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2020-11-25高保华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3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监管

高保华

(吕梁市建设工程质量中心,山西 吕梁 033000)

1 我国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1.1 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相对应的监管并没有跟上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其中,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施工方对施工质量监管不够重视,部门规划和职责划分也不明确,并没有单独负责监管的部门,导致了监管没有作为一项单独的工作进行,只是作为其他工作的辅助手段,甚至很对企业会直接忽略监管这一环节。因为工程建设中监管体系的缺乏,建筑工程的实施就缺乏完整性,此外,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分配不合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这样就会导致工程监管人员工作不负责,缺乏责任意识。这样的工作人员工作种类较多,大多数身兼数职,所以导致专业性的缺乏,这样不理想的的情况导致了对建筑工程监管工作缺乏专业意识,所以工程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建筑工程各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监管机制,会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1]。

1.2 监管意识薄弱,缺乏创新精神

如今我国的建筑企业中,对于监督管理工作大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建筑企业中,相关的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并且企业方尤其是领导阶层管理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并且很对建筑企业的监管方式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现在大多是的建筑企业管理方式还是比较传统和落后,缺乏创新精神。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方式落后,拘泥于传统,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由于缺乏创新精神,以传统方式很难进行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稳定。此外,很多建筑工程监管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管理,还有一些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够,在实际施工和管理中缺乏敬业精神和安全意识。

1.3 工程监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也应该是如此,但是实际中,工程质量监管并没有将信息化运用的恰到好处,甚至有些企业并没有运用信息化手段。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建筑工程效率低下,缺乏精准度。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充分,质量监管也没有做出系统,所以科学监管并没有实现。

2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策略

2.1 健全监管制度

健全假监管体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去实际践行的必要措施。监督管理体制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托,以管理人为目标的一项举措。在进行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分析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合规问题。这就需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建筑法规给予分析,分析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肯定或修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2]。

同时,健全制度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切记纸上谈兵,要把实践经验、工程过往中的优秀案例和失败教训融入进去,使得监管制度具有时效性的同时更具实用性。制定监管制度的时候需要根据当下的新形势,要依据经济政治政策的基础上,扥西建筑行业相关的管理举措、管理方式、方案。对当下建筑工程监管情况下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修改,使其更具实用性,更加符合当代建筑业发展趋势。通过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能够使建筑行业更加蓬勃发展。同时,维护好工程监管制度是每个建筑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维护与遵守同样重要。只有做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实施的有法可依、维护建筑市场稳定。

2.2 提高工程进程各个环节质量管理

对于一项庞大的工程体系而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应给予足够重视,质量的监管涉及到工程进度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施工中,对于各个环节都要有所照顾。首先,在实施施工之前就要对质量进行把控。比如对工程的勘察和设计环节就要注重质量监管,确保勘探方案设计方案合理科学。其次,对于施工运用的各个施工设备设施都要定期检修,保证运转的可靠性,保证施工硬件的正常运行是必要的,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施工参与人员的配合,施工人员的参与度与完成度需要得到保证。与此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必须贯彻执行的理论依据。

2.3 提高对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就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来说,各个建筑企业对于工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工程投入与产出比、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工程进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此种现象,国家的各项会议都曾对质量监管工作提出过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施工方的工作人员来说,提升认知和提升重视程度是必要的[3]。

当下,大多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都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都不够专业。为了追求企业的利润,他们往往不惜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但是事实上成本的降低并没有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由于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成效堪忧,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因此,必须提高企业对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一旦出现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那么必然导致整个工程最后成效不尽人意,提高建筑工程单位对于质量监管的重视程度迫在眉睫。

2.4 提升工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论工程的施工人员,还是工程管理人员,都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主力。因此,如果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多数都不曾掌握相关的建筑施工知识,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不高,并不足以承担起建筑施工的重大责任。此外,他们的安全意识,还是质量保障意识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于此种现象,施工单位的应将职工培训提上日程。

培训内容可以分为很多方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提升技术工种的技术水平等都是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没有针对建筑工程监管的系统课程,所以这就需要企业方自行组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培训。首先,可以借鉴引进国外的培训课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我国的施工实际相结合。其次,施工单位可以聘请资质较深的老建筑师、工程师、技术专员等对参与工程实施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后,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表现较好的工作人员可以给其参与出国实习交流的机会,使其成长强大。

2.5 以信息化科技手段提升工程监管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也应该是如此,但是实际中,工程质量监管并没有将信息化运用的恰到好处,甚至有些企业并没有运用信息化手段。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建筑工程效率低下,缺乏精准度,传统上观感为主的方式不能完全符合现代工程质量监管的要求。因此,要求加大现代化科技投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科学性。

保持先进性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在工程质量监管上体现在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引进高品质的质量检测设施,并且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精准的位置探测仪、数字显示器、等检测工程质量。这些仪器能够有效提高精准性,起到分析的辅助作用,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

2.6 完善竞争机制

良性的竞争是进步的助推器。在工程建设中,全面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析评价,为提高施工进度和促进发展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竞争机制要求企业内部进行定期考核,通过考核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员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等是否达标。通过考核发现的不足,可以做到扬长补短,从给施工单位做出及时的引导,促使施工单位及时做好调整和有效弥补。

3 结语

综上,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迅速,但是针对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行业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分析了这些不足,尤其在质量监管上,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进度中,监管涵盖了建筑进程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工程如何实现使用价值,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监管体制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健全企业竞争机制也是重要的策略,为了更好地推进工程进度,并且保证质量的落实,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监管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