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

2020-11-26郝晓龙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5期
关键词:救援煤矿应急

郝晓龙

神东煤炭集团有限公司大柳塔煤矿 陕西神木 719315

近些年来,多数煤矿生产单位针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以及应急救援技术的应用问题与了高度重视。要求从事因为煤矿井下生产的作业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主体责任,通过不断深化个人的紧急避险意识以及应急救援能力,及时克服煤矿井下生产作业期间遇到的安全风险问题。结合当前技术应用情况来看,我国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采取多元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能力。

1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1.1 基于自救器的紧急避险方法

基于自救器的紧急避险方法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常用的手段之一。当煤矿井下发生严重的瓦斯爆炸或者粉尘爆炸等紧急事故,通过合理使用自救器,基本上可以大幅度提高人员获救率。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来看,自救器可以根据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隔离式自救器与过滤式自救器两种。其中,自律是过滤器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装置应该与外界联通,目的在于确保外界给予的氧气可以流入到自律式过滤器当中[1]。

但是如果外界存在有害气体干扰,过滤式自助器将会受到使用限制。而通过合理使用隔离式自救器,基本上可以将外界空气与自身呼吸进行隔离。其中所呼吸的氧气基本上有呼吸机提供,与外界空气无绝对关系。一般来说,隔离式自救器也可以根据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化学液氧自救器与压缩氧自救器两种。根据以往井下煤矿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来看,比较推荐压缩氧自救器。

1.2 基于硬体救生舱的紧急避险方法

基于硬体救生舱的紧急避险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硬体救舱与避难硐室之间存在较多相似之处,都可以用于避难场所的构建当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井下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可能会导致硬体救生舱与地面之间中断联系。因此,在正式应用硬体救生舱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合理设定硬体救生舱位置,避免出现通风不良或者工作人员无法进入的问题。

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来看,制冷机制基本上可以视为救生舱的应用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制冷机制可以实现救生舱内的温度调控过程,确保井下遇险人员可以安置在可靠的生存环境。总体来看,基于硬体救生舱的紧急避险方法还是具备一定的可实施性。

1.3 基于逃生通道的应急救援技术

煤矿井下如果发生意外事故,井下工作人员首要开展的任务就是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可以及时返回到地面安全区域当中。为确保可以及时疏散人群,煤矿生产单位方面应该事先构建逃生通道,以免出现人群疏散不及时的问题。一般来说,为增加井下工作人员逃生几率,在矿井下巷道以及普通工作地点的设置方面,应该设置两条及两条以上的地面撤离通道[2]。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地面撤离通道之间应该保证通风与运输路线的独立性与畅通性,以免对日常作业效率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矿井开采深度较浅,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硐或斜进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通道设施。相反,如果立井深度较深,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多个提升的立井人梯方式,加强安全疏散力度。

1.4 监控与定位设施的安全使用

结合目前来看,煤矿井下作业为确保生产作业安全,通常合理安置安全监控系统的方式,实现对井下作业情况的全方位监测与管理。但是如何确保监控系统电缆光缆线路安放合理性与运行合理性俨然成为煤矿单位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使用电缆光缆线路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这些线路的机械强度以及使用性能。如在线路外部可以设置阻燃隔热高温护套。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对线路安放位置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线路埋入到巷道当中,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2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2.1 健全与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煤矿井下安全事故往往具备突发性与不可预料性的特点,如果缺乏紧急避险以及应急救援技术作为支撑,将会发生难以估计的安全事故。为进一步加强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应用能力,煤矿生产单位方面应该积极健全与优化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举例而言,当煤矿井下发生突发事件时,井口值班领导应该及时启动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疏散人群,确保人群身心安全。

2.2 适当提高工作人员应急管理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工作人员应急管理意识往往是确保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的坚实保障。针对于此,建议领导人员方面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应急管理意识的渗透,通过不断加强与提高工作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领导人员可以适当加强对井下职工应急处置的培训力度。如可以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到日常培训管理活动当中,提高工作人员对危险源的辨识力度以及处置力度[3]。

3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井下作业期间很容易受到周边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如果不加强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能力,往往就会对煤矿井下作业安全构成威胁。针对于此,建议煤矿井下作业单位方面应该深化自身的主体责任,加强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能力。并合理使用紧急避险方式与应急救援技术,从根本上杜绝煤矿井下作业安全风险问题。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煤矿井下作业安全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救援煤矿应急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救援行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