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评价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2020-11-25梁晓梅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建筑

梁晓梅

(临猗县建筑工程安全服务站,山西 运城 044100)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会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员工士气、公司声誉等方面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近几十年中,使用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的方法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通常是在建设施工中用于监视和改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传感设备等。这些技术主要功能或辅助功能为利用虚拟现实进行危害识别并进行识危害控制或危害消除,以达到保护工人免受危害的目的,从而创造多重安全效益。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建设施工中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安全管理的现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数据显示,近年来,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加了大约三倍。例如,建筑信息模型 (BIM)由于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可显著提高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工人安全,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来提高生产力。然而,虽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得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有所增加,但是,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普遍性应用仍存在明显的阻力。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各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关键因素,并且克服其技术实施的局限性,才能促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价值

首先,建筑工程整体建设周期长、施工环节交叉作业多、施工设备种类多样,容易留下安全隐患,造成建筑企业损失,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通过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强化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预防现场安全事故,为建筑企业稳定发展打好基础。再者,利用安全管理可控制安全事故产生率,减少突发事件对工程进度造成的影响,使项目如期完成。其次,在建筑工程项目实践中,推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排查施工安全隐患,优化施工流程,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增强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制定管理制度、构建完整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继而确立企业 “安全生产”的基本形象,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2 评价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2.1 强化安全监督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安全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有效途径,因此,一定要强化施工安全的监督工作。首先,在安全监督中要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与排除,在施工前要对项目具体的情况实施科学和全面的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对相关设备实施安全性能的检测,确保施工方案和施工设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能够投入使用;其次,安全监督要对关键性施工环节实施重点的检查,对工程施工中高危性、薄弱性和重要性环节实施重点的监督,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监管力度;最后,在安全监督中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可以采用旁站式的监控方式对施工安全进行保证,控制施工安全损失,还可以借助全程控制法,做好对施工的安全防范、安全识别和安全处理,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

2.2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防护力度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具体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作业中所制定的管理措施,而安全管理队伍是落实安全管理技术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防护力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性,施工方、监理方、业主等参建部门应结合工程管理需求,设立专业性较强的安全管理部门,将其分类专项安全管理小组,针对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安全管理小组人员选定后,施工方应根据安全管理内容,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小组人员安全管理能力。例如在建筑工程地基开挖时,管理小组可在安全培训后,基于施工图纸设计、施工方案,提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使建筑工程地基开挖工作安全实施。与此同时,安全管理小组应重视施工方案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价值,主动探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行性与科学性,针对性排查施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为确保建筑安全管理技术应用效果,施工方配置专业安全员,用以巡视施工现场,动态排查安全风险问题。比如建筑工程面积小于10000m2时,可配备1~2名安全员,建筑面积为10000~50000m2时,可调配3~4名安全员。

2.3 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

应该及时的对其施工内容信息进行具体收集,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进而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提供相应帮助。此外,还应该对其相应施工管理内容和技术进行整理,帮助企业来完成自身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内容,确保其相应信息数据和技术的准确。为了能够让其信息收集更加准确,就应该根据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应要求来进行,深入了解其施工进度和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还应该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特殊作业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让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2.4 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

BIM技术、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不断融合,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思路构建中,施工方可引进现代化技术,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继而在先进技术支撑下,辅助安全管理决策制定与执行,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1)在该平台中,施工方可借助BIM技术,建立安全事故风险模型,逐一排查安全隐患,预防施工安全风险。比如,施工方可根据安全风险模型,预测安全事故产生频率、危险因素,完善安全管理方案。2)施工方可全方位分析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模拟施工安全管理,优化安全管理方案,探究关键性安全管理难题。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利用信息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应用安全生产技术、施工设备,提高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技术含量。3)根据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信息、风险模型,制定安全事故紧急预案,通过预测安全事故、演练安全事故,提高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率。4)由于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危险性大,相关人员在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中,还应明确安全管理重点。比如在施工方案中有较多高空作业时,可在风险模型指导下,按照施工要求,制定专项安全管理方案,科学排查施工流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此期间,施工方可通过分析施工图纸、布置施工现场,检查机械设备性能等方式,制定系统性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5)为保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容的全面性,相关人员还应重视人员配置,合理安排抢救组、通信组安全管理班组,使各方履行自身责任,掌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而言,不仅关乎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也关乎到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所以,就应该明确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更好的强化其责任意识,让其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建筑工程施工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