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关系研究*

2020-11-25熊志强沈丽萍刘永芳

光明中医 2020年21期
关键词:阴虚证阳虚证痹证

孙 婧 熊志强 沈丽萍 谢 伟 黄 琼 傅 奕 刘永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血清中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为特点,以全身性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病。中医体质是人体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多因素影响下呈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决定了中医证候的形成与疾病的从化[1]。目前,我国SLE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关系文献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SLE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进行调查,探究其发生、证候、预防、治疗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辨体—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为中医药防治SLE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肾病科、风湿病科及皮肤科收治的SLE患者90例。其中女83例,男7例;年龄13~84岁,平均(38.35±12.78)岁,以21~50年龄段患者构成相对较高,占总例数的78.89%;平均病程(7.22±6.07)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ACR会议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协作组(SICC)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2]。

1.3 纳入标准第一诊断符合上述SLE分类标准。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严重精神疾患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严重心、脑、肝、肾、造血功能疾病者。

1.5 方法

1.5.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由经过培训的主治中医师在患者明确诊断后3 d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1],设计中医体质辨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9种体质的亚量表构成,对患者予以体质辨识。有医学知识的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没有医学知识的由调查员协助完成问卷填写;对文化程度有限或对问卷理解能力有限的患者由调查员询问逐条填写。中医证候诊断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分型,由经过培训的主治中医师通过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患者信息,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1.5.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90例SLE患者中以平和质38例(42.22%)、阳虚质26例(28.89%)、阴虚质10例(11.11%)3种体质为主,占总例数的82.22%;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则相对较少,共占总例数的17.78%;基本无特禀质患者。见表1。

表1 90例SLE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2.2 中医证候分布90例SLE患者在证候分布上以脾肾阳虚证最为多见,占74.44%;其次是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共占20.00%;热毒炽盛证、瘀热痹阻证、风湿热痹证则相对较少。总体来看,虚证占94.44%。见表2。

表2 90例SLE中医证候分布

2.3 不同体质发病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平和质发病后以脾肾阳虚证(84.21%)、肝肾阴虚证(7.89%)多见;气虚质主要为脾肾阳虚证(60.00%)和气血两虚证(20.00%);阳虚质主要为脾肾阳虚证(96.15%);阴虚质为阴虚内热证(60.00%)和肝肾阴虚证(30.00%);痰湿质为脾肾阳虚证(50.00%)和气血两虚证(50.00%);湿热质为脾肾阳虚证(33.33%)和风湿热痹证(66.67%);血瘀质为脾肾阳虚证(100.00%);气郁质为脾肾阳虚证(50.00%)和气血两虚证(50.00%)。见表3。

表3 90例SLE患者体质类型的中医证候分布 (例,%)

3 讨论

近年来,中医药在SLE防治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体质学说”归纳总结出9种中医体质基本类型,认为体质决定了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中医证候的形成及疾病的演变。体质的特殊性决定患者发病后的中医证候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中医证候的特征中包含了中医体质的特征[4,5]。研究SLE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可对SLE疾病的高危人群重点预防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发病率。对于既病患者,可通过调节体质,增强人体的正气,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并降低治疗费用。

中医无SLE病名记载,可归属于“蝴蝶丹”“阴阳毒”“日晒疮”“温毒发斑”“痹证”“内伤发热”等病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系先天不足或脾虚后天之精匮乏,产后体虚,房事不节,外感六淫毒邪而为病[6]。本研究女性发病人数远高于男性,青中年患者构成比相对较多,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发病人数较多,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为主,其中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明显较高。性别在SLE发病上有显著差异,患者发病年龄段的特征表现,这两点均与既往研究相一致。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张明英调查研究发现,SLE患者中女性发病人数远高于男性,青中年患者相对较多,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的发病人数较多[7]。通过本课题研究结果发现在SLE患者中,体质类型的分布呈现较明显的倾向性,即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为多。说明SLE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阴阳气血平衡和谐的体质状态,结合患者发病后中医证候表现以虚证为主的特点,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病程长者较多有一定关系,亦可能提示SLE患者外感或内伤致病后可呈现出本虚标实的病理状态,该疾病特点为易损伤人体正气。由此推测,临床治疗上宜祛邪勿过伤正,在祛邪的同时积极顾护人体正气有利于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本课题通过对SLE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差异,平和质、阳虚质、血瘀质的患者发病后多数表现为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相对较多。阴虚质发病后表现为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质发病后表现为风湿热痹证和脾肾阳虚证。阳虚质的患者多出现机体气的运化功能不足,可导致脾运化水谷精微无力,气血生化乏源,肾精不充,脾肾阳虚而出现畏寒腹痛、腰膝酸冷、完谷不化等临床表现。血瘀质本身易导致体内瘀血生成,瘀血阻滞脉络,血不循行于脉内而致气机郁滞,气化功能受阻,影响阳气的推动作用,体内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可出现尿少浮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证表现。阴虚质素体津液多不足,感受风热、湿热等外邪,津液亏耗加重,发病后表现为阴虚内热证和肝肾阴虚证。湿热质是一种病理性体质,致病后主要表现为湿热证,湿邪为病易损伤阳气,病程缠绵难愈,故多表现为风湿热痹证和脾肾阳虚证。《医宗金鉴》有云:“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胜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此所谓的从化。SLE患者发病后中医证候的形成受体质类型影响而具有倾向性。

综上所述,不同体质对病邪的易感性具有差异,体质的差异影响着患者发病后的中医证候类型。本研究是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样本量有限,扩大样本量采用多中心研究可更客观反映本病的证候传变。因此,在SLE的辨治方面应重视体质与证候的关系,建立辨体—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为SLE的中医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提供重要思路。

猜你喜欢

阴虚证阳虚证痹证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人工泪液对肝肾阴虚证干眼性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