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计算机导论》教学设计

2020-11-25邱敏吴纪磊

现代计算机 2020年3期
关键词:软件知识点计算机

邱敏,吴纪磊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330099)

0 引言

《计算机导论》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此课程,这对新生全面了解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起到铺垫作用,通过对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计算机学科概括性地介绍达到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的目的,激发学生对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并打下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1 教学情况分析

1.1 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对象为我院计算机类各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并且开设在第一学期,由于男生较多,整体比较活跃,乐于提问,课堂互动较为积极。由于高职院校普通高中生源和职业中学生源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比例因学校、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条件、招考方式以及中等教育阶段教学侧重点均不同。在理论教学的中,普通高中生有较好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在上机操作的实践环节较为熟悉,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同学。

作为刚踏入大学校园的他们,目前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配合良好,由于大多数学生未配备电脑,课后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去自学相关专业知识,且热衷于上网娱乐以及手机游戏,自制力较差。

1.2 教材选择

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专业,本课程选择了由常国锋主编的《计算机导论》一书作为教材,此教材为十三五精品教材,具有内容新、知识面广、实用性强、结构编排合理等特点。全书共十五章,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算法等相关知识点,并介绍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1.3 教学内容分析

依据教学大纲并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例如书信、备忘录、论文、研究报告等,掌握在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的方法;第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能根据课堂演示及课后练习锻炼自身处理能力;第三,素质目标: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细心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中师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细节,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是二者的统一。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先导课程,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配套的实践过程,比较适合“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选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及“实例演练法”进行教授,而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观察实践法”及合作学习法进行学习。

在教学之前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知识点设计教学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分组,理论课教学中先进行知识点引入,设计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讲解;实践课教学中先对教学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介绍及演示,学生观看案例演示,演示完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实践,接着进行案例总结,挑出几个好的作品供大家学习欣赏。最后得到对应的教学活动反馈,如此反复。根据此过程可以总结出十六个字:“实例引入、问题驱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教学实施

3.1 教学准备

在教学之前,按学习情况等科学因素对学生分组(6人为1组),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效打破学生沉默不语的课堂气氛。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在实践课教学前检查机房内机器是否运行正常,组织学生按照分组落座,并且位置固定,有助于统计到课情况及针对性辅导。

3.2 教学实施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电子课件和超星学习通软件,采用对分教学的思想,根据章节的难易程度及重要性分配讲授课时,讲解完毕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借助超星学习通软件,在课堂上随机进行抢答或选人回答问题,题目分值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确定,合作完成题得分计入小组总分,个人思考题得分计入个人总分内。由于教材的局限性,为让学生跟上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现状,给学生布置了课外练习并给定一些在线网站类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进行学习,有效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课上主要借助伽卡他卡软件进行文件分发、教学演示及作业收集,首先通过软件中的屏幕演示功能控制学生端,对本次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及演练,接着关闭屏幕演示将相关实验内容文件分发到每一台学生端,在学生进行实践内容操作室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习情况,最后是作业的收集,学生通过伽卡他卡软件将实验项目报告发送至教师端,由教师收集批阅打分,并在课堂上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合作学习能力。

4 结语

长久以来,教师和学生主要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文本上的知识,体传身授职业技能和素养。从学习形式上说,师生关系是“直面”性的,从学习内容载体的角度讲,教师是学习内容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师生关系更多地向网络转移,课余时间的互动将成为师生关系建立和维护的纽带,基于互联网的优质在线学习资源以及在线答疑,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的专业水平面临巨大考验。而学生和学习资源的关系也是非常核心的一对关系,学习本身是学还是那个对知识获取和技能养成的“单向”行为,在新时代下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资源与学生之间是应该有“交互性”的,传统的“单向”传递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完成对“教学资源”向“学习资源”的改造。一方面,改造要体现可视性和交互性,可将纸质文本转变为图表、动画或视频,在纸质教科书中或者在操作设备旁提供二维码,移动终端扫描即可拓展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从而将传统的“一维”资源改造成“三维”甚至“四维”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构建信息主动推送机制,将原来文本的、整体化的课程信息进行切割,依据教学进度向移动学习终端定时推送,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

猜你喜欢

软件知识点计算机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禅宗软件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