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就业为学生的青春筑梦导航

2020-11-26谭志红潍坊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工作学生

谭志红/潍坊职业学院

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问题,是关系每个同学命运的大问题,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全民奔小康的关键。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在高校就业群体中显得尤重要。一则因为高职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能为当地企业乃至全国相关企业带去活力,减少企业培训成本,直接上岗;二则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之外的出口少,升学参军比例微乎其微。鉴于上述原因,作为高校服务于学生就业创业的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服务好学生,为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青春导航,为他们的就业创业理想筑梦。

站在学院从特色名校到优质高校再到双高院校腾飞的高度,回眸过去,学院的精彩历历在目;细数今朝,学院的实力屡屡呈现。一个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成绩的取得,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历史性突破,让全院师生为之自豪。创新路上勇做排头兵,创业路上敢当领头羊:这边学生技能赛场过关斩将,摘金夺银;那边教师同台竞技所向披靡,勇夺桂冠;刚刚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50 强”,又获批省首批优质高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喜讯连连,捷报频传。全校师生热情高涨,主动投身学院“双创”工作,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作为学校的一分子,青年学生的筑梦人,以实际行动携手学生积极融入“双创”进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义不容辞。

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服务学生夯实基础

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正确看待岗位工作,将服务性工作做到极致,将创新服务当做工作的毕生追求,心中时刻装着服务对象,须臾不忘受益的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备受重视,就业创业的政策性文件也越来越多,作为行业内的一份子,就应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熟悉政策,读懂吃透文件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做到适度上传下达,做到恰到好处贯彻执行,让国家精神走进每个学生心中,让就业创业的政策惠及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家庭。服务好每个院系,服务好每一个从事学生就业的窗口。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的就业理想信念引航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跑得好,全靠政策好。辅导员是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老师,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传统教育与外来思维碰撞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作为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就应该加强与密不可分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联系,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他们一起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新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爱好、贴近实际,深入浅出,有效落地。

平日里,我们借助一定的载体,通过带领建设班集体,指导课外文化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卫生评比、百日竞赛,开展主题活动等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坚定信念,健康发展。

三、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引导,为学生的就业青春梦想领航

有梦想才能飞得更高,有规划才能走得更远。学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个人奋斗方向;教育学生摆脱依赖、学会生存,知行统一、学会学习,超越自我、学会关心,勇于开拓、学会创新,并通过学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帮助学生做出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目标、追有榜样,生活更充实、有意义。

职业生涯活动会伴随学生的半生生命活动。我们可利用相关资源,组织线上线下培训,通过讲座、活页小册子、生涯规划竞赛等让学生熟悉、了解直至熟练运用。一份好的职业,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赖以生存的保障。将来,每个人都会要担当某种角色,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各种的酸甜苦辣。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并不是俯拾皆是,更不可能从天而降。要想获得自己喜欢的工作,得到想要的报酬,收获成功的人生,需要用心筹谋,早做规划。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注重强调其作用之重大,让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有明确的认识。指导学生从在校的时段起有效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认真做好每个环节,针对不同阶段,分步做好规划。

四、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灵沟通,为学生的就业成长护航

就业心理辅导常常被很多人所忽视,致使学生就业之后心理落差大而影响就业稳定性,甚至导致择业困难,影响生存。实际上,就业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发展同等重要。只有师生心理同健康,才能共同成长,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只有学生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准备,才能适应岗位稳定就业。作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一员,联手辅导员做好就业创业前的心理指导工作尤为重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问题的产生,均由心理问题引起。因此,具体施教过程中,针对学生言行举止异常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干预;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个性特点与心理特征,以柔性管理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人本内涵,强调情感融合,宽松管理环境,拓展模式创新,发挥高校个性、人本、自主的育人本质,促进学生内在素养、自我习惯、独立人格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充分借助悦读课的影响,倡导广泛阅读,督促用心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心灵世界、提高精神追求;实行“每日一刻钟”谈话制度,用亲和力走进学生内心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创建“朋辈聊天室”,设立“心灵驿站”,安放躁动的心,为学生的心灵找个家,以便释放情绪,适时宣泄。学会改变心态,换位思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根据学院实际,制定就业心理指导系列方案,分专业分阶段介入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进行就业岗位模拟,定期进行优秀企业推介,组织企业跟岗实习,组织企业实地考察参观,引入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组织优秀学子母校行、组织企业家进校园宣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企业有个心理适应和接纳过程。跟岗实习之后,可组织学生写总结谈体会,分享好的经验和经历,摒弃不足,加强学习。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成功就业创业是我们高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你我同行,我们应该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用工作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用思想去影响学生、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努力做好学生的“贴心人”。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把服务当做升华生命的最佳支点,以爱心撑起学生梦想和希望的蓝天,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服务者、跟随者。立足岗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用责任托起学生成才的翅膀,甘当学生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心理工作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赶不走的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选工作
聪明的学生等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