研发企业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依旧停留在GMP 管理阶段,在药品研发的质量管控与监督上仅符合GMP 相关规范与标准,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未整体创立,难以有效满足当前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对药品的质量要求[2]。对此,药品研发企业紧抓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新监管政策与制度的要求,成为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监查机构检查出的问题

针对《药品检查报告》(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2015-2017年)进行总结与梳理,结果发现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实验记录、物料和样品管理、工艺研究、偏差处理以及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等方面问题。实验记录:存在不完整的实验记录的原始记录,且缺乏相关的仪器使用记录,完整的图谱信息有所缺乏,没有电子图谱,确实对照药品的来源证明,存在疑似抄袭等情况,缺失失败的实验记录;物料和样品管理:完整的使用记录和原辅料来源有所缺乏,无法提供原辅料来源的证据,也没有检查原辅料的供应商,没有按照规定稳定性考察留样;工艺研究:工艺验证偏差未能及时地记录,也没有分析相关原因,也没有提出解决措施,缺乏药学变更的影响评估;偏差处理:偏差、超标结果未及时调查,也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或者没有进行足够调查产生偏差的原因;计算机化系统验证:部分企业没有研发药品研发计算机炎症系统,也没有对电子数据的采集、备份和还原、系统安全以及计算机化系统炎症等内容进行规范管理[3]。

3.2 企业情况研究

经过查阅不同规模的制药企业的资料,总结出以下主要的问题:首先,研发质量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药品研发质量管理部门是很多小型的制药企业所缺少的,也没有相关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管理,当出现了相关问题后,企业会为了项目进度舍弃质量;其次,虽已建立管理部门,但是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很多中型的制药企业虽然建立了药品研发质量管理部门,但是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管理部门并不具有实际权力,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研发质量负责人的权利较小,无法与项目负责人以及部门负责人相比,还有部分企业缺乏技术转移过程中的规范流程,从而导致无法流畅地进行技术转移、研发;最后,管理执行不到位。相关负责人无法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执行不到位等情况[4]。

3.3 风险管理不完善

研发项目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但是风险的类型和大小不尽相同。药品研发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人才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研发外包过程中的风险还包括项目风险,合同风险和外包管理风险。CRO 的研发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是CRO 履行合同以及按时高质量完成研发任务的保证。如果CRO 公司的研发能力不够或项目管理较差,则项目的结果可能无法令人满意,或者公司可能会错失市场机会。

4 制药企业药品研发管理阶段质量管理对策

4.1 建立健全的药品研发质量管理制度

制药企业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兼顾我国的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充分考虑到药品研发的创新性及灵活性等,结合不同研发阶段的特征、实际的情况和相关目标要求,建立完善的药品研发质量管理制度。

4.2 提升科研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

制药企业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量,结合自身的人才配置特点,挑选专业高技能人才,建立专业化的药品研发质量管理团队,给团队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5]。管理人员应该同时具备药学知识及管理知识,且熟知药品生产的法律法规,同时可以将其应用到研发实际当中;在发展实际研发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给予准确的判断和解决,为科研活动提供法规支持与帮助,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在实际的管理中对管理方式等加以改进,逐渐积累经验,培养组织、计划及沟通的能力。在企业方面,企业要对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予以充分支持,使其在推进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维护与实施工作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积极性。

4.3 重视研发药品后续工业化生产的前瞻性研究

药品研发人员在对药品进行研发的过程中,注重对药品研发后续工业化生产的前瞻性研究。充分考虑到工艺设计、供应商选择、物料选用等方面,综合各种因素,将会影响扩大生产的因素考虑周全,将药品研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提升研发的效率,为药品申报生产打下良好的合规基础[6]。与此同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减低研发成本,提高投入研发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使企业良好持续性发展。

5 结语

现阶段,伴随我国相关部门对药物监管越来越严,人民对药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药品研发企业应积极改变生产理念,将研发出质量合格的药品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保障。我国制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平台是制药企业药品研发机构,但是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药品质量是制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药品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药物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7]。为了提高药品质量,有必要规范药品研发过程,尤其是在研发的早期阶段,不但要保障药品的质量,还要节省资金投入,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制药管理体系药品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药品保存细解读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斯里兰卡将在汉班托塔建200英亩的制药区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