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高校财务会计应用现状及优化方案

2020-11-26王伟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科目财务会计核算

王伟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校教育事业同样获得良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特备是财务会计管理,作为高校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管理水平与质量也对高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所以,高校务必对财务会计应用加以充分关注和重视,对财务会计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切实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为高校良好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特点

(一)规范性

高校财务部门制定或是修订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基于高校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高校会计工作需要基于法律法规等标准,开展相应的财务会计工作[1]。

(二)谨慎性

这对高校财务会计而言,由于业务量相对较大,且较为复杂,因此,应当对会计活动有关的不确定因素予以充分关注,并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可能出现风险以及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做出科学预估,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核算方法。

(三)专业性强

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不仅需要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加以充分了解和熟悉,同样需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加以仔细了解掌握,同时,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对有关法规以及制度等加以灵活运用,对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解决。

(四)敬业爱岗

对于高校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热爱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责道德与责任意识,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样需严格遵循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五)管理和服务并重

随着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以及改革的持续深化,高校材料宏观环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务必重视预算管理与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高校财务会计工作应当符合高校发展的设计需求,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服务[2]。

三、高校财务会计应用现状

(一)会计核算无法精准计量

基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针对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而言,通常以收付实现制为主,部分经济业务等方面,核算则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现阶段,关于高校经济业务,仅基建与少数政府采购业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整体核算之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普遍较少。维修业务与大部分物资设备采购业务则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仅根据单次支付金额开具对应发票,致使高校资产与负债信心无法得到精准加量与及时准确反应。

(二)缺乏规范性,制度无法落实

由于收付实现制产生的影响,高校会计科目设置依然基于收入、支出科目为主,关于“应付账款”与“应付职工薪酬”“应收其他账款”等科目,尽管也有设置,不过通常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真正作用,部分高校甚至并未设置此类科目。部分科目核算内容明显超过规定标准界限,如“其他应收账”科目核算应收外部单位款项。部分科目则并未根据购货或是服务单位做出精准核算,如“应收账款”科目并未设置客户明细,“应付账款”并未设置供应商明细等[3]。

(三)信息化建设缺乏完善性

针对高校而言,尽管信息化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各业务模块信息化软件和财务信息化软件也得到相应的建立。不过,信息化良好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也暴露而出。首先,信息化软件多以购买为主,无法体现出自身业务规范化以及流程化,同时,运用此类信息化系统运行模式,对高校业务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造,也较易造成削足适履的问题。同时,业务与财务信息化软件缺少相应的数据接口,对信息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也产生不利的影响。业务部门数据通过纸质文件进行信息数据传递,财务部门则需通过人工形式完成再次录入。此外,发放科研劳务费期间,位于科研管理系统之中,科研人员已经完整准确的罗列劳务费发放清单,不过,财务部门方法期间同样需通过财务软件重新输入清单信息。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不能够有效对接,致使重复性工作明显增多,数据处理需要大量时间,且较易造成相应的误差等问题。

(四)内部控制相对薄弱

高等学校使规模相对较大的事业单位,通常涵盖众多内部单位,由上至下的赋权、数量众多的内部单位间的具体分工与管控和协调等方面,属于十分复杂烦琐的系统化工作。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试行)》的出台实施。尽管内部控制建设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不过建设进度以及效果方面依然不如人意,无法达到预期。内部控制建设依然停留于基本层面,并未构建起系统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样无法有效覆盖所有经济业务的财务以及内控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薄弱性,同样使财务风险出现明显的提高[4]。

(五)制度缺乏完善性

针对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而言,大部分高校依然受到收付实现制产生的影响,以收入、支出科目为主,致使其他类型科目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以及价值。与此同时,部分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明显存在超纲的问题,同实际核算范围出现明显的不符合脱节等情况,致使有关明细无法得到精准无误的体现。

四、高校财务会计应用优化方案

(一)合理规划应用范围

对于维修业务和物资采购业务等,关于此部分核算,需要注重对权责发生制的合理应用。比如,维修完成之后,需以合同标准为主,对各项开支均需采取发票报备,同时,基于供应商和服务供应方提供的具体明细,完成科学精准的费用计量,从而对支出信息做出准确反映。除此之外,若发现存在财务问题的情况下,应当及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对财务报表采取科学分析比较,以此使财务信息可以更加准确无误[5]。

(二)强化各项职能

对“应付职工薪酬”采取合理设置与有效应用,基于此科目为前提,设置“应付工资”与“工会经费”和“应付各项社保”等相关的二级科目,同时,可基于“应付工资”和“应付各项社保”二级科目为基础,根据人员类别设置“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教研人员”等三级明细,对工资、保险与福利待遇等方面采取精细核算。同时,应用权责发生制,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做出优化完善,并加以充分使用,基于应收、应付科目,按照业务类别设置“应收校办企业款”“应收科研经费”和“应付工程款”“应付物资采购款”等二级科目,针对上述科目,同样应基于供应商与服务提供方和客户,采取科学系统核算。

(三)建立信息化软件,构建信息化网络

建立信息化软件之前,高校需要对各类经济业务采取相应的规范和整合,依托于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系统完善的总体流程,并位于信息化建设阶段,对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全部嵌入到软件之中。针对独立存在的系统,如财务核算、政府采购与人事管理等系统,采取统一并联,从而建立起信息化网络。发展建设数字化高校的基础上,使业务、财务信息化软件之间可以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发挥出协同效应,使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效率以及财务信息的精准、完整性得以有效提升。

(四)构建科学内控系统

高校财务制度以及内控制度,属于推动高校良好发展的关键,唯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系统,方可保证财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同样可以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随着高校办学范围的迅速扩大,高校管理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和问题,高校不但得到国家与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其也属于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摇篮。所以,高校发展对国家与社会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为高校经济业务类型相对较多,涵盖高校各方面同资金有关的业务,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资金作用的具体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系统,并制定切性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托于“主干”“分支”模式,对责任进行逐层落实,切实增强有关人员责任意识,从而建立起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为高校经济良好发展提供可靠保障[6]。

(五)完善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是对财务人员行为加以严格约束和规范的关键决策,唯有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加以不断优化完善,方可使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高校发展期间,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同高校经济之间息息相关,所以,高校务必基于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标准需求,对财务各项工作采取必要的优化创新,如财务报表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对财务报销程序采取系统有效处理等,最终目的在于使财务会计信息可以更加精准、完整。与此同时,关于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业务能力水平,运用奖惩措施,对日常表现优秀、能力提出的人员,可以适当采取相应的物质奖励,并提供合理的晋升空间,使有关人员工作积极性得以更加高涨,同样有效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针对表现较差且能力水平不足的人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论人员身处何职,均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以此使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可以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以此为高校良好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决策性依据。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改革属于时间漫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作,财务管理改革应当更加慎重。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使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也面对全新的挑战,对财务会计管理加以严格规范也成为现代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若想使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务必对高校财务会计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根据具体情况执行科学可行的优化方案,促进高校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切实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科目财务会计核算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