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探究

2020-11-25薛钰凡

读与写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节奏

薛钰凡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第三十三小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

1.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地将手指弹奏乐器的方法交给孩子们的方法,仅仅能够让他们记住音乐弹奏的几个弹奏的方法,技术性的动作技巧,但是他们并没有跟着音乐的乐曲,进入到具体的音乐故事情境中,没有产生在相应的乐曲所产生的情感中去。而通过创设乐曲情境,将乐曲的感情化作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创造出”体态律动学“的音乐教育体系,体态律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听音乐欣赏、单纯的跟唱的学习过程,以训练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将身体化作能够弹奏的乐器,跟着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分句、情感等的发展变化,有节奏地控制身体的动作幅度和力度,通过身体的律动来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体验等的过程中的节奏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受的同时,还能够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表演的自信,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到音乐学习的体验中,通过主动地参与、探究和实践,使学习的效果在学生们的趣味性的探究体验中,得到有效地发展。

2.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意义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节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节奏的规律性的认识体验,把握节奏的规律,把握音乐创作的特点,在对音乐的创造性理解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对音乐的有效把握、有效表现和创造的音乐学习的过程。音乐是自由的,组成音乐的节奏却是能够探寻其规律的,教师通过将枯燥的节奏教学过程与体态律动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音乐节奏的摸索、分析和思考等的过程中,在对音乐的积极体验中,达到对音乐的深入理解、体验和领会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特点,将体态律动教学法有效地融入到音乐节奏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等,让音乐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音乐知识发展、审美能力增长和情感丰富的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音乐学习体验中,实现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3.基于体态律动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策略分析

3.1 体态律动游戏,找准节奏感。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天性活泼好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更加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思维和认识优势,让他们的思维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极大地活跃起来,让他们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因而,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音乐体态律动游戏的有效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注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在游戏节奏和规则等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主动地理解和消化音乐的节奏,达到对音乐情感等的有效把握。

例如在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时,让同学们以游戏猜猜猜的形式,将各种叫卖的动作,出场时的姿态,以及来到市场上开心愉快的动作等加入到体态律动游戏中,“锵刀磨剪子唉”,“混沌喂——开锅”“卖汤圆、卖汤圆……”,在叫卖中,加入各种叫卖对象的标志性动作,能够让叫卖的对象更加形象立体地体现在大家的面前。《木瓜恰恰恰》就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叫卖歌。从这首乐曲中,你感觉到歌曲中洋溢着什么样的情感呢?“开心,愉悦”,“通过观察这首歌曲,我们发现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歌曲的内容和特点,恰恰恰放在尾声部分,而且,在每一个恰恰恰的时候,都是采用的扭胯的动作。“好,我们一起跟着节奏来做动作,恰恰恰恰恰恰,恰恰恰恰恰恰……”,大家感觉各种水果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将生活中自己对各种水果的认识搜罗出来,用最敏捷的思维快速地整理出答案。当他们猜出争取的答案是,雀跃的心态,一下子膨胀起来,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在趣味的身体律动体验中,对音乐节拍的积极的表现和感受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激励,因而,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力、感受力和创造力等,都能够在趣味化的游戏演绎活动中,得到有效地激励,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在积极的音乐律动中得到有效地培养。

3.2 体态律动表现情绪,促进节奏理解。体态律动就是通过身体的有节奏的动作,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在具体的动作律动中,喜悦、愤怒、悲伤、忧愁、恐惧等各种不同的情感,是可以通过动作的频率快慢、幅度的大小等各种细节性的处理来表现和处理的。同学们通过对律动中的各种动作表现,通过对律动中的各种细节性的内容的处理和表现,来表现自身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领悟。

例如在学习《健康歌》时,歌曲的歌词和节奏与动作能够通过完美的结合,让同学们跟着歌词,跟着音乐的节奏,身体也不自觉地律动起来。左扭扭,右扭扭,动动胳膊动动摇,一首青春活泼,活力四射的健康歌曲,在同学们的动态律动中有力地表现出来。歌曲中涉及到的动作类型非常多,同学们在律动的过程中,跟着歌词,跟着节奏,先熟悉各种动作的表达方式,然后再逐渐跟着音乐的节奏,加入连续性的律动动作,从一开始的动作不熟练,慢慢的动作熟练起来,他们的表情也在律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起来,在音乐昂扬向上的气氛的带动下,他们的身体动作也跟着轻快起来,活泼起来,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也更深刻,因而学习的效果能够在同学们的全副身心的放松中得到有效地提升。

3.3 律动创编中欣赏音乐,增强节奏感悟。音乐欣赏的时候,学生们同样可以通过身体的律动来增强自身对音乐的欣赏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因为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身心处在放松的状态,他们在节奏的带动下,不自觉的律动,是对音乐的最本能的反应,是对音乐的对原始的体会,将这些不自觉的律动加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感悟力等的增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音乐剧《东郭先生与狼》时,同学们跟着乐器的伴奏和叙述者的叙述,展开身体的律动,用身体来表现歌词的内容,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情绪。“东郭先生骑毛驴”同学们手抓驴绳,作骑驴状,“瞌睡打了呀嘛几十里”将小毛驴走路慢吞吞,东郭先生慵懒的动作一下子表现出来,同学们跟着歌词,跟着节奏也打着盹儿,眯着眼,拽着缰绳,甚至伸伸懒腰,这些简单的律动,将音乐剧的诙谐幽默的特点表现出来,同学们对音乐剧的创编热情也在同学们的激情回馈中得到有效地激励,他们的创编的热情,和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力度也在积极的活动创编过程中的,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体态律动和节奏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身体的律动中把握音乐节奏,感受音乐中的气氛,让音乐学习的过程在同学们的趣味体验中,得到有效地丰富和拓展,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生动的律动体验中,得到有效地发展。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节奏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和谐律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轻快漫舞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