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对策

2020-11-26余红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信息系统

代 雷,余红艳

(吉林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市 132022)

0 引言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企业资源。随着信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会计信息的来源不断增多,使得会计信息的内容更具复杂性,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很多企业引进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新系统的运行可以对企业管理产生积极效果,但如果出现操作不当以及系统使用不充分等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 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质量

ERP实质上是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体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ERP通过对企业数据及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使企业运营管理逐步优化和实现信息共享,为企业员工和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及方案。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总和,其优劣由会计信息所具备的有用性、可靠性、相关性、真实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使用者的现实需要来衡量。

2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2.1 会计信息整合度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是ERP系统输出信息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虽然ERP系统对企业所有的数据进行了初步集成,但系统对数据的集成需要以原始数据为基础,面对企业在整个经营运作中产生的以及从外部反馈的海量信息数据,数据采集人员由于业务水平不高,往往难以从中精确地挑选出有用的信息,导致数据出现缺漏且驳杂,直接影响了后期信息的整合效用。此外,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需要经过专业的会计处理。当前受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大多比较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对数字的反应、逻辑判断和推理分析能力习惯性仍有待提高。同时,由于会计人员对ERP了解与运用不够熟练和深入,未能充分有效调动ERP的应用潜力,导致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致使会计信息得不到最大化利用,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影响使用者决策与企业运营效果。

2.2 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的软约束

企业内部控制为ERP系统有效运行提供了机制保障,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有重大影响。首先,ERP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不全面以及控制制度的缺陷,导致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地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进行持续地评价和监督,且财务人员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全面不透彻,外加内部控制观念淡薄,致使自身未能适当遵守相关规定,部分电子数据被轻易地删改,使得数据质量大大降低,直接影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再者,控制环节不严谨、授权不适度、职责划分不明确、执行者道德败坏,使得会计舞弊、盈余操纵等违法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

2.3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更新滞后

ERP系统的高度集成性使得账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数据与信息共享,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及时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大多数ERP软件对业务系统数据的输入、传递与修改缺少完美的控制程序,并且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系统的不断优化更新,新的经济业务类型、控制措施与功能未能及时应用到系统流程,导致系统无法全面有效地支持业务处理和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系统运行过程中设置修改、业务传输如果不及时,使得业务数据的正确性与及时性无法得到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4 会计数据准确性与安全性受到威胁

由于ERP系统的集成性,没有经过严格验证和核对的初始数据输入一旦出现错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就会自动传播错误,导致信息出错率增高,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再者,管理当局事前计划通过业务系统原始业务数据的处理,对会计信息进行人工干预,使得内部控制如同虚设,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失效,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必将大大降低。此外,由于数据访问控制与用户权限控制不当,使得不相容事务集于同一用户,直接导致数据造假,且系统权限控制管理出现问题,会使业务处理出现错误,数据被违规访问或篡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受到严重削弱。在ERP环境下,得到共享的信息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存在被非法窃取、泄露、滥用和篡改的安全隐患,会计数据的安全缺乏保障,减弱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3 优化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3.1 加大数据采集应用技能培训

ERP系统的数据输入主要集中在企业供、产、销等业务部门,录入数据的分散、业务人员会计分类的不规范使得输入系统的数据出现错误的比率大大增加。同时,业务生成的海量信息的审核质量得不到保障,均导致数据采集存在风险。加强数据采集技能培训,有助于规避采集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整合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首先,应从数据源头出发,通过对数据的识别、收集以及分类等能力的培训,加强基础数据采集人员的采集技能,保证基础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还应对会计人员加强继续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系统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整合能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帮助决策者更加有效决策以及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配置、利用资源。

3.2 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有效经营管理。因此,把必要的内部控制内置于业务流程,有利于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监督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且持续有效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审计,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确保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和经营决策有效运作。此外,需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与考核,使内部员工自觉遵守相关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应使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工作日常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及时弥补管理漏洞,从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和实施。重视与外部审计力量的配合度,弥补内部审计的不足,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健全公司治理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有效制衡,防止ERP沦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操纵的工具。

3.3 引进智能型会计信息系统

ERP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的革新会推动系统优化,及时对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有利于会计信息系统更加有效地进行工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对系统配置进行二次开发,增加软件技术与企业的契合度,使系统运用更加顺畅。再者,企业应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优质智能型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对新技术研发动向加以关注,并及时引进新的信息技术,使系统得到及时更新与优化,将新的业务类型和经营方式纳入系统,保证会计信息得到及时可靠的传递。此外,通过更加合理的系统初始设置、系统运行过程中正确有效的设置修改和业务传输,以及会计业务处理监控的加强,使会计信息更加可靠。

3.4 强化管制约束与监督审查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共同协作完成。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检查监督为企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展开提供了重要保障。国家应完善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弥补存在的漏洞,为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提供牢固的法律基础,加强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等破坏信息质量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社会层面,首先应努力营造诚信、公正的社会氛围与优良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其次,提高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风险意识,增强会计师的责任感,督促会计师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并加强对其的会计监督,规避与减少违章违法行为发生。企业应制定完善、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同时,对会计人员进行持续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4 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与企业良好运行的重要基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与提升,有益于企业内部使用者与外部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正确有效的经济决策。ERP环境下,系统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需要正确的认识与操作为基础,企业应对相关操作以及处理措施予以重视。为有效优化会计信息质量,国家、社会与企业需要共同协作努力,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从国家政策到社会环境、企业内部至外部、系统硬件到软件进行持续地优化提升,使之紧密配合,运作更加顺利有效。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