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2020-11-26乔素龙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5期
关键词:路基公路工程病害

乔素龙

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工程处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公路工程作为复杂工程项目,在开展公路工程项目时,需要充分重视路基路面病害造成的影响。为了保障路基路面的坚固度以及稳定性,应全面分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存在的病害情况,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完善的病害治理措施,有效的保障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1]。

1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类型

1.1 路基沉陷病害

路基沉陷主要是指局部道路的路基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了比较大的下陷变化,形成了道路路面裂纹、坑洼或者整体下陷等问题。该种类型的道路病害主要多发于承载力不足的软土路基区域中。如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软土路基地段的道路路基工程建设前进行实地考察,软土路基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使得其施工承载力不能满足后续的路基施工要求,进而使得路基承载力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非常容易造成路基沉陷病害。

1.2 翻浆病害

在冰冻地区,当春融时,道路路基的实际含水率增加,强度大幅降低,受行车作用后,路基将产生一系列病害,如软弹和冒出泥浆,导致路面破裂。路基翻浆主要经过以下过程:秋季时路基聚水,冬季时聚集的水冻结,到春融时冻结的水融化,导致路基的含水量大幅增加,使自身强度降低,此时在受到反复的行车作用后,就会产生翻浆。另外,在非冰冻地区的雨季,若路面的密水性相对较差,将使路面上的水下渗至路基,同样会使路基的实际含水量增加,导致强度降低,引起翻浆。

1.3 坑槽病害

坑槽指的是受行车作用以后,路面中的骨料发生局部脱落,在路面上产生大小不等的坑洼。坑槽产生原因包括:面层透水、路基强度较低或由于存在轻微病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车上滴落的油对沥青路面造成侵蚀、面层和基层间产生隔离层或干扰层。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技术

2.1 路基沉陷病害的处理技术

针对道路的路基沉陷病害的处理,适宜采取的处理技术及要点如下:首先,对道路路基沉陷部位填筑前的区域进行彻底挖除处理,将其中存在的树根、杂草、松散土质与种植土等相关材料挖除出去,并对道路路基挖除后的基地进行夯实处理,确保其保持良好的承载性能。其次,灵活地选择道路路基填筑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级配,期间如果选择细粒土进行路基填筑处理,那么要注意采取人工施工作业的方式进行处理。最后,要对路基填筑施工中的松铺厚度、填料尺寸以及含水量等一些关键参数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它们满足相关施工规范与要求[2]。

2.2 翻浆病害的处理技术

翻浆的产生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水(地上和地下水及汽化水)、路面施工、交通量、土质、温度与人为因素。对于路基翻浆病害,可采用以下治理对策:对于冰冻地区春融产生的翻浆,首先将翻浆段挖除,然后回填片石或砂砾,再铺设一层土工膜,最后对路基和路面进行铺筑。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在二级及以下公路中经常使用,对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也可在不影响正常行车的基础上,采用这一方法。

2.3 坑槽病害的治理技术

在公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有些路面会形成坑槽。路面坑槽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施工人员要及时测量坑槽范围和深度,根据测量结果制定修补方法。在处理坑槽病害的过程中,要对槽壁进行清理工作,然后在槽壁上涂抹一层黏结沥青,再将已经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填筑其中。要求填铺高度要控制在原有的路面以上,在经过压实作业之后使填铺层与路面保持平整[3]。

3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

3.1 严格做好施工管理

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下一结构层施工质量。有松散、重度离析等路段,应进行返工。在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比时,采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采用振动试验法成型试件,以振动试验试件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密度。在满足基层强度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但最小剂量不应小于3%。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提前试验配比设计,保证最优组合配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尽量在保证基层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控制在4.5%内。对于混合料而言,由于混合料中细料、矿粉对混合料的收缩性有较大影响,应根据混合料含量控制,一般控制在通过0.075mm 筛的颗粒质量不大于7%为宜,混合料压实时含水率越高,其收缩率越高,所以压实含水率不宜超过1%。在完成至少7d 的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进行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3.2 优化公路路基排水设计

很多公路路基路面中出现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控制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可以加强排水加固工作。施工阶段要进行必要的排水设计,为了能够满足地面排水需求,通常会在施工中采用截水沟、急流槽、边沟以及跌水等设施。常见的排水有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两种方法。采取集中排水的方法,要在公路硬路肩的外围预先设置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或水泥混凝土的预制块,这样就可以在路肩与路面之间形成三角集水槽,从而将路面中的水排出。为了有效排除雨水,一般会在每隔20-50m 的位置设置泄水口。如果施工的路段比较高,则可以根据其整体位置,在公路的中央设置圆形排水沟或雨水井[4]。

4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公路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路建设时容易受到地质结构、施工技术等的影响,路基路面产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相关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治理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够公路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路基公路工程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