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医用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0-11-26庞芬只张新胜郝利娜江苏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图法医用化学

庞芬只 张新胜 郝利娜/江苏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临床医学检验中常常利用医用化学中有机物鉴定方法测定血、尿等标本中的某些成分或含量变化,如血糖、尿糖、蛋白尿的测定等,为疾病得以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鉴于此,医用化学教改初期,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的无机和有机两大部分的整合,调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理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了电解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章节的授课课时,实践内容重点增加了配制溶液、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的性质鉴定。学好医用化学能为后续课程,如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检验及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背景下,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更加灵活出彩,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取代,新的教学方不断涌现。医用化学的教改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与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借助信息化平台,医用化学教改中采用了PBL 教学法、思维导图法、学生预实验教学法等。适时、恰当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PBL 教学法

PBL 即问题导向法教学。最早起源于20 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基本思路为: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需求,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解决问题。PBL 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性非结构化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PBL 教学法虽有一定的历史,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当下教育却显得更加的如鱼得水,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诸如多种教学APP 学习系统,PBL 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目共睹。

依托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尝试将PBL 应用于医用化学教改实践活动中,在实施初期,需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该方法的教学。问题设置由教师独立进行,并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的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实验班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善于思考,经过几次PBL 教学的实践,学生能够自己寻求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收集问题,课代表和各个小组长提炼并确定所学章节的问题、情境,老师给以最终把关;把确定的问题、情境发布到教学平台,学生以分组的形式积极主动的通过网络信息查询、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探索并解决问题,提交到教学平台;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对小组提交情况进行分析点评,明确问题的结果,最终完成教学内容。通过PBL 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可看出学生通过信息化等多媒体平台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的学习,并较为乐意的接受这种教学方法。

二、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是应用于“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的教学思维工具,在教学活动中通常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它强调的是表达逻辑关系和推理。在医用化学的教改中,对某些章节采用了思维导图法,作为导学内容在教学平台上提前发布,学生课前预习可做参考,对此方法学生反馈是能够直观、具体、清晰的得知学习的重难点,认为很有必要对每一章节进行思维导图的引导。师生共同商议的结果为:每组做好思维导图,提交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给予点评,最终评出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且美观大方的思维导图。每次评选结果公布后,得到全部一致赞赏的学生感到非常的自豪,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最终评定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进行一次详细的梳理,教学重难点了然于心。通过思维导图法教学的实践,学生在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同时,多了些轻松,多了些乐趣。

三、学生预实验实践教学法

普通班的化学课程分别由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门科目承担,实验班的医用化学与普通班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总课时一致,但是在课时分配上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实践课时的比例。这一调整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更能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实验基础。

通常化学课程的预实验由教师操作,在实验班教改中该项工作主要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生对本小组负责的实验都能用心准备。学生进行预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室给予辅助,对实验中的操作细节进行规范化演示,同时杜绝实验室安全隐患。整个预实验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后期对视频进行剪辑、配音等,最终将编辑好的视频发布在教学平台,并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重点步骤、有可能存在危险等注意事项。学生学习预实验内容后,通过教学平台对实验中未提及的细节展开讨论。学生在进行预实验之前积极备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时操作规范、严肃认真。借助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对即将要做的实验的整个流程预先有了直观印象,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由学生完成预实验的模式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训的开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医用化学教改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表明,信息化教学平台让教师成功实现了角色转变、拓展了教学技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的途径、提高了学习能动性;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医用化学教学中继续坚持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关注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关注教学过程,争取在医用化学的教改中取得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并将医用化学成功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普通班的化学课程的教学中。

猜你喜欢

图法医用化学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杭州市2016—2020监测年流行性感冒累积和控制图法预警效果分析
思维导图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细看 明辨 理清 纠错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奇妙的化学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