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化学后进生教学对策分析

2020-11-25王海荣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课后进生化学

王海荣

摘 要:在众多学科中,化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考占分比例非常大,由于高中化学不仅难度大,而且枯燥乏味,如果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或者无法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等,都会影响学习效率。文章就新课改革后化学后进生的教学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革;高中;化学;后进生;教学

一、新课改下化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因素。1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其对化学学习无兴趣,在学习高中化学时比较盲目,没有学习目标,不重视化学知识,在加上自控力不足,都会导致化学学习效率不高。2无法掌握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无法对教师所讲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掌握理解,长期以往,将影响学习化学的质量和效率。3自觉性不足。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自主能力较为薄弱,在学习中不按照规律和方法,不重视化学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流程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不高。4基础知识薄弱。由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是环环相扣,如果学生的化学基础不扎实,则无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就会出现课堂教学中听不懂内容,课后无法掌握理解化学知识,久而久之,对化学学习失去积极性和信心。

(二)教材原因。通过研究化学教科书发现,在初中教科书中涵盖的基础知识不具备较强理论性、抽象度,多数基础知识的理解仅靠感知,无法对其有效强化。而高中化学则不同,课程内容不仅具备较强的深广度,而且具备从描述到推理的演变的特点,知识点的设置是从讲述逐步过渡到探索,并提高了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研究对象多数与本质有关,在能力要求方面也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整体知识内容有了质的飞跃。

(三)教师原因。1历史遗留问题。因在初中化学知识学习中,时间较短,导致多数教师专注于知识的灌输和教学进度,而缺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未对学生阐述常识性知识和选学部分内容,导致学生未全部掌握化学知识。2教师对初中化学知识特点了解较少。多数教师由于不了解初中教科书的特点,无法很好将初中所学知识内容与高中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在教学中,一味的抓进度;另外,有部分教师过度延伸教材内容,讲述内容涵盖化学的各个方面,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造成制约。3无法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一些教师无法准确把控新课标,化学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正确,无法在教学中,及时帮学生消除学习障碍,且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欲望,导致学生对学习化学没有兴趣,这也是出现后进生的一个因素。

二、新课改下的化学后进生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多数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在教学中一味向学生强行灌输知识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且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进而出现学习质量和效率普遍偏低现象,产生大量后进生。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上课前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个性化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为学生讲述金属腐蚀和防护知识点时,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个简单且具备趣味性的课前作业,将学生按小组进行划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思考与金属腐蚀相关的问题,并使其对金属腐蚀的危害性有所认识,并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防腐措施,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并了解化学反应带来的影响,还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化学教学的能动性,有效转换后进生。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施情感教学。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通过设置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较强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状态,以充分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且在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学习状态,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轻松学习化学知识,有效转换后进生。

(三)抓好常规学习环节。目前,后进生多面临的化学困惑是不知道如何做好预习、听课和練习。因此,为了帮助后进生掌握这三个学习环节,必须对学生提出一系列要求,即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积极课堂提问、课后及时辅导练习,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学生,适当采取措施督促他们及时完成任务,如适当惩罚和批评等;因化学知识内容在不断变化,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跟上进度,而多数学生会面临一系列困难,随着学习难易程度的变化,后进生也会变化,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反复抓,以避免部分学生因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而成为后进生。

(四)循序渐进,做好知识之间的衔接。教师要做好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衔接,在上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前,需要摸底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衔接教学方案,以扎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弥补初中知识的不足,如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活化顺序等知识点,当学生的化学学习处于两极分化时,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进度管理工作,切勿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教学,不断对旧知识点进行复习-引入新知识-新知识学习-旧知识点巩固,从而让后进生也能扎实化学知识。同时,在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内部关系揭示时,可以将新知识循序渐进的融入原知识结构中,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学习等。

(五)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般都是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只是为了应试,导致学生化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但实际上,生活与化学现象息息相关,但通常没有人注意到此问题。此外,由于学生缺乏积极的观念意识,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挖掘化学知识,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大气质量”讲解时,可以将学生领至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等场所,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分析大气的颜色状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六)创新实验模式,连接认知断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一些教师由于对实验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其会浪费时间,通常都是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实验,或者让学生使用组装好的实验设备并完全按照操作步骤完成实验,以解读化学反应,此种方式看似可以压缩时间,但是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点,并剥夺了他们独立探索的能力,与当前提倡的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但是,通过传统实验模式,学生仍然无法理解试验产物为什么是碳酸氢钠,就会导致学生认知理解方面存在断点,此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其他实验,解答知识断点,例如在碳酸钠中添加适量苯酚浑浊溶液,在碳酸钠的作用下溶液由浑变清,且不会释放出任何气体,通过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消除学生的疑惑,以充分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依靠教科书内容进行实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创新实验,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帮学生有效衔接认知断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质量,有效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结束语

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化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且在高考中分数占比很大,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后进生,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有效转化化学后进生。

参考文献

[1] 丁刚,在新课标基础上转变了高中化学后进生策略,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0):195

猜你喜欢

新课后进生化学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奇妙的化学
技校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浅谈小学英语新课导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