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网球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5叶庭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练网球教学方式

叶庭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131)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体育教学实施专项模块化教学,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确保高中阶段学生能熟练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过程中,网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网球运动因其隔网对抗,技术动作舒展、流畅,以及网球场地、器材的特殊性等特点,激发了学生参与网球学习的兴趣。但在高中网球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高中网球教学提供参考。

1 高中网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网球教学内容单调

随着高中体育课程体系的逐渐完善,有条件的学校在模块教学中开设了网球模块,但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网球零基础、与课程设置的预设目标差距较大的情况,导致网球教学只能从握拍、球性练习、正手击球等基本技术开始。具体说来,网球教学包括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内容。理论教学除了网球运动的发展、竞赛规则外,也应让学生了解课程设置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所学每一项技能在比赛中的用处。而当下网球理论教学上,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为教知识而教,缺乏理论知识教学的生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难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上,以传授基本技术为主,对网球专项体能和教学竞赛的安排上显得不充分,不断重复单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挥拍练习、基本步法练习等,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网球教学方式多样性不足

高中网球教学的目标是要学生掌握网球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通过网球学练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意志品质,进一步强化终身体育意识。从当下网球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学方法上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讲解、示范、重复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1种技术动作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技术动作的学练,这种将技术动作分割开来学练的方式,难以形成对网球技术动作的系统学习。此外,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对学生掌握网球运动技能、开展网球竞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快速的更新,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地被创造和更新,网球运动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手把手”的教,传统教学对学生思想的桎梏,不利于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对高中网球运动的发展也带来影响。

1.3 网球教学环境易受影响

网球的教学环境包括组织环境、时空环境、情感环境、场馆设施环境、信息环境等,校内、校际的竞赛安排,同伴的参与程度,师生、生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场馆设施的条件等都影响着网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下网球赛事组织频次不高且多属于低水平;同学之间存在水平层次差距较大,零基础的同学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网球学练活动以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主,未能调动基础稍好的学生参与指导的积极主动性,抑制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此外,高中网球场地设施的建设以户外为主,在特殊天气情况下,难以保证学生参与到网球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间歇式的技能学习很难形成对网球技能熟练掌握。

1.4 网球教学评价方式比较传统

对高中生网球学习的评价应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方式,高中学校在2种评价方式比重分配上体现的是终结性评价高于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评定忽略了学生原有的技术基础,也就是学生一阶段网球学习后成长率的评价。另外,期末的一次评价决定了最终分数的多少,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平时学练的成果。需要将学生放在网球学习整个过程中去评价,认可学生网球基础上的差异,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评价上体现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与成长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球教学的实践活动中。

2 高中网球教学改革策略

2.1 完善网球教学内容结构

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面对学生个性化的特点,需要设置个性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高中网球教学内容结构体系。首先,理论教学上要体现出生动性,不能为了教而教,要充分彰显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将理论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进行传授,避免“一讲到底”现象的发生。另外,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理论知识的活力,只有以实践学习为目标的理论教学才能学以致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不以完成教学内容的教授为目的,而以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能为宗旨,保证不同网球基础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到网球学练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2 创新高中网球教学方式

从保证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改革传统网球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角度出发,创新高中网球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自不同初中学校的学生在网球技能基础上差距明显,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潜能为目标。对动商发展水平较高、网球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提高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内容的方式,使其技能水平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通过发挥学生之间的示范作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不同技能掌握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学。其次,在不断创新网球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在学练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能,提升核心素养水平。

2.3 优化高中网球教学环境

高中网球教学环境受多因素的影响,高中要在网球教学环境上做出更大的投入。首先,要有高中网球运动发展的整体认识,对涉及高中网球教学环境改善的需求都应尽可能提供支持,以高级别的赛事为依托,发展校内、校际网球赛事,对网球硬件和软件上加大投入,让学生感受到标准化设施、场地所带来的优越感,学生可以在优雅的环境中学习网球运动。其次,加大网球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网球教师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也需要在人格上感染学生,通过网球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造就完全人格。

2.4 制定完善的高中网球教学评价体系

高中网球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在科学、全面的基础上,综合高中生不同的网球基础进行评价,除了对学生的网球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将学生的成长率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生过程性的表现,全面地评价出学生在网球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避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和偏向于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反馈教师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针对学生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并在评价过程中以鼓励、改进为主,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学练网球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超级殚跳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