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祖国共成长
——从传统到智能的上海纤检

2020-11-25

中国纤检 2020年5期
关键词:校服纺织品上海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纺织业作为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改革,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纺织品检测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检测原理、检测技术、检测手段及检测设备等方面也逐步发展壮大完善。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纤维检验所(以下简称“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设立的检测机构,跟随时代发展大浪潮,与共和国共成长,一步步从最开始的传统手工机械式检测,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智能化检测,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纺织品质量安全保障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检测机构

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棉花是国家的重要物资,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市花纱布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棉花检验过磅委员会,下设联合棉花检验过磅处,于194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这是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最早的成立雏形。这个时期的检验工作贯彻按质论价政策和合理使用原棉的重要环节,致力于把棉花检验工作做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对“衣食住行”中的“衣”有了更高的追求,促进了服装市场的繁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广大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不断提高,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继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开拓纤检业务,振兴上海纤检事业逐步稳定向前发展。

“数字化信息化+检测”能级上新台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纺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环境保护、自我安全健康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纺织品、服饰、服装质量要求的内涵进一步扩大。消费者生态纺织品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纺织品检测的内容也不断增多,出现一些涉及产品安全性、环保性的检测要求及检测项目,检测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势在必行。 网络的兴起,使得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纺织检测行业引入电子信息技术,不仅有效解放了部分人力,更使得检测手段、检测效率及检测精确度大大提升。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依照相关的产品质量法律、法规, 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资料,跟踪国内外最新检测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积极扩大检测项目,提高检测能力。通过合理利用检验数据信息、市场反馈信息、行业技术信息,实施信息的有效分析和转化,逐步建立了客户服务、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项目等数据库平台,为促进“互联网+检测”提供环境。

客户服务数据库建立起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服务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第一时间获取客户关于所检测服务的直接反馈,锁定热点、把握重点、确定关注点,分析客户情况波动,以便及时把握商机。高端大型精密检测仪器设备的引进,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力需求,动态掌握检测全过程,提高检测精度。检测设备数据库使我们能够及时掌握每一台大型精密检测仪器的数据,实时监测每一台仪器的情况,同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仪器进行定期及时有效的保养,保障每一台设备都在最佳状态,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和精确性。检测方法及检测项目数据库为检测技术科技化提供有力保障,持续不断更新扩充检测方法,对检测能力进行改进和提升,不断提升检测能级。 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分类型、分时段、分内容对上海地区生产、销售的纺织制品的质量情况真实掌握,开展相应风险监测预研工作,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及时发现和掌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向消费者提出安全警示,为政府制定或修订产品质量标准和产业政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互联网+检测在应对重大突发应急事件上成效显著。2013年发生了“问题校服”事件,受政府委托,我所负责本市约1400家中小学和约120家校服生产企业的校服质量安全检测。通过近几年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起全市校服的质量数据档案,为及时有效掌握校服质量状况提供依据。通过为企业上门服务,走访生产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制定了包括60多家校服生产企业数据库。校服生产企业数据库及校服质量数据档案的建立,在掌握校服质量状况的基础上,能够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地反映目前上海市校服生产企业状况,结束之前校服监管市场上的“游击战”,碰到一个算一个的局面,为校服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智能化国际化+检测”助力质量强国奋进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说是中国纺织业的殊荣。“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纺织产业发展,中国服装出口数量逐渐增长,这对中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也使得纺织检测国际化接轨国际认证也是势在必行。纺织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受市场青睐,也对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纺织服装的检测市场带来一片生机。

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不断致力于智能化、科技化、国际化检测,紧跟服装市场前沿,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团队、风险监测团队、技术服务团队职能,不断加强与同类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在纺织品新兴领域合作,加强新型纺织技术研究,不断开发功能性产品检测方法。目前,已针对形状记忆纺织品、遮热纺织品、防污纺织品、防电磁屏蔽纺织品、防花粉纺织品、磷光纺织品以及接触凉感纺织品形成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同时,积极与行业及国外机构合作,促进标准“请进来,走出去”。在做好外文标准引进和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的同时,同时积极制定ISO国际标准,不断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目前,已发布了包括ISO 10290 《纺织品 棉纱线规格》、ISO/FDIS 2370 《纺织品 亚麻纤维细度的测定 气流法》等多项国际标准,获得ICA-Bremen(国际棉花协会-不莱梅)国际认证实验室认可,大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2015年启动改革以来,我国首次赋予团体标准法律地位,并出台培育团体标准相关政策,加强团体标准规范管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上海市质检院纤检所紧跟政策前沿,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在行业标准制修订方面成效显著。制定的《电加热服装》《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测定方法》《纤维中石墨烯材料的鉴别方法 透射电镜法》等多项团体标准相继发布。石墨烯功能性纺织材料研究已获2项中纺联团体标准及3项发明专利。同时,促进企业标准制修订,为企业提供标准制修订、标准翻译等技术指导。通过完善企业标准,成功助推某企业顺利完成“上海品牌”认证工作。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新时代,纤检人更加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纤检使命,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思想跟随、行动跟上。履行好政府职能,做好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和标准化工作,持续扩展检测能力,不断加强检测技术革新,提升检测能级,加快国际认证认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猜你喜欢

校服纺织品上海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