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形通路整合理论在社区生活服务中的创新价值

2020-11-26陶思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商户供应通路

陶思阳

(准道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1)

0 引言

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顺应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相同或相似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归集,依据线上信息匹配核心算法,配套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机制,并与线下服务资源和交付流程的管理和互动,实现对互联网线上线下信息资源序列化,共享化,协同化,模块化和平台化,优化线上需求,改善线下供应,进而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拓宽信息资源应用领域,最大化挖掘信息价值的管理过程。

各类电商应用的加速渗透,大量资本的涌入,大量劳动技能的熟悉和参与,将多重生活服务场景全方位融入生活,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生活服务劳动技能总量有限,单纯的需求端发力很快将遇到交付瓶颈。“从增量上看,供给面改革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以及资本边际产出下降进行应对。从存量上看,供给面改革应提升现有资源利用效率,理顺资源错配造成的损失”。[1]若劳动技能供应端不能有效增加,交付如何更有效率,质量更加稳定,服务更有诚信?新的创新一定在劳动技能供应端发力。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就是一个供应端驱动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的解决方案。

ETC是通过在车辆内安装车载电子装置,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通讯,利用信息互联网技术结合银行后台结算系统,实现车辆、收费站和银行的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从而达到车辆通行收费关口无须停车也能交付路费的目的。[2]

生活服务中存在类似的ETC,典型的场景是同一地址的生活到门服务,线下服务需要的交付地址,近类技能,响应时效,服务成本通过标准化的需求优化后,与线上平台整合的劳动技能区域,意愿,时间,价格信息通路相匹配和互动,快速识别和送达。

1 U形通路整合理论的内容

U形通路整合理论,即基于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商业信息和流程的整合存在效率优化的选择,通过建立线上应用(Online Application)与线下服务(Offline Offering)信息和商业流程的合理匹配,是信息化效率最佳,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最具竞争力的模式。

自然界中不同密度和不同压强条件下的液体,当处于U形管路环境下,最终将形成左右两边同一密度和压强下的均衡,并成为最稳定和最佳的物理状态。与自然规律一样,企业应该顺应信息化效率最佳的流程路径,参照U形通路整合理论的模型,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与流程通路进行线上应用和线下服务的整合,达到最佳的信息与流程通路效率,提高竞争力。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在以技能交付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各个领域,更多是依赖靠B端(商户)需求端推动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使得在C端(消费者)层级,交付的物理重叠和成本很高。问题的根源是传统需求端驱动模式下,所有到门服务的信息请求面对相同或相近的物理位置是彼此孤立和屏蔽的。

笔者在实践探索中,运用U形通路整合理论,从生活服务劳动技能供应端创新,基于交付地点配置最佳劳动技能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将一端商户的劳动技能需求和另一端的基于相对固定区域的劳动技能连接和匹配,研究出生活服务劳动技能供应端驱动的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模式。在该模式下,多种社区服务的交付更加高效,形成社区需求的ETC快速通路。

2 U形通路整合理论下社区生活服务劳动技能供应端的创新

“平台的核心价值诉求包括“直接连接”“激发多元”“协同整合”,这一切都不是靠一家单一的企业可以做成的。平台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打造了一个生态体系的根基,汇聚了各种可能的参与者的力量”。相比于传统靠C端需求驱动劳动技能服务的模式,劳动技能供应端创新是从供应端整合去连接C端的劳动技能需求。该模式基于“U形通路整合”理论,核心是劳动技能基于信息通路整合后与B端商户的互动配比,打造劳动技能供给生态圈。

在生活服务领域,U形通路整合理论的创新应用是从劳动技能供应端最为优化的方式入手,对社区到门服务进行协同化整合,打破不同行业不同商户在相同区域的交付壁垒,实现在相对固定的小区域内由相对固定交付团队承接多商户的劳动技能需求。劳动技能通过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城市社区进行网格化小区块划分,在小区块内颠覆行业和平台传统垂直交付壁垒,形成订单密度和连续性。

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的结果将是建立一朵基于LBS和网格化城市的“技能+时间+成本+服务意愿”的技能大数据云,创造有序的生活应用场景在大数据云平台上产生交易和流量。“人人共享结构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参与的多样性。若是把多样性抽走,也就抽走了弹性和冗余,抽走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抽走了本土化和人文情怀,抽走了快速的闲置资产合伙投资,也抽走了极速的递推学习能力”。新的模式创新聚集和整合劳动技能在固定区域的多样性,打造高效诚信,专业服务,品质稳定的未来发展趋势。

3 劳动技能供应端驱动模式通过U形通路整合理论进行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的原理

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的愿景,是打造一个真正活跃的社区需求分享平台,商业需求和个人技能在劳动技能平台上产生基于信用和美誉的互动,促进商业准则的遵循诚信,交易行为的自觉而自律的管理。

基于U形通路整合理论进行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的创新是从劳动技能的供应端进行分级设计和架构。优化需求:(1)剪裁服务链,提取共性服务元素,重新定义任务构成;(2)对服务任务元素进行优化,形成任务频次的高频和震荡;(3)对共性元素进行标准化和简化,提供标准化的订单处理和服务标准。改善供应:(1)基于LBS小服务区块,对共性服务元素优化,配以劳动技能云的智能订单管理系统,形成供应端工作时间优化;(2)个体劳动技能拓宽劳动技能通路,单位工作压力减轻,地域归属感提升,个体收入提高,推动个体创业的激励和奖励机制;(3)自发管理结构的形成,促进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从业者自我约束能力。

劳动技能供应端驱动的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特别适用于一定地域内高频重复的基础生活服务需求,场景包括而不限于:(1)线上平台的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配送,包括外卖,跑腿,快件收揽件;(2)社区周边实体商户的服务延伸,包括送花,送咖啡,送面包,超市送货等;(3)物业服务的交付,包括日常水电维修,定期保洁,小修改造等;(4)品牌商品的售后服务布局和增值服务,包括空调清洁,家电配件定期更换等。

上述基础生活服务具备高频重发,低门槛的特性,围绕衣食住行的基础生活服务需求的B端商户构成了生活服务劳动技能的核心市场,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是客观的。

4 基于U形通路整合理论的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在社区生活服务领域的价值实践

从供应端发力为B端商户需求有效匹配和互动的同时,该模式创新更大的价值是为基层的劳动技能提供者提供一个技能管理平台,最大化利用劳动技能资源,让劳动者在家门口与商户形成基于契约的互动,获得合理回报,事多钱多离家近。

劳动技能供给质量的改善,将保证更加丰富的C端消费需求的满足和B端商户生意和生态的稳定。创造商业价值和意义同时,其实更有社会意义。“坚持稳定劳动技能市场、保证就业的底线思维,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当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一个高效的劳动技能市场也将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现”。[1]通过生活服务劳动技能通路整合的方式改善劳动技能的服务供给,将大大提升共享经济和新消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未来可以想象,劳动技能通过线上线下信息通路整合或许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个体对时间和技能的分享,如瑜伽老师,健身教练,儿童看护等;(2)社区服务的落地交付,如烘焙师的烘焙课和物业高附加值空间的结合;(3)特殊技能的便利获得,如网络工程师的家庭网络急修服务,小商户对设计和制作技能的需求等。

5 结语

基于“U形通路整合”理论的理念,笔者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聚焦在生活服务线上线下通路整合,看准高效诚信,专业服务,品质稳定的未来发展趋势,专注于在有序和规则前提下对生活服务的交付整合。随着线上对于劳动技能供应和需求资源的集聚,线上线下对于多种生活服务场景的匹配和互动,劳动技能供应端模式在交付效率,成本和体验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通过对生活服务小区块内颠覆传统模式的垂直交付壁垒,达到整体区域最佳的信息和流程通路效率,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技能需求端推动的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商户供应通路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供应信息
Hippo/YAP和Wnt/β-catenin通路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