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实效研究

2020-11-26黄贵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党组织

黄贵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基石,学生党建又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因此高校学生党组织必须坚实稳定,才能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一、学生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伟大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国家知识份子的集聚地,也是党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普世价值观和各种自由主义的渗透的土壤。因此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塑造高校青年大学生符合社会建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只有坚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才能从意识形态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才能将全国广大优秀杰出青年密切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得中国梦建设和中国民族精神能够薪火相传。

第二、学生党组织建设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内核。党支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帮助青年学子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爱党的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让青年大学生从爱国和爱党的具体行动上了解党员对于国家发展的丰富内涵与其党支部的时代特征,激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党的梦想有机结合,从而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挑战和主要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挑战

一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面对国内外局势的错综复杂,大学生思想受到各种团体的意识主流的影响,使得学生党员思想中存在一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甚至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使得学生党组织在意识形态斗争领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触及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众多领域,里面涵盖着无数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数据,不怀好意的团体借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为输出它们的价值观念,以实现消除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1]

另一方面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党员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使得学生党员不再满足于仅仅从传统的党的政治教育背景下吸取精神的养料,而是追求更加个性化发展、个性选择的培养模式;学生党组成员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模式的高校党日活动、党员发起模式,而是追求更加彰显自由与个性的多元化的活动形式。由于科技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政治和文化等要素披上善意的马甲输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进而利用具有诱惑力的文化冲击高校学生党组织精神文化和思想政治素养。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问题

第一,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形式空洞内容单薄,与新时代发展不匹配,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党员的需求。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茁壮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党员,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获取信息的能力更为突出。一方面表现在高校党课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员教育的核心阵地,但其对于党和国家最新发展的重大事件,比较难做到及时有效的解读,因而出现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不能够及时满足大学生党员的认知需求,导致自行其是获取未经甄别的各种不符合党的实际情况的解读。

第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思维固化,偏离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本质。现在很多高校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是以讲授为主、单一输出的方式,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的模式不能匹配现在的教育发展的规律,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在人社会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应该紧紧跟住时代发展的脚步,使得党员教育通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教育实现党员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新时代下的高校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判方式 必须跳出单向输出模式的传统弊端,重现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

三、高校学生组织建设路径探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意见》就明确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始终坚持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高校的学生党组织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大学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学生党组织建设。因此高校党组织在新时代开展好学生党组织建设教育应该分析与发挥学生党组的核心优势,努力探索出具有重复性的实践路线。

(一)高举党的理想信念旗帜,突出学生党组织的主体

革命理想高于天,我党的带领人民从困难走向光明的根本政治保证就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我们需要教育我们下一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2]”高举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

(二)筑牢学生党组织的根基,练就学生党组织的基本功

高校学生党线在学生党员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地位和作用,高校的党组织必须要做到覆盖度要高、组织力度要强、规范性更优,普遍建立了以专业为单位的党支部,真正做到“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的要求,实现党支部对全部党员的全覆盖,在高校中,党的系部党组织、学院党组织和学院党组织三级班子配置普遍较为完善,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执行力。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层面在党支部层级,是高校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学生党员自我学习党组织的组织化、制度化保障,将新时代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政课堂在高校层级能够形成有机的融合点。

(三)提升实践育人的贡献,打造学生党组织的大平台

高校学生党校党课是学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载体,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学生党员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员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相融合,通过广泛开展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国内外社会热点事件分享会、志愿者服务基层活动,能够使得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从理论课堂跃然到国家社会基层的广阔天地,通过服务国家、社会、人民的具体行动中,感悟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党组织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