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原甲骨语言文字研究综述

2020-11-26吉林大学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甲骨甲骨文语言文字

秦 伟/吉林大学文学院

一、前言

提到先秦出土文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与每个时代紧密相连的特殊材料文献,比如商代殷墟甲骨文、两周青铜器金文、战国竹简等,但是除了这些大宗之外,每个时代还有小宗的出土文献,比如西周甲骨文。西周甲骨主要出土于陕西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这里古称周原,所以又叫做周原甲骨。周原甲骨的发现打破了甲骨文领域内殷墟甲骨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提供了西周时期除了金文之外的其他学术材料。相比于其他地区出土的零星的西周甲骨而言,周原甲骨数量最多研究价值也最大,因此在其发现之初曾经引起过一阵“西周甲骨热”。

周原甲骨的现有研究很多侧重于历史文化、思想内涵、易术历法等领域,即使是考释类的研究也大多为了阐释历史而并非文字本身,单纯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的研究数量不太多,甚至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近些年来,出土文献在语言文字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西周甲骨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逐渐有了起色,研究成果相对来说多了起来。本文意在综述西周甲骨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现出相关的研究现状。

二、词汇、语法、文字方面的研究

词汇、语法、文字方面的研究从语言角度切入,属于语言文字本体类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是学位论文。门艺《西周甲骨文研究》(2005)对西周遗址出土的甲骨文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重新整理释文和研究论著目并编辑出《西周甲骨文文字编》,并对每个字作出字形分析,将西周甲骨文与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进行比较查看字形的演变情况。除此之外,该文还运用词汇学和语法学理论对西周甲骨文词汇和语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总之,《西周甲骨文研究》是目前所见的周原甲骨语言文字方面最全面的研究,涉及词汇、语法、文字三大方面。

门艺《西周甲骨文名词整理与研究》(2010)将西周甲骨文的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和普通名词两类进行研究,发现其在语法特征上和殷墟甲骨基本相同。此外,西周甲骨文中的名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以上主要是专有名词和时间名词。词义方面,普通名词没多少变化,抽象名词变化很大。蒋书红《西周甲骨文中的动词》(2010)从类别、意义、数量、频次等方面对西周甲骨文中的动词进行全盘考察,发现西周甲骨文中的动词可分为能愿动词(2 个)、存现动词(3 个)、行为动词(73 个)三类,共计有78 个,总共出现178 次。董琨《周原甲骨文与汉字形体发展》(1994)着重研究周原甲骨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字的不同之处,以考察汉字在商周之际的形体演变。考察发现,周原甲骨文中出现了一些殷墟甲骨中所不见的新汉字形体,这些新字主要记录体词性的和谓词性的词语,商周甲骨中共有的字也存在形体上的变化,包括繁化、简化、异构、讹变。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先秦文字正体与俗体的关系。

毕晓净《周原甲骨文字研究——从字素的角度考察》(2006)以字素理论为基础、并以字素为切入点来对周原甲骨文字进行研究。论文从周原甲骨文中的传承字和新出字的全面清理入手,进而考论了《说文解字》对传承字和新出字的著录。然后通过殷商甲骨文与周原甲骨文的历时对比,从造字方法、表词方式、结构类型等不同角度对周原甲骨文进行分析,对周原甲骨文的特点进行展示并揭示汉字演变的客观规律及发展趋向。应该说,研究切入点很好。

三、考释类的综合研究

考释类的综合研究是基于字形字义层面的,其主要以专著的形式出现,在综合研究周原甲骨的基础上有考释的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字认出来并解释通,为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比较重要的著作有以下几种。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1984)对西周甲骨的学科研究史进行了分期论述,在全面总结西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周甲骨文进行了汇释。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1990)是作者对周原甲骨研究十年的一个总结。此书不仅发表了周原所出甲骨文摹本和释文,还收了其他区地区出土的西周甲骨的图片。这部著作虽然是是从历史、考古和文化角度分析周原甲骨文的内容,但在《商周的文字关系》一节中比较了商周甲骨文的字体、句法、文体特征,还列举出了周原甲骨文中出现的新词句。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1997)在前人所提供的周原甲骨文摹本和照片的基础上对周原甲骨文重新做出释文,并对其中的一些词汇和语法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是以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其下编的十一个专章讨论可以看做是论文集,包括对单个文字、辞例、虚词用法、字形源流的考辨,这些专题都是首次以语言文字理论为指导对西周甲骨文进行研究的,这对商周甲骨文文字的关系、甲骨文语言学和语法学的研究都很有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比较重要的文章有《周原甲骨字形源流考》《释“奴”》《殷周甲骨中“其”字用法探微》等。

陈全方、侯志义、陈敏《西周甲文注》(2003)是专门释读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出土的西周甲骨文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将西周甲骨卜辞按照内容进行了分类,包括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卜征伐、人名/地名/官名/动物名、杂卜、八卦符号等小类,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卜辞文字的内容。曹玮《周原甲骨文》(2002)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弥补了前人著作的不足,发表了周原凤雏、齐家出土的全部甲骨的彩色高清放大照片,在材料的可靠性方面远远超过了前人。此外还有周原甲骨文摹本著录对照表、周原甲骨文释文对照表、周原骨文论著目录等材料汇编,有助于日后的研究。许子潇《西周甲骨材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2017)对目前已公布西周甲骨材料做全面整理,搜集相关文字考释意见,依托出土与传世文献重新释读有争议的西周甲骨刻辞,并研究相关问题。可以说是比较新的成果。

以上列举的是考释类的综合研究,这些研究都是从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研究周原甲骨的,文字考释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几乎每个研究都会附上卜辞的释读,从词汇角度来说,这可以看做是词义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对周原甲骨某个字或某些字的专门研究。以“囟”字为例,张玉金《周原甲骨文“囟”字释义》(2000)考释出来周原甲骨文中的“囟”字应该读为“斯”,意思是“那么,就”。陈斯朋《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囟”与“思”——兼论卜辞命辞的性质》(2006)考证出周原甲骨卜辞中的“囟”应该读为“使”。类似的对周原甲骨某个字或某些字的专门研究文章还有很多,兹不赘述。除此之外,诸如李学勤先生之类的大家,在很多文章中也有关于周原甲骨的研究。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周原甲骨中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全面,不仅有词汇、语法、文字的综合研究,还有对某些独特的字的研究,比如“囟”字,这些研究基本上已经揭示了周原甲骨语言文字的全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已有的成果中,词汇、文字的研究相比于语法的研究明显有优势,原因可能是与周原甲骨卜辞数量不够多有关。应该看到,虽然语言文字类的研究在周原甲骨的研究中不占主流并且研究历时较短,但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这说明西周甲骨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并重视,相信在日后的研究里,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价值会进一步被挖掘。

猜你喜欢

甲骨甲骨文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甲骨整治研究综述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商代甲骨档案的农业研究价值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