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0-11-25陈林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实现路径

陈林

[摘要]领导干部加强官德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官德思想中蕴含的丰富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特别是忠君孝亲、以民为本、廉为政本、克己奉公等内容,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官德塑造要坚持好干部标准,这是官德建设的指导性原则。新时代背景下,要注重将传统官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持续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实现路径。

[关键词]领导干部;官德建设;好干部标准;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11-0014-05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德是从政者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必须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与政治操守[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官德思想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深刻的内涵与价值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紧迫的时代性。以官德思想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理念,这些理念对于增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提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传统官德思想的丰富内涵

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官德建设,早在西周时期,选拔官吏即以“知、行、圣、义、中、和”作为重要依据和准则。秦朝同样注重官吏的德行,选拔官员坚持“五善五失”的原则。汉代及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考察官员的主要标准集中在德、能、才等方面。隋唐及以后的1200余年历史当中,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制度规范,坚持以德选贤,推崇官员德行在从政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如此丰富的治理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官德思想,其中,忠君孝亲、以民为本、廉为政本、克己奉公等思想是当下领导干部加强官德、政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一)忠君孝亲

忠孝理念是传统官德当中最被看重的德目,在朝尽忠、在家尽孝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在古人看来,忠与孝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古语有云:“贤门出孝子,孝门出贤臣”。“忠”既是个人修身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为官从政的根本与要求。孔子曾劝诫为政者要做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尽心竭力、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和岗位,才能够避免成为一名昏庸无能之人;也只有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够不至沦落成一个奸邪之臣。领导干部在从政过程中,必须严格践行忠的理念,忠于自己的良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他人所托之事,待人以忠;忠于国家和民族,鞠躬尽瘁,尽忠报国。“孝”是个人塑造道德人格的起点,常言道: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的一项道德条目,儒家思想家认为,赡养双亲、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若不践行孝道主张,则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要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孝道不仅强调要给父母以物质生活上的保障,还应在精神层面孝顺,“孝有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养》)。扩展开来,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些方面都体现传统官德文化中对从政者的道德要求。

(二)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官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即是中国民本思想的最早起源,其思想内涵便是强调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安宁。“民水君舟”的思想更是将传统民本思想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一思想主要强调的就是“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百姓是君主进行治理的基础,此种思想对于束缚皇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统治者能够体恤人民疾苦,施行王道,不仅能够使统治安稳,也能惠及民生。民本思想在历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孟子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曾讲到,天下之大绝非一人所能獨治,因此必须聚拢天下贤才。而我出仕为官是为了天下苍生,并非单独为了君主;为官是为了民众福祉,并非单独为了一家之姓[2]。这些思想和观点的提出,其用意都在于劝诫统治者要关心人民疾苦,知民生之多艰。

(三)廉为政本

“廉”的基本要求就是廉洁自律,不义之财、不义之礼皆不可取,要洁身自好,不可自取其辱。“廉”历来被看作是“国之大维”,廉洁与否对从政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标准。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3]。明代官员郭允礼曾提出,下属并不畏惧我严肃,而畏惧我清廉;百姓不以我能力出众而服膺,而会称赞我公正。因为公正产生清明,廉洁导致威信。郭允礼极力倡导从政者要勤政廉政,公私分明。明代昌坤则讲到,“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出,淡则欲念不起”。减少欲望是清廉为官的前提,这些古代官德思想,其用意在于指导着人们向上向善,不忘百姓。廉洁是领导干部能够遵纪守法、勤勉务实、为民服务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充分挖掘古代官德思想中的“廉为政本”理念,使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清廉公正。

(四)克己奉公

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各级官员是否具备公正无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遵纪守法等修养,官员必须拥有克己奉公的良好品质。早在秦朝,秦律即要求官员以“廉而毋刖,强良不得,君怀臣忠,父慈子孝”等作为行为准则。汉唐盛世统治者无不从失败教训中汲取治国经验,劝诫百官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宋代将对官员的要求制度化,根据文武官员的不同职责与特点,颁布《诫谕百官辞》,强调文官要清心、奉公、修德、责实、明察、劝课、革弊等,此谓之“文七条”。在古代国家治理当中,官员的道德修养是考核的重要因素。“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官员个人的修身是参与治国理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二、新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官德塑造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71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均已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4]。但是我们仍要清醒看到,当前国际局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趋势下,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为官从政道德标准。因此,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5]412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仅是官德塑造的重要指导性原则,同时也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各种问题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信念坚定

纵观中国革命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伟大发展成就,源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与执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6],当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抑或不坚定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实践中有众多的案例可以证明:精神上缺钙最终必然会导致软骨病。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信念坚定,突出表现在要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不为各种嘈杂的声音所干扰,不为任何艰难所击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二)坚持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宗旨,这既是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指导,也是好干部的内涵要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一大批好干部,如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谷文昌等等,他们无不是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民情怀,他们始终心系人民,为民服务,是人民公仆的典范与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敢于正视和面对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心无百姓莫为官,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发展过程当中,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坚持勤政务实

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工作期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退休之后,毅然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承包林场义务种树。22年间,他带领当地干部群眾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的一方绿洲,有效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的同时,更极大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杨善洲朴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官德修养的典型范本。勤政务实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勤于调查研究,勤于沟通了解群众困难,勤于思考解决发展困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历史的眼界去担当起对人民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即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切工作要以群众能够得到真实惠为原则,勤政务实即是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新时代伟大的事业当中去,不图虚名、不务虚功。

(四)坚持敢于担当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与素质,也是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担当的大小直接体现着领导干部的格局,担当的大小也决定了领导干部事业的大小。沈浩同志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和人民的好干部,其在小岗村的工作经历,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面对小岗村长期以来形成的歪风邪气,沈浩下定决心抓典型来弘扬正气,“小岗村正气不扬,无以发展”[7]111。面对一些威胁与恐吓,沈浩迎难而上,运用法律武器推动依法治村,“光有制度还不行,必须严格遵守,要敢于执行,不怕邪气”[7]150。好干部必须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绝不可做“两面派”“老好人”,要以巨大的责任和使命担负起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五)坚持清正廉洁

廉洁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只有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干部,才能够取信于民,只有合理合规使用手中的权力,才能够真正赢得民心。从“打虎拍蝇”的结果来看,受到党政纪处罚的干部出现堕落的主要原因就是丧失理想信念,损公肥私,滥用职权。面对当前物欲横流的现状,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对抗诱惑和挑战,常怀律己之心,以党的纪律作为从政的纪律要求,同时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不拿原则当人情,不拿权力作交换。领导干部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优良传统,自觉远离低俗趣味,涵养浩然正气之风。

三、新时代背景下官德塑造的实现路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风肃纪,党风政风民风实现根本性好转。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醒看到,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官德教育的制度化规范仍有待加强,官德教育的内容相对空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回应性较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官德修养“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5]173。立意高远与立足平实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官德塑造理念实现路径的核心要求。

(一)坚持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5]173知行合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论指导原则,其核心要义是学习理论知识与在实践中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内在的逻辑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心怀人民、知行合一的领导干部。

首先,要坚持读书以修德。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在梁家河的青春岁月中,书籍是陪伴他度过那段岁月的亲密伙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8]在工作过程中,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对于领导干部做到明辨是非善恶、完善道德品格、强化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其次,要强化道德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领导干部要自觉将官德建设落实在具体工作当中,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常反躬自省,在实践中修身养性。”[9]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主观与客观世界的改造,有机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内在辩证统一。具体来看,在工作过程中,要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培育自己的家国情怀与人民情怀,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下,在实践工作中实现为民、务实、担当、清廉。

(二)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纪律要求

全面与从严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即是要求在管党治党过程中全体党员都在此范围内,要求的内容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从严即是体现党建标准的高与严。领导干部官德塑造既要强调道德力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以严格的纪律作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官德建设在强调自觉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与法制等强制手段的配合。”[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制定了诸多党内法规,从根本上扭转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塑造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功。具体来看,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先声”,实践证明,八项规定绝非“一阵风”,8年来的治理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规定对于促进领导干部守法依规具有重要的强制性约束作用。《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党内监督的一把利剑,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制度利器,《条例》的出台及实施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坚决态度与决心,《条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成果,将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自律与强制处罚措施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对全面从严治党起到重要制度性规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1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纯净党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识。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领导干部政德、官德建设就必须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这是党的事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开展持续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水平,除了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还要依靠系统完备、持续广泛的道德教育。因此,通过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和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官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机制。

针对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图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起为民、务实、担当、清廉的行为规范,提升官德修养水平。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官德修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面对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新表现,领导干部要自觉回避出现类似问题,以严格标准要求自身行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指向了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5]173。“三严三实”既包括对领导干部为政之道的要求,也包括道德准则,用意就在于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专题研讨和查摆整改等形式,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将学习的群体从“关键少数”扩展到全体党员队伍,用意在于通过学习党章党规、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全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新时代党的各项建设不断前进。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提高党性修养水平,进一步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今后领导干部官德塑造过程中,教育实践活动仍要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官德塑造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修身指南,以好干部标准作为从政参照,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坚持知行合一、遵守全面从严治党相关要求、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官德修养水平,以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勇敢承担起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历史使命,勇于克服困难,真正把手头的工作做成一番事业。在加强官德塑造过程中,要积极从传统官德精华中汲取养分,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能够为新时代官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为各级领导干部做人与做官提供思想启迪,要在全党范围内不断强化好干部标准对于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塑造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干事创业的内在统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持续、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官德水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进步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杰.从传统官德中汲取为官从政智慧[J].中国领导科学,2018,(1):94-96.

[2]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4.

[3]董風华.反腐须用重典——读包拯乞不用赃吏疏[J],南方论刊,2004,(10):30-3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7.

[7]沈浩.沈浩日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N].学习时报,2009-05-18.

[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J].党建研究,2007,(5):6-8.

[10]习近平.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J].求是,2004,(19):36-38.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5.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实现路径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