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6洪亮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系统国有企业

洪亮

(滁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滁州 239000)

一、国有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指国有企业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网络技术,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并结合在互联网时代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工作中各项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实现财务管理的科技化、标准化、数字化,让财务管理工作便捷化、准确化。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国有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大力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汇总与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对加工后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资金状况、收支水平、存货的管理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同时国有企业可以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进而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和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目前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少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会计信息是国有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质量在国有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有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把控好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环节。但是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较低,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存在着信息传递不及时、工作效率不高且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容易出现差错等问题,影响到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务会计管理人才比较匮乏,而且又缺少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具备财务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储备量明显不足,影响着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同时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部分财务人员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很容易出现失误或者不规范操作等问题。因此,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会计人员队伍任重而道远。

(二)信息系统建设存在滞后性

现阶段国有企业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却不能深入发掘会计信息化技术给财务工作带来的深层次、多角度分析,看不到企业自身的不足之处,难以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生产、销售、售后等系统相分离,或严重滞后于生产经营等活动,无法形成一个融为一体又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收效甚微,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会计信息化意识不足

信息时代下机会稍纵即逝,谁先掌握了财务信息,利用好财务信息的分析与决策就如同引导着企业在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我国很多国有企业认识不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认为财务信息化就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仅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从繁杂的财务工作解脱出来,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财务管理工作,所以导致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健康发展,企业发展也因此受到重大阻碍。

(四)财务信息系统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问题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要时刻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缺乏软件研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人员等,部分国有企业对财务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程度低,易发生重要商业资料信息丢失或者财务信息数据被盗、信息泄露或系统崩溃等情况。如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信息化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尤其在数据传输过程主要依靠网络,享受着网络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同时网络传输数据信息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加上近年来频频发生黑客入侵信息系统事件,企业信息系统一旦遭受入侵攻击,将产生重大经济损失,给国有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三、完善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进措施

(一)培养财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有企业要鼓励财务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与成长,与时俱进更新专业知识,加大对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增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会计信息的处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第一,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财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当中的财务从业员展开全方位的业务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含实际操作和学习理论基础,要涉及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关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并根据财务人员的能力结构需求建立业务培训教程,提高教育培训的规范化。第二,企业可通过外部输出和内部培养等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外部输出培养虽然需要高额成本,但不受企业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能够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工作方法,而通过国有企业的内部培养会因为熟悉企业环境更好地融入现实工作中,更快地与工作中各个环节对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工作中对会计从业人员所在不同部门实施轮岗制,让会计从业人员不断适应新环境,促使会计人员长期高效、灵活的投入工作。同时国有企业通过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将考核与激励和会计信息质量相挂钩。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

当前国有企业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点。但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通常会把信息化和财务管理工作分开,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并没有实现一体化,两者相脱节容易导致企业财务资源断流与浪费的现象,也很难用整体的视角来管控国有企业的经济建设,从而不利于国有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加快财务管理与信息一体化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首先,企业应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将收集到的财务信息进行集中的横向与纵向对比,精准地计算和管理企业财务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为财务管理人员在做出决策时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其次,根据国有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构建财务信息系统,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充分发挥财务支持作用以加强对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逐渐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加强财务预警系统,树立管理先行的思想理念,加速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一体化进程,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最后,强化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有效融合,通过信息化建设将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信息化滞后于企业的业务活动。从而有效发挥财务信息化所具有的功能作用。

(三)管理者应当树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

传统的企业财会管理过程中,很多信息都是依赖人工记账,存在着工作量大、人为计算失误等因素,很多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要对信息化建设有清晰的认识。然而,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者对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具有片面性,认为只是财务信息的电子化,电子记账代替人工记账而已,这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信息化时代下,国有企业决策者应该意识到现代企业中信息化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信息化带来的资源,优化整合信息,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只有从思想上树立信息化的意识,从源头实现财务的转型,把握信息并及时应对,才能够占据市场的领先位置,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关乎企业的经营发展,重视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范财务信息系统缺陷带来的经营风险。首先,要确保财务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符合要求,同时制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接触信息系统;其次,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加以管控,保证信息资源安全性与完整性。日常工作中,禁止不相容岗位用户账号交叉操作,在信息的传递中利用防火墙等防护措施,对系统的漏洞扫描、检测入侵软件等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辅助人员及时补充到位,保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和非法入侵,同时对网络传输的涉密信息或关键数据应采取加密措施,确保财务信息传递保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定期对财务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员工责任意识,避免操作性失误以及人为因素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确保信息化建设在国有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信息化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为此,必须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促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得以推进。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突破地理与空间的限制,将财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企业管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为我国我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持,促进国有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信息系统国有企业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