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课 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20-11-25彭荣阳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层水平目标

彭荣阳

(江苏省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江苏南京210039)

在小学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为了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保证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提供学生的技能和体能水平,教师必须制定可行的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

1 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教学。体育实践课中的分层教学一般是依据学生的兴趣、体育素养进行分层教学,区别对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并为每个小组制定现阶段的学习目标,教师再进行不同的指导,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

2 小学体育实践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

体育课是面向所有学生设置的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进步。现如今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实践课中有了实施的依据。

3 小学体育实践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体育实践课中进行分层教学,要做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教学活动。比如,根据学生的现有体育水平,将学生分为A(良好)、B(一般)、C(困难)3个层次的组别,A 组学生的体育基础扎实,体育水平较优秀,能够轻松的达成教学目标;B组学生的体育基础较为扎实,但领悟能力一般,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达成教学目标;C组学生的体育基础一般,达成教学目标有很大的难度,必须通过加倍的努力才能有所进步。这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分层教学。这种分层教学方式,属于同质分组,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成一个组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手段,进步才是目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方便教师的指导,但弊端是这种分层教学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自信心和情绪有影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取得进步,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依据,但若取得相反的效果,就违背了分层教学的初衷。那么,如何让分层教学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学习目标分层。学习目标是依据教材和学情制定的,在制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时,可以制定分层次的目标,如一节二年级跳短绳的体育实践课,技能学习目标就可以要求80%的学生能够连贯进行跳短绳的练习,50%的学生跳短绳1min能够完成90个以上。这种分层次的学习目标,能够区别对待水平不同的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享受运动的乐趣。第二,教学方法分层。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时,不同的组别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肯定是要有区别的。笔者曾看过一节骨干教师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一课。该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前期教学了解,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练习,在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障碍后,分成了以下6个小组:(1)支撑脚指向问题;(2)踢球中后部问题;(3)接球不移动问题;(4)支撑脚支撑位置;(5)踢球后随摆问题;(6)出球方向不准。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逐个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练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课堂效果也较好。第三,教学评价分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反馈,一方面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评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水平。一般的教学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多以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比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将学生分成了A(良好)、B(一般)、C(困难)3 个层次的小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本身就是发展的。通过练习后,3个小组的学生中肯定有跳远技能提高一个层次的学生,这个时候就不能再仅仅是分3个层次进行教学,必须用动态的评价方式看待学生,如A 组学生中的一些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能够达到优秀水平,进步了一个层次,这个时候若是仍然让学生进行同等水平的练习肯定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必须给学生提高难度,有挑战有竞争才有更大的进步。

4 小学体育实践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注意事项

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名学生受益,在小学体育实践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动态评价原则,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行为。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目标和深度;其次要把握学情,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水平的前提下进行分层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再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有进步、有停滞是正常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激励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体验运动的乐趣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 结语

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今天,分层教学有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一种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分层水平目标
张水平作品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