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

2020-11-26耿广栋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5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矿井精细化

耿广栋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矿建分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1 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出台了如《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作了详细地规范描述,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不断需求,现有的法律法规有部分已不再适用当前的现状,暴露出不符合当前发展的诸多问题。

1.2 煤矿生产的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

随着煤矿开采业的快速发展,开采技术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但我国的整体开采装备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科技含量较低,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今对于矿井的开采深度越来越大,开采难度也随之提高,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隐患,但从目前来看,科研成果未能良好的运用到井下的安全工作与预防中,技术转化率较低,没有为安全生产提供非常好的安全保障。而且我国的机械化程度水平发展不均衡,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国有煤矿生产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但是一些小煤矿对科技技术应用水平低,产量低,生产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

1.3 安全管理滞后

根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煤矿安全事故是在发生之后再进行其原因分析,但是已发生的事情,对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这体现出我国目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种被动性。管理人员的主动管理意识不强,而熟悉现场的一线作业人员又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因此无法直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间接地导致了其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形成了这种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而这种被动的、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安全生产。

1.4 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机械化作业发展的前提下,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进来。从业煤矿开采作业的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文化程度不是很高。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需要更多的特殊作业工种的技术人员,但是对于此需要,目前很多人员受教育程度水平达不到要求。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浅薄,安全教育做不到位。多数基层的工作人员未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直接参与作业,不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很好的掌握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直接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依靠传统的经验进行管理,不符合现在的安全生产现状。

2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化管理

矿井开采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的关联性较强,施工期间要保证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因此相关工作者在制定施工计划期间,必须制定有效的矿井安全管理标准,进而约束施工人员的操作。在编制安全管理标准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内部具体条件选用专业人员开展编制工作,严禁直接套用其他安全管理制度,既造成了人力与物理的损耗,还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采取责任制度,合理划分责任,进而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矿井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2]。

2.2 加强对各项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

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国内的矿井生产行业的施工能力持续提高,矿井施工行业也逐渐采用众多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矿井的生产效果与施工的安全性。通过采用专业的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提升矿井生产安全管理效果。譬如,在矿井施工期间,必须提高安全工艺的使用,提高对研究结果的使用,进而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质量。把先进的生产工艺应用到矿井施工过程中,增加对安全施工管理的投资,可以良好的处理影响安全的因素,提升矿井开采施工效果,进而提升矿井开采单位的经济收入。

2.3 加强监督,彻底排除安全隐患

进行矿井施工期间,煤矿开采单位需要拥有较多的长处。必须能够将生产工艺适用到创新工作中,加强矿井生产单位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监测范畴,有效的降低不符合规范的操作,第一时间观察到施工期间隐藏的不利因素。譬如,矿井开采单位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体制,合理划分责任,确保所有工序能够具有第一责任人。可以提升监管能力,确保矿井施工的安全性。安全隐患顾名思义,其是矿井施工期间因为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管理缺陷或者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级别管理与管控,主要是依据各种风险界别,实施的各种等级的管控方式;矿井管理部门必须依据矿井单位的相关资料,开展安全监管登记,依据风险级别开展监管资料管理工作,覆盖风险报表与处理能够实现矿井施工流程的整体监管。

2.4 建立煤矿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制度

矿井施工期间开展装备精细化管理工作,必须确保公司人员能够按照有关标准开展工作,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保证施工装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必须持续优化管理方法,依据矿井单位内部的具体条件,制定有效的装备维护精细化管理措施,利用相关标准的实施,保证施工装置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以员工角度而言,必须强化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摆正学习心态,依据精细化管理具体条件开展权责划分工作[3]。

3 结语

我国在工业化生产上,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少,导致了能源消耗结构不平衡。虽然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调整中,已经降低了煤炭资源的消耗量,但是煤炭资源仍然是主要消耗资源,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此,对于加强煤炭资源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而安全管理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生存发展,要全面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探讨更多煤矿安全生产的方法,保证人身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矿井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美国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废弃矿井变成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